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商务模式 |
正如我在“web3.0为网络营销赋予智能”(http://blog.sina.com.cn/u/59191ea6010006oc)一文里说过的那样,web2.0的最大特征是个人媒体,也就是“我的互联网”,无论信息生产、消费、跟踪,都围绕使用者个人。我们来看看中国有过web2.0么?
首先,看信息生产。今天我在QQ群里问为什么中国的视频站点上缺乏生活气息浓郁的视频,比如教孩子学走路之类的,实际上现在的视频站点上的内容,并不是面向亲友圈等小众的,多半是编辑上传的用于吸引大众的,普通用户制作的用于小众的展示还是少,为什么?华少说DV不普及。那么,文字写作的博客文章呢?华少说(群里的话原文拷贝):“中国人好面子,心理更脆弱,自尊心强,写的不好干脆不写的心理占了一定比重。”“扯远一点,感觉跟信仰有点关系,部分无神论者中思想比较活跃的人在寻求或者讨论一些事情时,因为企图得到唯一的答案,所以会比较容易产生一无所获的徒劳感,从而保持沉默。”我承认,这和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很多人在展示自己的时候会羞怯,所以博客活跃用户少,但还有几方面原因也不容忽视的:1.精神产品消费观念,中国人还是愿意被动消费精神产品,不愿意消费需要较强主动性的精神产品,这点,从论坛行为就能看出,越是人气旺盛的论坛,越是信息消费者远多过信息生产者,所以QQ群里有人说,在网吧看到的情况是七成用户在玩游戏和看电影,二成在聊QQ,只有一成在看网页。2.功利心,大部分人还是把信息生产看作一种劳动,而不是消费行为,尤其是有时看到别人写的正经八百的文章,会好奇别人在图啥,这样的环境下,认真想表达观点的人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象傻瓜,受到打击。3.信息消费者的群体偏好造成色情、变态、审丑类文章被大量制造出来以吸引眼球,甚至曾经有人说博客网完全是木子美撑起来的。
其次,看看信息消费。一个网吧里七成用户玩游戏和看电影的环境里,指望大量用户能组织自己的门户,去订阅、收藏、分享?难度好高啊!我曾经管理一个社区,聊天室用户很多都视申请电子信箱为畏途,你们能理解吗?QQ群里还有人说有个上网打了几年游戏的人请他教她看网页,她几年都没看过网页啊!
再次,看看信息跟踪。中国人的版权意识淡薄,引用文章能老老实实给出处的,有多大比例?怎么指望能正确通过反向链接查询到文章被引用及在别处评论的情况?
信息生产、消费、跟踪情况都是如此,非要说中国有过web2.0,现在正要进入web3.0时代?
首先,看信息生产。今天我在QQ群里问为什么中国的视频站点上缺乏生活气息浓郁的视频,比如教孩子学走路之类的,实际上现在的视频站点上的内容,并不是面向亲友圈等小众的,多半是编辑上传的用于吸引大众的,普通用户制作的用于小众的展示还是少,为什么?华少说DV不普及。那么,文字写作的博客文章呢?华少说(群里的话原文拷贝):“中国人好面子,心理更脆弱,自尊心强,写的不好干脆不写的心理占了一定比重。”“扯远一点,感觉跟信仰有点关系,部分无神论者中思想比较活跃的人在寻求或者讨论一些事情时,因为企图得到唯一的答案,所以会比较容易产生一无所获的徒劳感,从而保持沉默。”我承认,这和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很多人在展示自己的时候会羞怯,所以博客活跃用户少,但还有几方面原因也不容忽视的:1.精神产品消费观念,中国人还是愿意被动消费精神产品,不愿意消费需要较强主动性的精神产品,这点,从论坛行为就能看出,越是人气旺盛的论坛,越是信息消费者远多过信息生产者,所以QQ群里有人说,在网吧看到的情况是七成用户在玩游戏和看电影,二成在聊QQ,只有一成在看网页。2.功利心,大部分人还是把信息生产看作一种劳动,而不是消费行为,尤其是有时看到别人写的正经八百的文章,会好奇别人在图啥,这样的环境下,认真想表达观点的人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象傻瓜,受到打击。3.信息消费者的群体偏好造成色情、变态、审丑类文章被大量制造出来以吸引眼球,甚至曾经有人说博客网完全是木子美撑起来的。
其次,看看信息消费。一个网吧里七成用户玩游戏和看电影的环境里,指望大量用户能组织自己的门户,去订阅、收藏、分享?难度好高啊!我曾经管理一个社区,聊天室用户很多都视申请电子信箱为畏途,你们能理解吗?QQ群里还有人说有个上网打了几年游戏的人请他教她看网页,她几年都没看过网页啊!
再次,看看信息跟踪。中国人的版权意识淡薄,引用文章能老老实实给出处的,有多大比例?怎么指望能正确通过反向链接查询到文章被引用及在别处评论的情况?
信息生产、消费、跟踪情况都是如此,非要说中国有过web2.0,现在正要进入web3.0时代?
前一篇:web3.0为网络营销赋予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