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城市——透视城市景观
(2008-07-31 00:57:52)
标签:
城市化景观设计公共空间建筑艺术房产 |
分类: 地产改变中国 |
李津逵将城市比作书、诗、歌、画,然后从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他对城市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人是城市中最美的风景,城市景观应该为人而设。 城市如书可阅读 城中村是农民进城大学校 李津逵认为,城市文化的丰富,在于人的层次丰富,层次越丰富城市就越有活力。 李津逵还特别讲到城中村。“根据有关测算,未来30年内,如果中国完成一个城市化基本的过程,达到大约70%的城市化率时,有8.5亿农民将走进城市,他们中间有7亿左右将通过城中村走进城市,城中村就是他们的大学校。” 城市如诗耐品味 小广场才给人亲切的感觉 李津逵认为,人工“制造”的城市总是比不上几百年、上千年“自然”生长的城市。一个人规划出来的东西,很难成为“诗”。 李津逵说,现在珠三角的城市建了很多广场,一般面积很大但是人气却不够。到底广场多大是合适的呢?它和人的眼睛和腿有关系,一般直径不超过100米的广场,进入广场的人有亲切的感觉,在里面人们的活动和交流非常多。 城市如歌堪吟咏 城市能无数次重复才是美 李津逵说,歌曲的美就在于无数次地重复,城市中也有一种东西像歌曲一样,就是在无数次的重复中越来越美,这就是城市的记忆。 李津逵说,在20世纪中期,当时瑞典也在高速现代化,斯德哥尔摩的目标是美国的芝加哥,他们把自己的老城推掉,建造起了很多高楼大厦,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如果他们建成芝加哥了,斯德哥尔摩就“不见”了,所以留下了1.5平方公里的老城。 城市如画任君游 步行是阅读城市最好方法 “扬盖尔说,人往人处走,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奥秘。”李津逵说,阅读城市最好的方式是步行,其次是坐公交。城市里最耐看、最美的东西是人的活动。 李津逵认为城市景观建设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有了人的活动,城市才会有生命,如果在景观建设中忽视了人的因素,那么这个景观设计和建设就会很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