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丹青时尚 |
分类: 跨界阅读 |
>
其实这是一本旧书,但是重新编辑出版,陈丹青亲自加入大量图片,删去很多对话,反而彰显价值。
内容简介
陈丹青自述:
几位相熟的读者批评 说,近年我所出的三五本“书”,还算《纽约琐记》尚可读。这本书是我纽约生涯的结账,初事写作的开端……我的生活因这本书从此转向,出现新地带。我早已不 再是那个在博物馆凑近名画合影留念的青年,回国数年,也和那位《纽约琐记》的作者日渐疏远:写作使我从只顾画画的痴态中醒来,醒在自己不同的书中,暗暗惊 讶域外和家国怎样深刻地改变并重塑一个人。初版分为两册,下册多是访谈、杂稿与中国话题,本次修订全部删除,同时大量增添图片,彩色印制,封面重新设计 过。此刻尚未见书,我已先有点欢喜的意思了。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 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 《纽约琐记》《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
几位相熟的读者批评 说,近年我所出的三五本“书”,还算《纽约琐记》尚可读。这本书是我纽约生涯的结账,初事写作的开端……我的生活因这本书从此转向,出现新地带。我早已不 再是那个在博物馆凑近名画合影留念的青年,回国数年,也和那位《纽约琐记》的作者日渐疏远:写作使我从只顾画画的痴态中醒来,醒在自己不同的书中,暗暗惊 讶域外和家国怎样深刻地改变并重塑一个人。初版分为两册,下册多是访谈、杂稿与中国话题,本次修订全部删除,同时大量增添图片,彩色印制,封面重新设计 过。此刻尚未见书,我已先有点欢喜的意思了。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 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 《纽约琐记》《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