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G定价策略分析
现在几家运营商3G定价方面都咬很死,大家都拿不出啥新花样,结果沃达丰的按速率收费一下让大家眼睛亮了,其实呢,现在定价策略太粗糙了,定价策略的制定,要考虑未来生态系统的养成。
有次有人问我如何看移动积分,我说科目表上那是对用户负债,人家说其实那是重要的资产,可以带来收益的资产,归于媒体类,一想还真是,而且保鲜期比网络广告强多了。
现在的联通“红围脖”也是这个性质,用利益作为勾引用户的由头,问题是,这个成本呢?在某央企做运维的一个家伙说他监测情况,微博人均流量很高,更有人认为在手机上微博流量有超越QQ趋势。如果这个成本过高,买椟还珠?
2011年的手机通话价格,如果把套餐包含的都算进去,按运营商内部业绩切分(套餐包含上网流量和语音通话),据说已经跌破0.1元/分钟,另一方面,有些做400电话增值业务的服务商,卖出0.15元/分钟,是基本通话费之外的收费价格!而且起步充值几千!可以绑定几个手机号码,支持呼转和通话录音、通话记录分级授权查看、话务量统计等,面向中小企业销售的400总机,为什么可以做到那么高收入?中小企业买的是形象,让用户感觉在和大企业打交道一样的形象,但中小企业又没有一次投入很多钱做系统的能力。朋友开玩笑说服务商内部划分给存储部门的收入是每分钟5分钱,可以做到每T空间冗余一半情况下180天(通话录音只保存180天,延长另外收费)可以创收7500元,带宽占用又低,算空间销售里收益最好的,朋友说这是因为平台好所以可以有这样收益。而且人家现在还计划做语音识别摘要,让用户好查询,方便写工作日志什么的,计划收费3分钱/分钟,HOHO,现在会议速记都三小时一千元了吧?
相应的,3G除了上网流量之外,提供给用户什么增值服务了呢?只会降价的话,按某个刚退休的电信人的话,是不是猪都会啊?
有次我说运营商太歧视吉利号用户了,有的用户花几万买吉利号,结果还得买很贵商旅套餐养号,月租、分钟话费价格都很贵,后来想了想,豪车一般里程少,但养车费用比一般车贵,是合理的,花十万块钱买号码的人,一个月能接几次电话?真的介意月租88元+每分钟0.68元长市漫合一双向收费?收他们高价不是歧视他们,是尊重他们,要不秘书去交钱时看到那么点话费,多丢人啊。
相应的,3G服务有没有像吉利号一样让用户能彰显身份的服务?
目前联通红围脖吸引用户,购机补贴让用户必须消费,3G圈用户,成本高,收益还在未来;电信还在拼话音业务;移动干脆说我3G吃亏了被民族大旗坑了不过我有钱我干4G去不和你们玩了。
难道大家都不想想怎么构筑未来的无线上网生态?4G和wifi是无缝的,肯定会造成左右互搏局面,但是如果只能提供接入,肯定比话音业务还惨。想想怎么做增值服务吧,学学苹果和亚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