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基因稳定性之比较(原文时间2003年10月4日)
无性繁殖情况:
考虑因素有:变异起始值、繁衍规模、竞争能力,其中竞争又分变异种群内竞争和种群外竞争。
输入假设值:
种群个体数10000,变异起始值为10%,繁殖为1.5,综合淘汰率三分之一,变异个体与普通个体之间竞争时胜负机率6:4,一生只发生一次竞争或者可以将竞争简化为一次,不存在代间竞争。
经过计算,我们知道:
第二代的情况为:淘汰前总数15000,其中普通数13500,变异数为1500,假定胜者加一分,负者减一分,普通数中加分数为13500*0.9*0.5+13500*0.1*0.4=6615,减分数为13500-6615=6885,变异数中加分数为1500*0.1*0.5+1500*0.9*0.6=885,减分数为1500-885=615。淘汰率三分之一为5000,全部来自减分群体,占减分群体的三分之二,其中普通数4590,变异数410。淘汰后普通数为8910,变异数为1090。
依此类推,到第24代时,普通数为4624,变异数为5376,变异数首次超过普通数。大约到第一百代时,普通数稳定在4,变异数稳定在9996。
有性繁殖情况:
考虑因素有:变异起始值、繁衍规模、竞争能力、性状显示。
由于性状显示对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将讨论分为变异性状分别为显性和隐性讨论。
输入假设值:种群个体数10000,变异起始值10%且第一代全部成对发生变异,繁殖为1.5,综合淘汰率三分之一,变异个体与普通个体之间竞争时胜负机率6:4,一生只发生一次竞争或可以将竞争简化为一次,不存在代间竞争。
显性:从第24代起,稳定在普通纯种1584,变异纯种2155,杂交品种6261。(性状显示为普通1584,变异8416)
隐性:从第30代起,稳定在普通纯种3055,变异纯种1046,杂交品种5900。(性状显示为普通8954,变异1046)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到,无论变异是显性还是隐性,有性繁殖都显示出了比无性繁殖更稳定的现象。
无性繁殖情况:
考虑因素有:变异起始值、繁衍规模、竞争能力,其中竞争又分变异种群内竞争和种群外竞争。
输入假设值:
种群个体数10000,变异起始值为10%,繁殖为1.5,综合淘汰率三分之一,变异个体与普通个体之间竞争时胜负机率6:4,一生只发生一次竞争或者可以将竞争简化为一次,不存在代间竞争。
经过计算,我们知道:
第二代的情况为:淘汰前总数15000,其中普通数13500,变异数为1500,假定胜者加一分,负者减一分,普通数中加分数为13500*0.9*0.5+13500*0.1*0.4=6615,减分数为13500-6615=6885,变异数中加分数为1500*0.1*0.5+1500*0.9*0.6=885,减分数为1500-885=615。淘汰率三分之一为5000,全部来自减分群体,占减分群体的三分之二,其中普通数4590,变异数410。淘汰后普通数为8910,变异数为1090。
依此类推,到第24代时,普通数为4624,变异数为5376,变异数首次超过普通数。大约到第一百代时,普通数稳定在4,变异数稳定在9996。
有性繁殖情况:
考虑因素有:变异起始值、繁衍规模、竞争能力、性状显示。
由于性状显示对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将讨论分为变异性状分别为显性和隐性讨论。
输入假设值:种群个体数10000,变异起始值10%且第一代全部成对发生变异,繁殖为1.5,综合淘汰率三分之一,变异个体与普通个体之间竞争时胜负机率6:4,一生只发生一次竞争或可以将竞争简化为一次,不存在代间竞争。
显性:从第24代起,稳定在普通纯种1584,变异纯种2155,杂交品种6261。(性状显示为普通1584,变异8416)
隐性:从第30代起,稳定在普通纯种3055,变异纯种1046,杂交品种5900。(性状显示为普通8954,变异1046)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到,无论变异是显性还是隐性,有性繁殖都显示出了比无性繁殖更稳定的现象。
前一篇:转贴:性是进化加速器
后一篇:温感安全油墨寻投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