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企业案例 |
事件进展基本上是如预料,因此几乎让人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富士康的一天一变招收得奇效,在公众舆论(不仅仅是媒体业界)的排山倒海之中找到回旋余地,不管最后通过什么管道,至少盘面上是应付过去了。
所谓的互相致歉,有黑色幽默色彩。
能够赢得报纸的致歉,这家工厂至少能够对客户和郭老板有所交代,目的达到。
而众多由此事件(请注意,不是案件)引发的对于劳工权益的讨论。则嘎然而止。
媒体报道的操守和方法,刚刚开始反思,也被搁置。
当然,很多人都遭遇了压力,很多人都觉得迫不得已。这其中,部分可以理解,部分需要谴责。
不过,我们无法绕开去的真实问题是,谁该对那些真正的血汗工人致歉?
不谈论,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更意味着,那些不人道的情况还是继续。
前一篇:城市化图集-商业地产不好做
后一篇:零售业海外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