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牛班的春天

(2006-07-31 13:36:09)
分类: 生活
    昨天晚上,友人乘坐的列车途经长沙,列车会在长沙停留10分钟,下午通短信问我会不会去火车站,那一瞬间,我准备买上长沙的口味虾在午夜出现在长沙火车站的站台上给一份惊喜和感动的,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只是通了电话,也许在10年前,或者是5年前,我一定会冲去火车站的,但现在,也许已经过了那样的年龄。
 
    临近午夜,翻出《Les Choristes》的碟,就是《放牛班的春天》,法国2004年最卖座影片,这样一部影片,看起来很不象是2004年的作品。最起码,那股清新,一眼就可以把它与好莱坞区别开来。“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译得很巧妙,单是读着都漾出善意的笑。朴素流畅的影片,连颜色都很节省,尽是饱和度很接近的灰,让眼睛保存着气力帮助嘴角表露快乐或悲伤。画面依然漂亮,像油画一般的构图。片中的音乐也是如此空灵。当男声高音独唱出来时,真觉的已经有一只手软软地捏住了你的心扉,歌词听不懂,但眼角也不知怎么的就湿润了。
 
    很早以前就听身边的朋友说起此部影片,那剧照里的“合影”也在脑海里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一部很温暖的电影,如同窗外春天的阳光,师德这种人类伟大的情感通过一个普通学监和一群顽劣的孩子表现的十分精彩,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感动。整部影片没有强烈的冲突、感情的碰撞和沉重的话题,表述方式润物无声,如同片中优美的音乐,诉说一段往事、流露一种情感,甚至到最后也没有所谓的剧情高潮,但真正的升华已经形成在我们的心中了。
 
    这是一部关于孩子的电影,情节很简单。想讲述的道理也很简单。孩子的心灵也需要去理解。一群被放逐的问题寄宿生(所以叫“放牛班”?),一个不得志的音乐家,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庄子说过,千里马因为伯乐的存在才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囚困折磨之中;然而面对那些孩子,我更愿意相信韩愈说过的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修的好,不是因为他职业的“平凡”,也不是因为他出自天然的“善心”,而是因为他是真正能够听见并且尊重千里马的心声的“伯乐”,否则,我们不会看到莫安琦的眼睛在演唱会上闪烁的熠熠光辉。
 
    其实观影之前,看它的剧照已经可以隐约嗅出一丝《春风化雨》的气息来。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古典”、“传统”。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春风化雨》带给观众的第一感受是心灵的震撼,那么我以为《放牛班的春天》给人的第一感受则是心灵的沉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有人这样评价,没有特别的技术,没有高超的手法,然后它感动我们了,我们也就喜欢和认可了;也有电影发烧友这样说评价:从这部影片里,我看到了《天堂电影院》里的美好情结与忘年之交、看到了《死亡诗社》里带给我们希望与救赎的师长、看到了《肖申克的救赎》里对残酷体制的反抗、看到了《比利"艾略特》里梦想成真的忘情一跃……也看到了自己童年长长的足迹;也有专业人士这样说,“如此看似简单的影片其实绝对是非一般功力和水平拍得出,包括年幼孩子们的演技与沟通、还有演唱者、音乐制作、以及感动人的细腻手法,等等。这些才是最难的!”
 
    最后,虽然马修老师被迫革职,但是放牛班的孩子们却因马修老师的存在而生辉着。孩子们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歌曲《眺望你的路途》这样唱道:
  
  海上面的青城
  托起了轻盈的飞鹫
  停落在孤岛的礁岩上面
  冬日稍瞬即逝的气息
  你的呼息终于远去了
  身影融入群山中
  蓝蓝的海面上宁静如烟
 
    如此平凡,却如此不平凡。——是我对此影片的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