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当我在微博里贴出爱范儿上这条消息http://www.ifanr.com/85858 并征询通信业一些老鸟意见时,有人说“脱裤子放X”,有人说“给书籍贴标签成本过高”,还有人说“模块堆叠而已”,真的如此么?
实际上对这则消息,我更倾向于看作NFC破局之举,目前没有基于NFC的规模化成功商业模式,当当网李国庆在解释为什么选择图书经营时说到很重要一点,图书种类多,可以轻易让商品种类显得很多。图书属于单位重量价值低、保鲜期短、单品种批量小、总额高的商品,这样的商品流通成本非常高,以中国大陆为例,版税+印刷费大约为码洋的20%。
中国大陆一年图书销售码洋大约1400-1500亿人民币,全球图书年销售额大约一千多亿美元(实收,含二次版权销售比如出租、复印时支付版权方费用,独占版权销售大约一千亿美元左右,独占版权的图书销售收入含电子书)。
美国人均图书年消费额仅100美金,由于流通成本高,销售价格很高,很多人在实体书时代,选择租借而不是购买独占版权,尤其印刷精美而有适用时间限制的儿童读物、教辅类图书。因此电子书时代以来,儿童读物和教辅类图书销量获得很大增长,畅销书变化则小很多。
网络推广成本很高,因此网络合作伙伴帮助推销图书,可获得佣金往往高达20%,这个佣金比例,甚至高过实体店销售实体书能够获得的毛利,如果这些读者本来就已经在店里占位喝咖啡看书,为什么不让他们把佣金贡献给自己?
电商试验表明,当用户到达网店时,可以看到他并向他打招呼比看不到他导致无法招呼他,转化率可以提升三到五倍,社区讨论和实体店看到样书对交易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同的,销售讲究给用户更多良性刺激,并尽量压缩可能导致用户流失的后续环节。利用Nook+NFC正好可以做到这点。
至于说标签发行费用高,如果卖出一本书可以赚20%毛利,每个咖啡店及书吧的老板都很乐于把他们的书单提供给巴诺,甚至提交押金来获得专用书皮,每个书皮就是一个能持续赚钱的销售单元啊!
合适的盘子,可压缩的渠道毛利空间,可以改善的交易体验,几方面因素综合,前面的问题存在么?
不过,既然说了这个只是给NFC破局用的,那么微软还应该有其他大动作,至于巴诺完成为NFC破局后能咋样,以微软体量来说,投资三亿美刀获得一个这样的推广机会,还管巴诺任务完成后的下场么?不同体量公司合作本来关心的点就不同。
@版搏 做大生意的看不懂这个,@周朝晖 做小本买卖也看不穿么?每对NFC都是一个临时的交易单元,零售流程的改变,对一些移动设备厂商来说应该有一些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