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企业案例 |
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一开始别先写企业史,像《激荡三十年》,一般人不要做。先由“激荡三 年”的案例开始做,对自己,对出版社都好一点。但对读者来讲肯定需要看一些完整的东西我不知道你举的东西是多个人化的,其实都没有问题。回头看,事实 上,包括外国很多写商人和公司的东西,都是一个记者近距离的观察。尽量客观公正是大家都追求的,但其实基本上大多数,可以负责任地说,大家不要把它当成企业的历 史来写,而是企业案例的处理。对自己可能好过一点,因为毕竟大家都不是司马迁,这活儿比较难弄。如果你围绕企业写一个很好的案例,可能那个价值比写企业史 要好。因为很多企业我觉得它只有案例的价值,没有历史的价值,换句话说它只有成为《激荡三十年》这个超级Google资料库里某些缩影的价值。相声不是艺 术,但它有生命力,如果大家都奔着写成艺术去做,比较危险。
后一篇:北京的CB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