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典中对疾病的分类

(2022-11-15 19:38:59)
[转载]佛典中对疾病的分类

(一)身病

    疾病可分为因中的实病果中的权病两种。因中的实病就是我们凡夫业报所感的疾病,我们深受苦痛,所以叫做因中实病果中的权病是像释迦牟尼佛和维摩诘居士那样的圣人本来已达到没有病痛的境界,为了度化众生,所以示现身体上的疾病。由于这种病是方便示现的,圣人不以为苦,因此叫做果中的权病。圣人只有身病而没有心病(见《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因中的实病又可分为身病心病两种。身病是指身体、肌肉、骨骼、神经和五官六脏忧愁、憎恨、愚疾等苦恼。《贤首五教仪科注》的第三十七卷上记载:身体上毛病有三种现象。

  1、四大五脏病相——

    甲  四大增损所生的病:

  (1)地大增者,肿结沉重,身体枯  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2)水大增者,痰阴胀满,腹痛下痢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3)火大增者,煎寒壮热,呕逆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4)风大增者,虚悬上战掉,呕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乙  五脏所生的病:

  (1)从心生病者,身体寒热,头痛口燥(心主口故);

  (2)从肾生病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肾主耳故);

  (3)从肺生病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痛,心闷鼻塞等 (肺主鼻故);

  (4)从肝生病者,多无喜心,忧思真恚,头痛无味等   (脾主舌故);

    2、鬼神所作病相——

    怨鬼缠绕,令人身体不安,或行瘟疫,或生疮变毒等。

   3、业报所感病相——

    有由过去所造的恶业,现在感受恶病的报应。

    也有因为今世破戒,带动过去的业力而生病的。例如:

    以恶口毁谤发菩提心的人,所以得了无舌的报应。(以上见《大方广告总持经》)

     过去毁谤别人,所以今生得了耳聋口哑的报应;

    过去轻蔑别人,所以今生长得矮小身材;

    过去遮盖佛的光明,所以今生皮肤长又丑又黑。

    过去鞭挞众生,所以今生身上长恶疮;(以上见梁皇宝忏)

    过去杀生的罪业,会引发肝脏和眼睛的毛病。

    过去偷盗的罪业,会引发肺部和鼻子的毛病。

    过去邪淫的罪业,会引发肾脏和耳朵的毛病。

    过去妄语的罪业,会引发脾脏和舌头的毛病。

    过去饮酒的罪业,会引发心脏和嘴巴的毛病;(以上见《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

    在这里顺便想提到的是:今生持戒有时也会引动罪业而生病。这是一件好事,大家千万不可因持戒时生了病就退心。因为今生持戒才使得过去的罪业减轻,并且提前报销,这是罪业将要消除的好现象。比方说,我们前世造了某种很重的消的罪业,本来应导致将来在地狱和饿鬼道受极大的苦报,因为今生持戒而转变成为头痛。头痛过后业报就会消而平安无事。这就是本应在地狱受重罪,而却变成在人中减轻偿还的道理。到底应如何判断那些疾病确实是因为持戒引发的呢?譬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前世偷盗的罪业会经发肺部和鼻子的毛病。当我们持守不偷盗戒后,肺部和鼻子出了小毛病,这就是真的持戒引动罪行而轻受果报。但假如我们五戒当中只有持不偷盗戒而没有守不饮酒戒,后来心脏出了毛病,这就正在受过去饮酒罪业的报应,我们只要随着自己五脏(肝、肺、肾、脾、心)五根(眼、鼻、耳、舌、口)所生的毛病,和所持戒律相对照一下,比较因果关系,就可断定那病是不是因持戒而引起的。这就是《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一卷上所说:随根判戒 ,以验罪来。

   (二)心病

    佛经上说:由于众生的心理现象和所造的恶业错纵复杂,所以众生身心疾病的种类无量无边。随着众生所造的罪业越多越复杂,疾病的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末法时期众生的疾病不断地在增加,例如:小儿的痘疹是从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的。箭风这病是清朝顺治末年以后才有的。

  心病主要由烦恼产生,无尽的烦恼可以归根为八万四千种。这八万四千种烦恼,又名八万四千尘劳。诸君不要以为八万四千过兴不是一个吓唬人的形容词罢了,其实,八万四千是一精心归纳所得的正确的数目。如果您要知道详细,请您查阅《教乘法数》的第八百六十八页,就可一目了然了。

  八万四千各烦恼也可以浓缩为贪、真、痴三种烦恼,也可以浓缩为一个字。痴就是不明事理,就是无知。由于愚痴,所以才会有我捃;由于执著有我,所以才有了烦恼和造恶业;由于造恶业,所以才会受生、老、病、死的果报。下面我们引用《百法明门论》的说法,来谈谈烦恼的种类:

  1、根本烦恼:

1)贪(爱)——

   外贪——对男女身分和五尘境界,心生贪著;

   内外贪——于他于已,起贪染心;

   遍一切处——于所有外境,心生爱著。

2)真(憎恨)

  非理真——没有外来的恼乱,而自己憎恨;

    顺理真——受其他事物恼乱,才生憎恨;

   诤论真——争论是非,而起憎恨。

 3)痴——

    俱生无明——与生俱来的无知;

    分别无明——成长过程中才污染和学习的无知。

 4)  ——

  ——甲、于劣计已胜——轻视不如我自己的人,认为我胜过他们很多;乙、于等计已等——对于和我自己差不多的人,认为我又何必恭敬他呢?慢过慢——于胜计已胜——对于胜过我的人,反而说我胜他多多,像夜郎自大一般。 我慢——执著色身为,其余事物为我所有,而起傲 慢:增上慢——没有证得圣人的境界和神通智慧,而妄说自己已经证得;卑劣慢——甲、某人胜过我很多,我却认为只不过输他一点点罢了;乙、自 甘卑劣、自暴自弃;邪慢——自己没有道德,却认为自己的修养很好而且轻视圣贤,认为圣贤的道德只不过如此,何必恭敬礼拜他们?

  5)疑——

  疑自——怀疑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疑师——怀疑老师是否真的有学问;

  疑法——怀疑所学的法门是否真实,是否有用。

6)不正见——

身见——执著身体是我;

边见——甲、断见——以为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乙、常见——以为人死了以后,还是为人;畜生死后,还是畜生;富人死了还是富人;穷人死了还是穷人。

  邪见——诽谤没有善恶果报,没有圣人;

  见取见——自己证得了不究竟的境界,却以为是证到圣人究竟的果位。

  禁取见——执著无益的苦行,而以为升天和涅正确的方法。

  2、随烦恼——根本烦恼而产生的烦恼。

  1)大随烦恼——以下烦心会同时生起,而且会产生不善和无善无恶的行为。

  不信——不信因果和圣贤

  懈怠——不努力断恶修善

  放逸——放荡纵逸

  昏沉——神志昏沉,常爱睡眠

  掉举——境界不动,而心中杂念纷飞;

  失正爱——又名失正念”——忘记受持禅定、智慧和善法

  不正知——邪见人心,不知正法

  散乱——心中随境界的改变而乱动

2)中随烦恼——下面两种烦恼有时会同时生起,而且会引发一切邪恶行为。

  无惭——不尊重自己的人格和潜能,内心没有羞耻心,敢作恶事。

  无愧——作恶事不怕对不起别人,或者作了坏事不敢坦白告诉别人。

  3)小随烦恼——这十种烦恼都会各别生起,而行相粗猛,并且都发生在意识(第六识)里。

  忿——遇到逆境,心里气愤不平;

  ——逆境过后,结怨在心,怀恨不已。

  ——隐藏自己所作的过失和罪恶

  ——侵犯其他众生和事物

  ——虚伪不实,欺骗别人

  ——诌媚巴结别人

  ——恃着自己的品德、才能、健壮、富贵、善行、美貌而骄傲。

  ——损伤骚乱众生的意念。

  ——嫉妒别人的德性、学问、名利、才能、品貌等。

  10——吝惜自己的财物和学识,不肯施舍或教导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