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写企业案例开始

(2007-01-15 01:47:52)
分类: 企业案例
  
   当天在激荡沙龙上面的讲话片段:

   企业史是吴老师的“垄断“概念。我们比较纯朴,一般都叫“企业案例”。 我关心的是中国的商业环境和企业案例,非著名相声艺术家一定是郭德钢。企业史就是吴晓波。我建议作为朋友也好什么也好,一上手,不管三年也好,五年也好, 先别写企业史,先写企业案例。它都是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商业案例舒展,可能比较好。比如我写王石的,原稿很长,大概有五十万字,但我做了很多裁减和筛 选,更多是史料长编的意义,但有了这个基础再往上写,就比较能够接近准企业史的概念。里面包括很多万科历史上时间的错误,基本上都是由我那个版本作为一个标准,能够解决一些东西。

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一开始别先写企业史,像《激荡三十年》,一般人不要做。先由“激荡三 年”的案例开始做,对自己,对出版社都好一点。但对读者来讲肯定需要看一些完整的东西我不知道你举的东西是多个人化的,其实都没有问题。回头看,事实 上,包括外国很多写商人和公司的东西,都是一个记者近距离的观察。尽量客观公正是大家都追求的,但其实基本上大多数,可以负责任地说,大家不要把它当成企业的历 史来写,而是企业案例的处理。对自己可能好过一点,因为毕竟大家都不是司马迁,这活儿比较难弄。如果你围绕企业写一个很好的案例,可能那个价值比写企业史 要好。因为很多企业我觉得它只有案例的价值,没有历史的价值,换句话说它只有成为《激荡三十年》这个超级Google资料库里某些缩影的价值。相声不是艺 术,但它有生命力,如果大家都奔着写成艺术去做,比较危险。

 
   因为我现场发言比较不正经,比较多段子和包袱,可能现场记录的朋友比较容易出错。我这两天抽时间把发言的正式版本这边贴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