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智能网商业计划及问答汇总
(2011-11-07 11:25:05)
标签:
杂谈 |
健康智能网商业计划书
1.宗旨
健康智能网旨在根据用户体征信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健康呵护,帮助用户预防疾病,提供健康生活(包括饮食)建议,提高生存质量。
1.1用例
a.用户开车过程中因为堵车或道路过于平、直、长,产生睡意,或者需要保持清醒的人员(比如门卫、高考复习学生)有睡意时,手表样式的“电子咖啡”振动刺激用户,为用户驱除睡意。
b.孩子放学不回家,而是跟朋友去远处玩,家长收到提醒彩信可跟踪孩子动向,并激活数据通讯,听孩子身边情况(怕被绑架),呼叫孩子,与孩子对话。
c.体弱老人出预订范围也同上。
d.老人在卫生间身体出状况(很多老人是在卫生间解手时出事),健康监护手表向外界发出报警,调监护界面看体征信息是否可以快速恢复正常,如果不行,赶紧急救。
e.酒醉或体胖打呼者半夜呼吸暂停时,健康监护手表振动,无效则报警到预订通道。
e.关心自己健康的人使用健康监护手表后每天可以登录网站查看运动量与需要的食物,以及自己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f.女士每天记录基础体温,系统计算安全期。
g.私立学校电子签到。
h.物流公司可在监控界面看到各环节人员位置及移动情况,物流人员体征信息重大异常时,自动呼叫预设通道。
1.2定义和约束
1.3概览
硬件:手表外观,3G通讯、GPS、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皮肤电阻传感器、摄像头、音频、液晶屏、软电池(表带中安装的成组电池)。
功能:身体状态监测(运动量,安全期,兴奋程度,是否打瞌睡等)、身体姿态监测(运动轨迹记录,是否突然摔倒等)、健康监护(体征信息是否出现重大异常,是否需要激活警报信息)、位置监护(限制行为能力者是否超监护范围活动)。
关键点:合适的市场切入点,不同人群功能细分,逐步向全功能产品发展,并逐步具备(食品)导购、导医功能。
2.产品
2.1不同功能终端
2.1.1电子咖啡
通过心率、体温、皮肤电阻等体征信息计算人睡意来临,就振动刺激人,让人保持清醒,用于汽车驾驶、高考复习等人群,物流人员的还加上GPS信息和3G通讯模块。
并具备改善睡眠质量功效(类似http://baike.baidu.com/view/2350276.htm所描述产品,但是是经过大量样本的素材归纳出特征,准确率高很多)。
2.1.2健康助理
通过体征信息计算人的运动量、脂肪燃烧情况、食物需求情况,并在体征信息反映人体有疾病隐患时或者紧急异常(比如打呼引起的呼吸暂停)时,振动刺激人清醒(此动作适用于睡觉打呼者)或者报警到预设通道(隐患与紧急异常通道不同)。
典型案例是有人几个月走路略微不平衡,自己以为是累了,休息休息就能好,后来的检查情况是脑瘤。
2.1.3儿童卫士
通过体征信息计算人的运动量及剧烈程度,给出合理建议。监控异常活动(包括体征信息监测与超预设范围活动)。
2.1.4电子闺蜜
通过体征信息计算运动量,给出饮食建议,尤其与美容有关饮食建议,能计算安全期,紧急异常报警到预设通道。
2.1.5电子护士
适合体弱者、老年人,根据体征信息、GPS信息,监控健康状态,超范围提醒到预设通道。
2.2网络服务
2.2.1通讯
包括转接落地和网络通讯。
由于终端全部通讯基于数字网络,不再走传统语音通道,因此当终端向传统号码发起呼叫时(报警信息等),由网络转接落地或落地呼上网。
由数据通道(客户端软件)向终端发出的呼叫则可直接建立连接,无需转接。
2.2.2云计算
终端素材收集后的特征归纳、模式识别的一部分计算在云端完成,逐步提高体征信息对应到人体状况的精度。
2.2.3商家信息接入
商家包括物流公司、教育机构(私立学校)、医疗机构、商超、餐饮、公共卫生间。
终端屏幕上可直接查询,有的是籍由报警通道建立通讯连接。
2.3商家接入
商家包括物流公司、教育机构(私立学校)、健身及医疗机构、商超、餐饮、保险公司、公共卫生间。
根据推出的产品拉不同商家接入,也可由商家发起需求。
3.经营计划
3.1切入点
由不带通讯功能的简易设备“电子咖啡”、“电子闺蜜”切入,再视市场反响逐步增加功能。
3.2研发计划
首先要确定各种特征组合对应到人体状况的收敛性,收敛性得到证明,体征的模式识别才可行。从目前情况看,关键是输入信息的组合,有的指标监测成本低,有的比较高,需要找出性价比合适、监测灵敏度足够的指标组合来实现最合适的产品。
先做出成本最低达到可用标准后的电子咖啡和电子闺蜜,向物流行业、出租车司机推广和通过网络销售,并通过电视购物向高考复习人群推广。
取得一定成绩后再研发高级版本和配套网络服务(物流所需网络监控服务需要先行研发)。
3.3推广
研发成功后,量产前做推广的规划。
由于硬件外协,只做软件开发,因此知识产权方面只做软件版权登记登记。
4.财务计划
暂时只考虑研发,电子咖啡的研发时间预计半年,素材采集1000个,每个200元,素材采集需要20万元,配套模式识别研发大约三倍于素材采集费用,此两项80万元,加行政、商务等配套费用,研发费用预计在120——150万元左右。
5.风险及预案
最大风险是体征信息不具备收敛性,但是从目前医学情况看,此种可能不存在。
另一个风险是素材收集过程中由于对睡眠有干预,是否会造成人员受伤,需要对素材采集方法进行规划,避免受伤情况发生。
问答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