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别战争》后记:性是怎么开始的呢?

(2010-10-27 11:28:06)
标签:

遗传

性行为

真核生物

性别战争

染色体

dna

休闲

分类: 跨界阅读

《性别战争》后记

 

    现在还有点时间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就算是告别语吧。对于那些提出问题,我却没有给予回答的朋友,在此我要表示深深的歉意。这次我想提出一个在我脑海中盘桓已久的问题。我们已经了解到,性是物种进化的核心,创造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当然也促生了很多麻烦。性是我们绝大多数生物延续最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节欲几乎总是导致物种的灭绝。但是,性是怎么开始的呢?

《性别战争》后记:性是怎么开始的呢?

    !对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在大约40亿年前,生命出现后不久,某种形式的基因交换就开始了,所以要追溯源头压根儿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理论,现在就让我们走马观花地了解一遍。

    在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之后没多久,跟现代的细菌差别不大的微生物就已经进化出来了,我们禁不住想,这些远古微生物基因交换的方式,与他们现在的方式应该差不太多。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开始交换基因呢?有这样一个理论,基因交换是为了便于修复损坏的DNA:从同伴那里接受到一组完好的基因序列或许可以用于代替、修复遭到破损的基因。第二个理论——也是更怪异的一个理论——认为,性爱具有传染性。换句话说,之所以有性,是因为某个DNA片断为了在整个种群中得到传播,而促进了基因的交换。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说,感冒促进了人类的乱交——因为乱交可以促进感冒的传播。尽管这种假设听起来荒诞不经,但事实也许真是如此。有一个例子就是,现在的细菌会四处移动进行交配,就是因为他们被一种叫做F质粒(F plasmid)DNA片断所侵染。只要拥有了F质粒,某个个体就被迫和没有F质粒的个体交配,因此,交配的习性也传播开来。

    但是,细菌性行为的起源存在不确定性,而跟那些我们目前知之甚少的人类、鸟类、蜜蜂、跳蚤、绿色海藻以及其他真核生物的性行为起源比起来,对于细菌性爱的诸多理论还是比较完整的。记住:真核生物的性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求父母中的每一方都贡献出一组完整的基因。这种方式也许只进化过一次,但至于是怎样进化的以及进化的原因,还是一个谜。有人认为,性爱是同类相食造成的——一个细胞吃掉了另一个细胞,以便收集受害者的DNA。还有一些理论也支持“性爱是为了修复DNA”的说法,但也有一些理论却认为性行为的起源类似疾病,在被染上某种基因元素之后,个体为了这些基因元素的传播而发生性行为。

    我把这些林林总总的看法留给你们大家,就是希望你们在看到种类庞杂的性爱方式之后,能对别种生物的嗜好更为宽容。至于说到我自己,在我担任性爱顾问之后,我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我现在把越来越多的事情视为正常。老实说,我甚至妒忌你们之中的某些朋友(至于究竟是哪些朋友,抱歉,这是个秘密)。无论如何,我希望自己能在帮助你们全面认识问题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大家能够放轻松,享受生活的乐趣。

 

    再见!

 

 

塔蒂阿娜博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