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澳洲的麦格理银行近期对除日本外亚洲市场过去20年大大小小18次熊市做了一番研究,下图是1988-2008MSCI除日本外亚洲指数及这18次熊市标示:
该行统计后发现以下有趣特征:
Ø
熊市平均持续131天并在此期间平均损失约1/4市值;
Ø
在熊市中表现最好的板块是公用事业和非耐用消费品,自95年以来的12次熊市中有11次这两个板块跑赢大盘;
Ø
平均市盈率损失过半,并在13.2倍市盈率见底;
Ø
熊市开始时的市盈率高低与之后的调整幅度无显著关系,在较高市盈率开始的熊市,之后的平均下跌幅度为26.5%,在较低市盈率展开的熊市之后的平均下跌幅度为22.1%;
Ø
经济表现是决定熊市杀伤力大小的关键。18次熊市中有4次伴随经济衰退,其下跌幅度平均高达44.6%,远高于约25%的平均熊市下跌幅度,持续时间也长达335天(平均131天)。
我们再看当前这场周边市场熊市,不论从性质还是数量上来看都符合之前熊市规律。自去年10月开始MSCI除日本外亚洲指数下跌幅度为22%,下跌天数为151天,表现最好的股票也是公用事业和非耐用消费类股票。
现在的问题是,此轮包括中国A股在内的全球及地区性熊市是历史上平均水平的熊市呢,还是属于经济衰退性质的熊市。如果是前者,现在的市场特征已显示见底,如果是后者,我们还将承受大半年的煎熬及还有1倍的下跌空间。
(投资百科网 利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