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寻踪 东白杨沟--板房沟徒步穿越记实
(2008-11-21 16:17:18)
标签:
杂谈 |
步穿越的旅程,路线是东白杨沟--阴沟--板房沟。与小羊策划的前两次徒步穿越不同的是:这一次
他们计划用两天的时间完成穿越。
有没有路,道路情况怎样,谁也不知道,尽管小羊在行动计划中早已提醒大家,穿越有失败的可能,
但队伍中的四位mm此时却显得格外精神振奋,他们显然没有看出小羊脸上的一丝忧虑。
但很快我就发现,这个集合地点是错误的:10个伙伴有5个是新来的朋友,从未见过面,公园后门到
处是旅游车和背包的游客,要找到这五位新朋友,可真要费点周折。于是,我只好一直背着背包,
来回乱窜,以便让新来的朋友能准确地认出我。
一、巧过收费站
带的一个西瓜,开始沿公路向绿野山庄进发。这里距离绿野山庄还有4-5公里,根据我的回忆,前方应
该有一个收费站,果然,我们派出的侦察兵很快就发现了收费站,在我们的经费计划中,并没有买票
的预算,于是我们决定从路边饶过去。正巧,公路右边的山坡上,有一条小路,似乎就是为我们准备
的,大家的顽童心理很快被调动起来,爬山坡、钻草丛、进松林...,真有点游击队的感觉,最可气得
是这时候竟然有人开玩笑:要不要匍匐前进啊?其实收费站的人此时正在对付几辆大客车,估计就是看
到我们也懒得追,15分钟后,收费站已远远地落在了我们的后面,大家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他们
现在就是放狗也追不上我们了。
绿野山庄,离板房沟可能比这里更远,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管它呢,先到绿野山庄再说。
水声,说明离源头近了,果然,绿野山庄的大门很快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二、雾锁绿野山庄
也饿了,吃过午餐,正要继续前进时,不知谁的背包带断了,小何象一个老练得游击队员一样拿出了
针线,静美熟练地做起了针线活--在雨中,一幅温馨的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以为这美景只有在电
影上才看得到。
更为它增添了一份神秘。静美和小刘快乐地钻到瀑布下面,享受着被从天而降的水淋湿的感觉。
另一方面,到山顶可以纵览东白杨沟全貌,还可以窥探去板房沟的路线。山坡很陡,几乎没有落脚的
地方,队伍分成了三个梯队,老马和小罗一直走在前面,为大家探路,三位mm,小何和我跟在中间,
“张恨顶”--这是他在半山坡上望着山顶给自己起的名字,小李姑娘,还有一直保护小李的小宋落在
后面。雨时断时续地下,山顶似乎永远也到不了,我们至少有20次听到前面的人喊:到山顶了,可是
到了一看,不过是个山坡而已,山顶仍在遥不可及的上方。
雾象我们袭来,大家没敢多停留,立即从山的另一侧开始下撤。
行,不断有悬崖陡坡,这时我们就不得不从旁边得山坡上绕过去。老马就象识途一样,一直走在队伍
的最前面,静美这次紧紧地跟在老马的身后,为大家瞻前顾后,小宋依旧紧紧地护着小李姑娘,张恨
顶跌跌撞撞地跟在后面时近时远。
突然,静美看到了一头牛,兴奋地叫了起来,有了牛,人就不会远了。
而现在,人是多么地亲切。走在前面的老马不知道使用了什么外交手段,当我们陆续到达一座毡房的
时候,一群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比我们还年轻)向我们递上来了一串串拷肉,最后我们还合影留念。
我至今搞不懂他们为什么对我们这么热情--他们可没有从深山老林里逃出来啊?不管怎样,这张照片
我将贴在我们徒步穿越活动的主页上,以表示我的感谢和对那串拷肉得怀念,如果这些朋友中有人能
看到,希望他跟我们取得联系。
三、毡房夜话
我们都把自我介绍安排在最后,以便让大家有更多一些无拘无束的沟通。每人5分钟的介绍后,我们
才知道,10个人的小队里,有两个军人,四个机关干部,三个企业职员,一个自由职业者,都属于工
薪阶层,多半是党员,这可把小李姑娘吓着了,一路上很少开口的她,听到前面一大堆人都是党员,
一开口就却生生地说:我叫李晶晶,不是党员。于是大家赶紧安慰她:没关系,组织上不会抛弃你的。
路程还在明天。
四、板房沟就在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