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报11月29日社评谈贝布托

(2007-12-30 01:43:10)
标签:

文化

分类: 普世视野
 以下部分为节选:
    …………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对贝娜齐尔被刺迅速表示深切哀悼,这固然是由于她亲近英美的政治倾向,但更重要的是,她代表了南亚次大陆战后的权力传承象征。

       贝娜齐尔是典型精英阶层出身,父亲是前总统布托,她在牛津和哈佛大学受教育;父亲被军头齐亚推翻后,她放下 身段投身政治。然而贝娜齐尔面对的是8 次软禁和入狱,最后被迫流亡国外,在英国组织人民党支部抗争到底。1980 年代及1990 年代,贝娜齐尔两度出任巴基斯坦总理,其后因涉及贪污及滥权遭罢免。本来,贝娜齐尔的政治生命应该就此结束,但由于穆沙拉夫在要求回归文人统治的汹涌群情 下答应分享权力,她遂结束流亡,重回故土。

       不过,今天的巴基斯坦已因为政治和宗教势力充斥变得更混乱复杂。两个月前,贝娜齐尔在逃过刺杀后在英国《金 融时报》撰文,吐露了志切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这也解释了她为何在首度险遭刺杀后坚持对政治不离不弃: 「新一代的巴基斯坦人,要在现代和极端主义之间抉择,要在教育和文盲之间抉择,要在独裁和民主之间抉择,要在宽大和固执之间抉择,要在和平和战争之间抉 择。」多年来,不少批评指贝娜齐尔眼高手低、口惠而实不至,然而前天枪声响起之后,贝娜齐尔就是如何精诚所至身体力行,也不能够实践这些豪言壮语了。

   

    …………


    从布托到谢里夫,从穆沙拉夫到贝娜齐尔,他们都曾经想过要令巴基斯坦更加强盛,各人间歧异只是方法不同——布托的 现代化梦想由女儿来接过,穆沙拉夫也想过巴基斯坦成为军事大国抗衡印度,然而,他们都宿命地逃不出成为大国代理或附庸的命运。今年是巴基斯坦建国60 周年,回首前尘,这一甲子巴基斯坦走过的路归结出来就是夹缝下的无奈,如今决意改变祖国面貌的贝娜齐尔壮志未酬身先死,更加令人伤感怅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