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先说两个段子:
一个段子说“NASA用计算机将人送到了月球,而你却用具有同等计算能力的智能手机发射愤怒的小鸟”,阿波罗飞船预置的不通过数码控制的硬件流程被段子手华丽丽地忽略了?这些工作流程需要地面多少运算量和模拟?
另一个段子“阿里知道所有中国各地区的消费者习惯、身体等;360知道所有中国用户的日常上网习惯,马化腾知道所有人的关系网是什么;百度知道每个人现在想什么。用户就是资本,胜过算计眼前小利。这些公司起步的共同点就是免费,反而钱途无量。”hoho,运营商收入两三年前年收入就过万亿了吧,这些公司呢?充分竞争的市场里资本会自动向收入高的领域配置,同时大资本坐庄有定价权,闲家随便陪着玩玩啦,别当真。
物联时代的权力架构又会是怎样的呢?
上月陪人看展会,说起网络传输内容,说运营商的人归纳传输内容无非图文声像,这篇文章开题前搜到运营商某人演讲,说“云管端”如何如何。那么,最重要的信号抽象方式也就是数据规范去哪儿了?还是以后运营商只管比特流的传输,其他统统不管?
物联与图文声像传输最大区别是,图文声像传输追求端到端保真,物联网则引进了图文声像以外的信号采集、按场景抽象(同类传感器不同场景里采集到的信号可能需要不同的抽象规则,比如环境温度、体温就是不同场景)、传输、控制信号回馈。
传统通信网络结构:http://ww2/large/59191ea6jw1empd9o1sc6j20j90b8js2.jpg虽然电信运营商一再说管道化越来越严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基础通信ID对其他服务的重要性仍然无可取代,使用蓝牙、wifi连接网络的无界面设备,一个两个的时候联网过程尚不显繁琐,如果有个十几二十个,可能分批买回来第一次设置的时候每次一两个也不显得繁琐,但是链路脆弱,断链后恢复连接的可靠性无法保证,试想家里一堆通过wifi上网的物联网终端在无线路由器重启之后一个个找是否在线的情形……想想就觉得恐怖。
很多人设想物联时代的网络架构如下:这样物联网终端直连公网,与用户的其他上网设备比如手机平权,缴费绑定关系直接使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应用扫码就能完成,这样流程简洁很多且网络稳定性也能提高。
目前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流程:而直连公网模式下就一步:手机应用扫码完成设备控制权的绑定和缴费关系绑定。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wifi不是免费,而是打包缴费,既然如此,简洁强壮的组织方式显然更有生命力,那么,这样网络架构下的权力架构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