乌鲁木齐地区“AA制”活动的三次变味
(2011-08-10 12:16:31)
10年以前,一个驴友在一个论坛上的情感版发了一个帖子,号召大家和他一起去南山徒步穿越。帖子发出后,第三周终于有3个人报名。他们分头到市郊客运站集合买票,坐班车去甘沟,飘大箱上菊花台,完成了南山菊花台到白杨沟的穿越。这一次,他们每人花了19元。
这个人就是我。当时19元对我的意义,相当于现在的99元。
一年之后,徒步的群体越来越大,形成了团队。有一天,我们说:走车师古道吧!于是,有人张罗着买地图,有人统计帐篷,有人准备集体食品。有十几个人分但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开了三次会。完成穿越后,按人头分摊了费用,甚至包括按人头冲洗照片的费用。
大家集体参与策划组织,集体分担成本,集体干活。虽然有的人干的多些,有的干的少些,但大家都有一种集体成功的喜悦。现在看来,这是一次真正的AA制活动。
后来,乌鲁木齐出现了不少户外团队,组织者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一个优秀的组织者身边能够聚集一群山友。这个时候,团队组织活动,去的不去的,都会主动帮一些忙,因为他们有归属感,认为这是自己团队的事情,有义务帮忙。当年的小羊军团、途乐人、西盟、丝路游等就是这样的团队。
户外团队之间互相攀比,都希望自己团队的人多,你组织了30人徒步,我恨不得组织50人徒步。活动费用是AA的,自助、合作、分担的AA精神还在,但已经附着了太多的团队虚荣心和帮派意识。这是AA制的第一次变味。
再后来,户外店和准商业俱乐部也搞活动了,户外店是为了多促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准商业俱乐部的AA活动是为了聚集人气,储备力量。这种活动说是AA制,其实驴友只需要分摊车费就行,啥都不用操心,工作都是领队的。这种AA制活动,已经沦为商业行为的附庸,成为户外商家和俱乐部的营销方式。这是AA制活动的第二次变味。
再后来,出现了假A,个别领队在商业版不成功,看上了AA版的人气,在车费、门票上猫腻,这是AA制的第三次变味。
AA早已变味,但AA便宜,AA有人气。作为主要户外活动平台的小羊军团网站,为了在竞争中争取更多的人气,也不得不屈从于“民意”,降低AA活动进入的门槛,容许甚至鼓励户外店、俱乐部的有商业背景的AA活动,对变味的所谓AA
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与此同时,驴友们也享受着低费用的33-47人的"AA"活动,享受着啥也不操心的"AA",默许着商业背景的"AA",甚至默许着"假A"。
纵观现在的AA版活动,这三种味道的活动占大多数。帮派味、铜臭味混杂在一起,摧毁了我们曾经为之骄傲的户外文化,所谓的AA活动,已经变成了廉价和大呼隆的代名词,一切由领队扛着,原有的自助、团队、合作的精神荡然无存。同时,这些户外店和俱乐部利益的大团队营销活动,也阻碍了正当商业户外活动的发展。以至于造成这样的现象:
新疆有中国最丰富的户外资源和线路,也就是户外线路产品,尤其是乌鲁木齐周边最为密集。
乌鲁木齐有中国大城市排名前几位的户外店数量,仅次于北京、深圳、成都。
但是乌鲁木齐的商业户外俱乐部产业,却远远落后于很多户外活动并不发达的内地城市。我们优秀的,千里挑一的户外领队和俱乐部,每天还在守着金饭碗哭穷,过的日子还不如某些对户外狗屁不通的户外店老板。
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应该让AA回归AA,让自助回归文化,让商业俱乐部发展壮大,让户外旅游产业和谐发展。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