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都市女报:老北京讲述赛金花与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2010-07-29 02:26:45)
标签:

转载

分类: 跨界阅读
历史是这样的吗?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残念中……

都市女报:老北京讲述赛金花与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http://dsnb.e23.cn/html/dsnb/20100728/dsnb28.html

 

[转载]都市女报:老北京讲述赛金花与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八大胡同”是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称,又称“八大埠”,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观音寺街以西一带。“八大”是虚指,旧书《顺天时报丛谈》指证,该地区至少有十五条胡同属于“花柳繁华之地”,公认的八条胡同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现名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现名棕树斜街)、朱茅胡同、朱家胡同。
    我今年七十八岁,就出生在这条胡同。有一天我看电视介绍我们这条胡同的情况,很详细,并说赛金花曾经住过我们家这个院,但我认为这只是传说。我活这么大岁数了,从来没见过赛金花,也没听家里人说过赛金花住过我们院。我也是研究历史的,也没见过什么历史证据说明赛金花住过这里。我知道当时这条胡同曾经住过李万春,并不像人们说的住在棕树斜街。
    其实只要是老北京人,几乎都知道赛金花的事情,比如说德国统帅宠爱赛金花,谁也没见过,所以我认为这些都是传说。不过确实有历史材料证明赛金花会德文,她的确和一般的妓女不一样。我们不能把她跟八大胡同的普通妓女等同看待。当然,八大胡同也有一些高级妓女,但是跟赛金花并不一样,因为赛金花的一句话就挽救了北京城,所以大家都比较尊重赛金花。等到赛金花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她葬在陶然亭公园的南墙边。
    如果非要问赛金花是不是在这院住过,那估计只有我父亲才知道。我是1927年出生的,没赶上。而闹八国联军是1900年的事情,早多了。我记事的时候,赛金花还活着。
    八大胡同的传说可多了,赛金花就是一个例子。可以说中国晚清时代最为风光的妓女,应该就是赛金花。
    为什么一直说赛金花呢?因为她对北京有功。当时八国联军在中国烧杀掠夺。有一个德国兵,喝了酒就到处敲门,结果就敲了赛金花的门。赛金花的佣人出来一看,是一个外国人,就赶紧叫主人去了。赛金花觉得事情很严重。因为赛金花曾经是公使夫人,她的孩子就是在德国出生的,所以她并不害怕,非常平静地用德语和这个人说话,问他是哪国人。那士兵回答说是德国人。赛金花问他:“知道瓦德西司令吗?我和他是朋友,我是傅彩云。”那时候赛金花就叫傅彩云。德国兵一听吓了一跳,回去赶紧跟瓦德西汇报。第二天,瓦德西就派车来接赛金花。接去之后,老朋友相见,瓦德西求赛金花给他办粮草的事情。因为当时德国来了那么多人,没什么可吃的,打仗没有粮草可不行。可是赛金花提出两个条件:一,不能伤害无辜,不能随便杀人放火;二,保护北京的名胜古迹。瓦德西一听,不答应不行啊,于是就答应了。就这样,北京城免遭了一场浩劫,不然的话,什么故宫、天安门,早就全部被毁了。
    当然,这些都是我听说的,因为我记事的时候,这些事情也早就结束了,并没有亲身经历。据说当时德国的大使被中国人给杀死了,那是德国在中国的最大的官了,所以要求西太后给偿命,最后因为赛金花的原因都给免了。
    有些资料记载说赛金花姓曹,小名彩云,是安徽人,后来改名叫傅彩云。在十五岁的时候,她遇到了前科状元洪钧,被纳为妾,当年就以“公使夫人”的身份跟随洪钧出使俄、德、奥、荷四国,还在柏林住了好几年。后来洪钧死了,赛金花被迫重操旧业。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时候,赛金花正好在八大胡同居住。
    我看过很多关于赛金花的故事,也看过一些小说。过去的小说都骂赛金花,就因为她当过妓女,实际上没有赛金花也就没有当年的北京城。当年赛金花随洪钧出使德国,从上海提篮桥码头出发,乘坐萨克森号轮船去柏林,路上走了三个月,这三个月赛金花就把德语学会了,到了柏林她就给洪钧当翻译。也正是由于赛金花有出众的才华,她才有了接近瓦德西的机会。据说有一次威廉二世夫妇请洪钧夫妇喝下午茶,当时就是赛金花当翻译。当时作为客人,洪钧和赛金花与威廉二世夫妇对面坐着,威廉皇帝背后站着一个军人,就是瓦德西将军。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瓦德西认识了赛金花,而且非常钦佩赛金花。
    还有一个说法是,这次见面时赛金花和瓦德西就一见钟情。后来在北京的时候,赛金花和瓦德西约会,正好有人冲击德国大使馆,瓦德西一见事情不好,抱起赛金花就从楼上跳了下来。但是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没有办法考证。
    我还听说后来赛金花从良以后,就住在天桥那边。她隐居在那里以后,被当时北京的一个叫做《小时报》的报馆的总编管义贤给发现了,就约了很多记者采访她,像《大公报》什么的都来了。这么一宣传一鼓动,弄得非常热闹。当时有人准备给她拍电影、拍戏,有赞助她的,有请她出来讲演的,因为赛金花是名人啊。据说赛金花跟当时北大的教授刘半农是好朋友。刘半农死的时候,她还去参加了追悼会,送了挽联。赛金花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她属于高级妓女,讲究情调,非常有才学。这种妓女不是单纯卖身的,与一般妓女不一样,所以她认识的人有很多非常有名。
    我听说赛金花的晚年贫困潦倒,接受过很多人的接济,最后的日子是和她的女仆顾妈一起度过的。1936年12月3日,赛金花病死在北京。她死后,葬在陶然亭。赛金花的墓就在锦秋墩南坡上,香冢、鹦鹉冢的西边,墓碑用大理石砌成。现在陶然亭公园还有一个纪念碑呢。我去看过,但是由于解放后赛金花的墓被人给平了,所以现在只剩一个墓碑。除此之外,陶然亭还有记述赛金花生平的三块石刻:《彩云图》、《前彩云曲》和《彩云后曲》。《彩云图》是张大千为赛金花画的画像,《前彩云曲》和《彩云后曲》是樊增祥为赛金花作的长诗。
    要说八大胡同,那年头可长了,一般说是从清朝开始的。当时北京城分内城和外城。从前三门(宣武门、前门和崇文门)往南还是比较荒凉的,这一带是市井小民居住的地方。真正做官的和在旗的都住内城。
    你看琉璃厂吧,过去是烧琉璃瓦的,是琉璃窑所在的地方,那一定是城外,所以说比较荒凉。至于八大胡同究竟怎么形成的,这就很难说清楚了。
    我看过一些资料,据说老北京城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那时候叫官妓。现在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像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的地方;而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卖唱演绎而来的。“勾栏”,明代以后成为妓院的别称。
    在明清时,当官的和有钱的吃饭喝酒时都要有妓女陪酒、奏乐、演唱,有一个名字叫做“叫条子”,而妓院一方,就叫“出条子”。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北京城的妓院就主要集中在前门外大街了。原因据说一是因为这里离内城较近,官员们出城享乐比较方便;二是这里有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多;三是前门外大街是京城著名的商业街,相当繁华;四是这一带是戏园子、茶馆、酒楼的集中地,吃喝玩乐,可自成一体。
    当然以上都是资料上说的。而民间有一种说法则是,在民国初期,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他还想做皇帝,所以出手很大方,花重金收买参、众两院议员(那时候号称八百罗汉),给每人月薪八百块现大洋。
    那时候国会的会址就在现在新华社所在的宣武门,距离八大胡同非常近,这些官员在酒足饭饱之后,就顺便到八大胡同里遛弯,这也让外城在那一段时间空前繁荣。当时许多妓院都挂出了“客满”的牌子,妓院生意这么火,可以说完全是因为袁世凯的皇帝梦,就是这样成就了那时的八大胡同。当然这些也都是我听人们说的。
    后来我在北京市档案馆发现20世纪30年代末的一份统计资料,说当时“八大胡同”入册登记准予营业的妓院多达一百一十七家,而妓女有七百五十多人,这只是正式“挂牌”的,还不算“野妓”和“暗娼”。我知道当时在天桥和前门大街东边以及崇文门一带,就有很多野妓,北京老话叫“暗门子”。一般这种妓女都是自由营业,没有注册登记,所以具体有多少,在资料里并没有记载。不过据说这些人也很苦,没有人保护啊,地痞流氓经常骚扰她们,有时候甚至还抢她们的钱。
    民国时期前门一带妓院这么多,这个地方能不热闹吗?我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还看过一本《燕都旧事》,书里说得还要厉害。说1917年的时候,北京还是叫北平,一共有注册的妓院三百多家,妓女多达四千人;而1918年的时候,一下子就增到四百多家妓院,妓女有将近六千人,还有更多的暗娼呢。到了1927年的时候,由于一些政治变故,前门一带渐渐萧条,妓女和妓院的数量开始大幅度减少。但实际上暗娼却越来越多,老舍先生的小说《月牙儿》的女主人公就是一个暗娼。
    ——— 摘自《勾栏胭脂之赛金花拯救了北京城》讲述者:鲁大爷(东北园北巷2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