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论坛精品转移 |
主题:小运及小背等专业人士请进
版权所有:青梅 提交时间:2003-06-14 18:19:59
中国企业里形形色色的偷
企业上ERP,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实现对各种价值流程的监管,ERP系统想要在这方面做得好,那么就需要知道中国企业目前经常面临的是怎样的“偷”。
1.生产线上的偷,产品能在作坊生产的轻工行业较严重。这种偷又分两种,个人行为的偷和有组织的偷。个人的偷一般是把超过定额的合格品(一般是在制品,偷成品的少)据为己有,夹带出企业用于私人生产,为了防范这一点,企业想了不少措施,比如说(1)增加核算工,将一些本来应该属于同一工序的任务切断为两个工序,在在制品转移过程中进行点算和核对,比如说皮鞋厂将划面和下裁分开,中间经过核算工清点划面后应有数量,避免裁出来的部件被藏匿;(2)严格现场及出入纪律,在车间安装摄像头;(3)由车间外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临时抽查,防止各工序串通作弊;(4)对原料节约的奖励较重,甚至达到节约原料价值的40%。有组织的偷是更让企业头疼的,出现有组织的偷,往往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车间怕转产新产品时完不成定额,所以希望留一些余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车间管理人员在外面开的有小厂,所以想把超过定额的在制品偷运出企业用于小厂的生产,一般通过私改在制品转移的帐本实现,减少产出数,使被偷走的在制品根本就不在帐。对于这一点,企业通过这样的措施防范:(1)临时盘点在制品数量并核对车间的在制品台帐;(2)检查可能用于藏匿物品的小房间等;(3)禁止车间管理人员从事兼职。
2.采购环节的偷,各行业都存在。虚报价格、收取回扣、串标等行为都是常见的,基本上很难防范,有的企业通过把流程交给ERP系统,由系统随机指定执行人,防止采购中的作弊,但对整部门的作弊很难防范。
3.仓储环节的偷,也是各行业都有。通常的偷法有(1)发料时少发(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比如领料部门可能要求复核,但误差率在某个范围以内时仓库有权不补发),将多次节约下来的材料夹带出企业;(2)同样是发料时少发,但对累计节约的通过与供应商串通,送料时少送,而将少送的料折为现金取出;(3)混淆等级,以次充好,也是需要与供应商串通。对于这些偷法,企业只能通过加强临时盘点来防范。
4.销售环节的偷,各行业都有。通常的偷法是(1)透露重要价格信息给自己的客户;(2)帮客户做假使欠款帐户分散,增加客户可用资金;(3)不及时回款,从客户那里获得好处。企业的防范措施基本很难很难。
以上都是家贼,外鬼也有外鬼之道。
5.分销商的偷。很多产品价格随时间变动都是有降无升的,有分销商摸到规律,压单不报,明明货快走完了,显示的好象还积压了很多,当企业调整价格时,可以大赚一笔,而且压了企业的资金,企业不能获得正确的市场信息,生产安排受到干扰,三个危害使企业深受其害,轻工企业目前还只能通过加强异地盘点来防止这种行为(也有轻工企业采取比较极端的做法,比如江浙地带某著名皮鞋厂每到春季,收回外地全部没卖出产品,运回本地后去掉商品品牌标志,在本地削价处理,同时可以准确获得各厂商欠款数额和清帐)。一些产品单位价值高的家电企业已经有了不错的经验:(1)小礼品促使用户注册,找出日报上不存在的交易;(2)限期有奖销售,使未来的实际交易价格可能高于现在的;(3)发生修理时,详细记录购买日期并核查,找出晚于日报表体现的交易。
版权所有:青梅 提交时间:2003-06-14 18:19:59
中国企业里形形色色的偷
企业上ERP,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实现对各种价值流程的监管,ERP系统想要在这方面做得好,那么就需要知道中国企业目前经常面临的是怎样的“偷”。
1.生产线上的偷,产品能在作坊生产的轻工行业较严重。这种偷又分两种,个人行为的偷和有组织的偷。个人的偷一般是把超过定额的合格品(一般是在制品,偷成品的少)据为己有,夹带出企业用于私人生产,为了防范这一点,企业想了不少措施,比如说(1)增加核算工,将一些本来应该属于同一工序的任务切断为两个工序,在在制品转移过程中进行点算和核对,比如说皮鞋厂将划面和下裁分开,中间经过核算工清点划面后应有数量,避免裁出来的部件被藏匿;(2)严格现场及出入纪律,在车间安装摄像头;(3)由车间外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临时抽查,防止各工序串通作弊;(4)对原料节约的奖励较重,甚至达到节约原料价值的40%。有组织的偷是更让企业头疼的,出现有组织的偷,往往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车间怕转产新产品时完不成定额,所以希望留一些余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车间管理人员在外面开的有小厂,所以想把超过定额的在制品偷运出企业用于小厂的生产,一般通过私改在制品转移的帐本实现,减少产出数,使被偷走的在制品根本就不在帐。对于这一点,企业通过这样的措施防范:(1)临时盘点在制品数量并核对车间的在制品台帐;(2)检查可能用于藏匿物品的小房间等;(3)禁止车间管理人员从事兼职。
2.采购环节的偷,各行业都存在。虚报价格、收取回扣、串标等行为都是常见的,基本上很难防范,有的企业通过把流程交给ERP系统,由系统随机指定执行人,防止采购中的作弊,但对整部门的作弊很难防范。
3.仓储环节的偷,也是各行业都有。通常的偷法有(1)发料时少发(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比如领料部门可能要求复核,但误差率在某个范围以内时仓库有权不补发),将多次节约下来的材料夹带出企业;(2)同样是发料时少发,但对累计节约的通过与供应商串通,送料时少送,而将少送的料折为现金取出;(3)混淆等级,以次充好,也是需要与供应商串通。对于这些偷法,企业只能通过加强临时盘点来防范。
4.销售环节的偷,各行业都有。通常的偷法是(1)透露重要价格信息给自己的客户;(2)帮客户做假使欠款帐户分散,增加客户可用资金;(3)不及时回款,从客户那里获得好处。企业的防范措施基本很难很难。
以上都是家贼,外鬼也有外鬼之道。
5.分销商的偷。很多产品价格随时间变动都是有降无升的,有分销商摸到规律,压单不报,明明货快走完了,显示的好象还积压了很多,当企业调整价格时,可以大赚一笔,而且压了企业的资金,企业不能获得正确的市场信息,生产安排受到干扰,三个危害使企业深受其害,轻工企业目前还只能通过加强异地盘点来防止这种行为(也有轻工企业采取比较极端的做法,比如江浙地带某著名皮鞋厂每到春季,收回外地全部没卖出产品,运回本地后去掉商品品牌标志,在本地削价处理,同时可以准确获得各厂商欠款数额和清帐)。一些产品单位价值高的家电企业已经有了不错的经验:(1)小礼品促使用户注册,找出日报上不存在的交易;(2)限期有奖销售,使未来的实际交易价格可能高于现在的;(3)发生修理时,详细记录购买日期并核查,找出晚于日报表体现的交易。
前一篇:旧文:如何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
后一篇:旧文:中国风险投资之怪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