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分类: 财富聪明管理 |
大部份的好心食物均含有大量纤维素及抗氧化物,确实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血液凝结,达到保护心血管的效果。
本草纲目vs.现代营养学
食物纤维类似血管清道夫,不仅可以吸附脂肪和有毒物质,藉由粪便排出体外,还可以减少肝中HMG-COA辅的活性,抑制肝脏和其它组织合成胆固醇。
瑞典与美国哈佛大学针对7000名女护士的调查发现,高纤饮食的妇女得到冠状动脉心脏病机会大大降低。
且每天增加5公克的纤维摄取量,得到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会就会下降37%。此外,高纤食物通常脂肪、热量都很低,完全符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饮食标准。
一般通常脆、软、滑、粘或是有弹性的东西,都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譬如黑木耳、薏仁、芹菜、海带等,都是属于高纤类的好心食物,淡水马偕医院营养课课长赵强解释。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黑芝麻、杏仁等种子类食物,则提供优质的油脂来源,可以防止血管老化。而抗氧化成分可以防止血液凝集造成栓塞,如山楂中的黄酮等。
菠菜富含钾可以加速体内钠的代谢,帮助保持血管壁弹性。
中医在适当时机使用补血补气的当归、人参,可以协助修复受伤的心肌,避免再次栓塞。情绪压力影响心血管健康,缓解火爆脾气、安抚人心的花茶也同样列为好心食物之一。
以下是公认的14种自然的好心食物。
杏仁
作用:预防血小板凝结,减低心脏病风险
坚果类如花生、杏仁等,在美国被视为每日必须食用、有益心血管的食物之一。
坚果中含对心脏有益的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防酸。
根据美国加州洛马琳达大学研究发现,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坚果,也能减少四分之一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中特别推荐杏仁。
一份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会期刊》的研究发现,杏仁不但具有蛋白质,还有维生素E和精氨酸,功能类似打通血管的硝酸前趋物质,可以防止血小板凝结,降低心脏病风险。
如何用:将杏仁用磨碎机磨成粉状,拌入沙拉、菜中或是洒在饭上,不但可以增加口感,也可以充分吸收杏仁营养。
人参
作用:补气,但最好经中医师诊断后服用
经常被当成补品的人参,其实并非人人适用。
中医认为补气药物可以保护心肌,增强心脏功能,对于高血压控制有帮助。
但除非体质真的很虚弱,否则不当的补气只会造成反效果,让病情加重。
尤其已经出现口干舌躁等热实症的人,更不适合使用人参。
一般血压稳定状况才可使用人参。血压不稳或刚出血后,并不建议大量服用人参。
如何用:最好经由医师辨别体质服用,且建议由少量开始服用。
当归
作用:补血,但最好经中医师诊断后服用
富含维生素B和矿物质的当归,具有补血功效,在传统中医典籍里有活血化瘀功能,也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之一。
但中医师提醒,当归偏热性,体质燥热者不宜使用;且若是肠胃功能较差的人,也容易出现腹泻问题。
如何用:最好经过医师视个人情况建议服用。
薏仁
作用:降低胆固醇
高纤的薏仁,不仅可以美白,根据中原大学生物科技系主任蔡敬民的研究发现,薏仁降胆固醇效果不输燕麦。
属于水溶性纤维的薏仁,可以加速肝脏排除胆固醇。实验发现受试者服用薏仁一个月后,血中胆固醇明显下降,且薏仁仍有其它未知的降血脂成分。
喜欢天然食材的淡水马偕医院营养课课长赵强,经常自己制作简单的薏仁饭:方法是一碗薏仁对一碗半的水,放进电饭锅里煮熟。煮好后分成小包装放进冷冻库冷藏。煮饭时可将冷冻薏仁稍解冻,放入饭锅与米一起煮熟。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控制白米与薏仁的比例,也可以经由再次烹煮,使薏仁变软。
如何用:
薏仁甜汤容易增加热量,最好的方式是将薏仁煮成饭,成为主食一部份。
黑芝麻
作用:防止血管硬化
含有强力抗氧化成分的黑芝麻,不仅防止老化,也能让血管变得有弹性。黑芝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粥状硬化,是优质的脂肪来源。铁质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黑芝麻,也是中医认为可以补血及滋补五脏的食品。此外,经常食用还可以达到预防便秘的软便功效。
如何用:芝麻的营养成分藏在种子里,因此必须要咬开破壳才有效。
建议生芝麻最好先用干火稍微炒一下,让有效成分经由加热爆开释放。或是将黑芝麻打碎磨成粉,洒在饭上、菜上,也可以充分摄取到芝麻素。著名的客家擂茶,费工用小钵将黑芝麻、花生、绿茶等一一研磨成细粉,冲成茶饮。事实证明,这才是可以充份摄取营养的聪明养生方式。
黄豆
作用:降低胆固醇
黄豆含多种必需氨基酸,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及胆固醇代谢。尤其含有抗氧化物质金雀异黄酮、蛋白质纤维和寡糖,十分适合素食者当成主食。且黄豆与米有互补作用,正好形成完整的蛋白质来源。一般的米缺乏离基酸,恰巧可由黄豆补充,而黄豆缺乏的钾硫氨酸也可由米中递补。建议素食者不妨减少油炸类黄豆加工品的摄取,改由黄豆饭提供良好蛋白质来源。
如何用:可先将黄豆泡热水4小时以上,再换水烹煮。营养师认为,这样可以将黄豆中容易产气的多醣体溶解出来,较不会造成胀气。
菠菜
作用:预防心血管疾病
预防心血管疾病,可以试试富含叶酸的菠菜。
叶酸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早有科学证据。
近来《美国医学会期刊》发表研究,叶酸和维生素B12比维生素E、大蒜和其它营养补充剂更能有效预防心脏病。服用叶酸可以降低25%高半胱胺酸指针(homocysteine,一种心脏病风险指针,指针愈高表示罹患中风心脏病发后死亡率增加)。此外,菠菜中的铁类及微量元素,可以达到补血作用。
如何用:
保存叶酸最好的方式是大火快炒,加热时间短,营养价值才能保留。
此外,菠菜含草酸,不宜与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腐同煮,会影响钙质吸收。
菠菜最好先用热水川烫一下,再加豆制品炒或拌,就可以避免草酸钙沉淀。若有草酸钙结石痛风者,最好避免食用菠菜。
木耳
作用:抗凝血,预防血管栓塞
富含胶质的木耳,自古以来就被当成预防动脉硬化的好心食物。
木耳的高纤成分,可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加速胆固醇排出体外。
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结物质,对于动脉硬化、冠心症及阻塞性中风有不错的保建效果。
许多中医鼓励心导管手术后病人多吃冰糖炖白背木耳(背白内黑的木耳),可以防止动脉硬化,减少胸闷、胸痛机会。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血液学家戴安汉史密特博士发现,木耳含九种抗凝血物质,如腺草等,与洋葱大蒜效果类似。影响国内中医至深,中国医药学院创办人陈立夫,享年过百,他平日便以木耳做为个人心血管保养秘方。
以营养学角度来看,黑、白木耳热量低、低油,当成点心也不必担心发胖。
但因木耳具有软便作用,因此容易腹泻者不宜食用。
特别提醒木耳前端蒂头硬硬的部份应该要摘掉丢弃,曾有国外研究报告发现,食用木耳蒂头部份会造成三酸甘油酯升高,林口长庚医院中药药局主任杨荣季提醒。
如何用:
干燥的木耳纤维含量较高,可先用水泡开,洗净切丝,用热水川烫一下,撒上姜丝、糖、白醋、酱油凉拌,就成为一道清凉消暑的夏日小菜。
海带
作用:预防血管阻塞
中医认为海带、海参等,具有软坚散结功效,可以帮助消散肿瘤及防止血管阻塞。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海带内含岩藻多醣昆布素,类似肝素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预防动脉硬化。
而且,海带属于水溶性纤维,因此可以加速胆固醇排出体外。
如何用:煮汤、凉拌均可,但海带本身含钠,最好减少调味料使用。
芹菜
作用:降血压
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
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发现,芹菜含多种降压化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可使血压下降12~14%,胆固醇下降14%。且芹菜含钾量高,可以帮助体内钠的排出,避免多余水分滞留体内。吃芹菜要记得吃叶子。近来发现,芹菜叶才是营养素菁华所在。芹菜叶的维生素C比茎高,且富含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
如何用:选择嫩叶,用热水烫一下冲凉,做为凉拌或沙拉均可。
玉米和玉米须
作用:降血压
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6成的亚麻油酸,是良好的胆固醇吸收剂;玉米须在中药里则有利尿作用,帮助稳定血压。
如何用:玉米洗净加水适量,煮成粥;玉米须煮水当茶喝。
菊花
作用:安神降血压
感觉怒气难消、心烦气躁,血压不断升高?
来杯温热的菊花茶消消气,安抚一下情绪。
情绪是促使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菊花清热降火、安定神经的功效,恰好可以对付火爆脾气,因此向来被中医视为稳定情绪的降血压良方。
尤其夏天气候炎热,特别容易感到头痛头晕,「试一点菊花茶就可以缓解,」林口长庚医院中药局主任杨荣季建议。
如何用:菊花入沸水煮5分钟,当茶饮。
玫瑰
作用:纾解情绪压力降血压
浪漫芳香的玫瑰,不但可以融化情人的心,也有助打开心结,一扫胸中郁闷纠结的块垒,达到纾压降压效果。
中医认为,长期压力情绪累积,气不通畅,容易形成胸、腹部闷胀疼痛等肝气郁结现象。
近来研究也发现,平日压抑的A型人格,正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群。
具有舒肝解郁效果的玫瑰,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食物本草》中记载:「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不论喝茶、泡花瓣浴,玫瑰的芳香分子都能舒展每个紧绷的神经细胞,达到放松效果。然而富含维生素C的玫瑰花,同时具有轻微活血化瘀作用,一般孕妇不宜饮用。
如何用:冲泡热开水或煮5分钟,当茶饮。
山楂
作用:降低胆固醇
酒红色透明的汁液,酸得让人忍不住瞇起眼睛的山楂,是中国古老的去脂圣品,且至今仍是最常被用来做为降低血脂的中药材。
研究发现,山楂可以降低肝中HMG-COA辅的活性,减少低密度胆固醇生成。此外,山楂可增加胃中消化分泌,加速分解肉类脂肪。历代中国的食经均记载,山楂可以软化老肉,使坚韧肉质变得柔腴顺口。
山楂成分中的抗氧化物质三及黄酮类,则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避免阻塞。
但最好饭后食用。山楂会让胃酸分泌增加,因此胃酸过多或是消化性溃疡的人,最好小心使用。
如何用:油腻丰富的大餐过后,可适量饮用山楂茶,帮助消化及脂肪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