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士风”是这样被败坏的

标签:
东林党阉党汗青晨报阮大铖南明文化 |
分类: 跨界阅读 |
晨报:在书中,您认为阮大铖是明代最伟大的文学家,这是为什么?
汗青:这个观点不是我最早提出的,清末陈散原就说阮是500年来第一作者,胡适说他是明代唯一诗人,章太炎、陈寅恪对他文学水准也推崇备至。
晨报:在文学史教材中,都称高青丘是明朝第一诗人啊?
汗青:对比阮,高实在差太多了。阮诗追求唐宋趣味,非常严格。此外,他戏剧水平很高,与“临川四梦”相比,后者文人趣味过重,而阮的剧作情节特别曲折,很有现代戏剧的味道,甚至可以拿来拍电视剧。
晨报:阮大铖文学成就这么高,为何大家不知道?
汗青:在史书中,阮是“阉党”、“汉奸”,我们惯于“因人废言”,便故意忽视他的文学贡献。在昆曲发展史上,阮功不可没。他离开官场后,在南京创作,一度出现了“无阮不唱曲”的地步,昆曲也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但风头过劲,让当地的“地头蛇”文人们很不爽,所以就联手对他进行诋毁。阮死后,其作品散失颇多,只侥幸保存了一部分。阮大铖一生共写了十部剧,如今只存其四,我认为他的文学成就超过了关汉卿。
阮大铖是阉党吗?
晨报:为什么阮大铖要投靠阉党呢?
汗青:把阮大铖划入阉党,是历史的误会。在魏忠贤看来,阮大铖是东林党人,在魏忠贤搞的“点将录”中,就有阮大铖的名字。
晨报:那么,为何又成阉党了?
汗青:阮很有才华,东林党当初也积极争取他,左光斗推荐他到吏部当“副部长”,吏部负责官员考评和升迁,是最重要的部门,当时东林党人魏大中也想要这个职位,两人因此产生了矛盾。左光斗反复权衡,又转向支持魏,阮上任不久,便被逼走了。可魏大中上台没几天,又被阉党陷害,投入了监狱。为掩盖自己与阮争权的事实,就说阮是阉党。魏大中在东林党人中威信很高,他说的话自然是板上钉钉,无可更改。当时一起下狱的东林党人,还有左光斗、黄尊素等,他们都被迫害致死。黄尊素就是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听了魏大中的一面之词,又告诉了黄宗羲,所以后来东林党人卷土重来时,黄宗羲一口咬定阮是“阉党”,把他往死里整。
晨报:据史书记载,阮曾拉住魏忠贤的马缰,提出建议,才让魏忠贤最终下定决心,将东林党人一网打尽,这不是事实吗?
汗青:这是子虚乌有的说法,当时阮正在外地,怎么可能到皇宫去给魏忠贤提建议?后来他也自辩过,但没人听他的。所以他在南明时期,对东林党人也是往死里整。这让东林党人对他更加怨恨,于是,阮又成了“汉奸”。
“士风”是这样被败坏的
晨报:既然都是误会,为什么大家不坐下来解释清楚呢?
汗青:因为明代到后期,士大夫文化已发展到变态的地步,无事不以道德说事,根本不研究经济、社会、学问等,成了“道德原教旨主义”,比如黄道周、刘宗周,国家危亡若此,他们整天想的却是如何沽名钓誉、自我修炼。明灭后,因对南明的继承人是否合乎礼法规定见解不同,便拒绝称臣,虽后来绝食而死,以保持名节,但这样的士大夫于国于民有什么用呢?简直就是废物。在这种极端的氛围下,大家都在忙着互相指责、自我辩白,怎么可能坐下来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