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诗历:四月廿二日

标签:
传统文化风流人物古韵流香故纸钩沉壬寅诗历 |
分类: 诗词日历 |
壬寅诗历:四月廿二日 元·高克恭
宋·张伯玉、欧阳修、姜特立、张栻、华岳、周弼、鲍鳌川
元·高克恭
《至正己亥四月廿二日宿翠峰禅室登留云阁数日与净莲公》
米老天机清,梦入烟云窟。
山河大地影,玻瓈镜中出。
任自选胜场,莫浪翻墨汁。
今于西湖滨,割取南半壁。
米老,是否指米芾?
天机:天的机密。多比喻重要而不可泄露的秘密。
云窟:高山上的岩洞。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色目人,占籍大同(今属山西),其父徙居燕京(今北京),祖籍西域(今新疆)。由京师贡补工部令史,选充行台掾,擢山东西道按察司经历,历河南道按察司判官,大中时,官至刑部尚书。画山水初学二米,后学董源、李成笔法,专取写意气韵,亦擅长墨竹,与文湖州并驰,造诣精绝。
宋·张伯玉
《初夏同孝叔游普光寺》
鱼跳莲叶青钱小,雪压花枝玉燕参。
细草使轓瞻鹿扰,微风池果落莺含。
满瓯春苟浮仙露,一点尖峰滴翠岚。
却逐归舟更多景,晚来雌霓挂寒潭。
青钱:喻色绿而形圆之物。如榆叶﹑萍叶﹑苔点等。
玉燕:燕子的美称。
轓:古代车箱两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以障蔽尘泥。
“细草使轓瞻鹿扰,微风池果落莺含”:初出的嫩草挂在车侧惹来鹿的侵扰,微风中,黄莺叼起水池里的落果。
仙露:指美酒。
翠岚】山林中的雾气。
雌霓:即雌蜺。宋王楙《野客丛书.雌霓》﹕"沈约制《郊居赋》﹐其间曰﹕"驾雌霓之连蜷﹐泛大江之悠永。"出示王筠。筠读雌霓为雌鶂。约喜谓曰﹕"霓字惟恐人读作平声。"司马温公谓非霓字不可读为平声也﹐盖约赋协侧声故尔。"后因以"雌霓"为创作时精研声律之典。
寒潭:寒凉的水潭。
张伯玉(1003~约1068年),字公达,建安(今建瓯县)人。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登进士第。以后又登书判拔萃科。庆历元年(1041年),出任吴郡从事兼郡学教授;接着以秘书丞为太谷令。他爱民勤政,广兴水利。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以其敢言清节,荐于朝廷任职。皇祐元年(1049年)官侍御史。当时陈执中为相,伯玉说:“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因而得罪陈执中,出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仁宗皇帝惋惜伯玉,离京前,赐银钱五万。至和年间(1054~1056年),伯玉任严州副知州。嘉祐八年(1063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绍兴)。伯玉兴学育才,作出很大成绩。治平二年(1065年),伯玉移知福州,即令编户浚沟七尺,植榕绿化。数年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伯玉植榕声名盛极一时。伯玉多学而博识,文章为曾巩叹服。他嗜酒善诗,有“张百杯”、“张百篇”之号。官终检校司封郎中。著有《蓬莱诗》2卷,已佚。
宋·欧阳修
《初夏西湖》
积雨新晴涨碧溪,偶寻行处独依依。
绿阴黄鸟春归後,红蘤青苔人迹稀。
萍匝汀洲鱼自跃,日长栏槛燕交飞。
林僧不用相迎送,吾欲台头坐钓矶。
积雨:犹久雨。
蘤:古同“花”。匝:环绕、遍;满。
汀洲:水中小洲。
交飞:齐飞。
雨过天晴,积雨使得碧溪涨满,故地重游,孤独而又依恋。柳荫里再也寻不见那黄鹂,石路上青苔斑斑,罕有人迹。萍草环绕的水里,鱼儿在尽情游弋,头顶上燕儿也成双成对。朋友啊,你不必相送,我权且坐下来,静静的欣赏西湖的美景。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西湖边行走所见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和游行的愉悦心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词主要写恋情游宴,伤春怨别,表现出深婉而清丽的风格。词集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
宋·姜特立
《初夏》
松花金粉落,荷叶翠钿浮。
啼鵙千山暮,一年春事休。
金粉:黄色的松花粉。
鵙:音局。鸟名。即伯劳。益鸟。遍布我国南部诸省。
姜特立[1125年至1204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约卒于宋宁宗嘉泰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宋·张栻
《初夏偶书》
江潭四月熟梅天,顷刻阴晴递变迁。
扫地焚香清画水,一窗修竹正森然。
江潭:江边。
画水:以水为题材作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宋·华岳
《初夏即事》
阴晴未判落梅天,柳巷无人絮扑毡。
涤器倒囊寻市醖,唤船挑网得溪鲜。
鸟声呼梦客千里,山色撩人句一联。
遐想故人应念我,马蹄何处夕阳边。
落梅天:进入梅雨季节?
絮扑毡:柳絮沾挂在门帘上。
倒囊:倾囊,倒出囊中所有的钱物。亦喻慷慨助人。
市酝:同市酿,意思是市上所售的酒。
马蹄:《庄子》篇名。以"伯乐善治马"为残害"马之真性"等比喻,抨击儒家提倡仁义礼乐为桎梏"民性",要求回到自然状态。后遂以指听其自然。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宋·周弼
《西湖初夏》
花飞春减绿阴成,不住风光绕禁城。
山寺晚晴蝉欲噪,柳林犹啭数声莺。
春减:春色减退。
周弼(1194年-1255年),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佑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为《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宋·鲍鳌川
《初夏闲居》
杜门春又夏,贫不厌身闲。
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
野蔬留客饮,小艇送僧还。
却忆西庵雨,泉声石壁间。
杜门:〈书〉闭门:~谢客。
白日:阳光。
2021-06-02
四月诗历廿二日:
宋·陆游《四月廿二日微雨中次前辈韵》
张耒《己未四月二十二日大雨雹》
孔武仲《四月二十二日拜第二请御正殿》
方回《四月二十二日别江州谢送者》
前一篇:壬寅诗历:四月廿一日
后一篇:壬寅诗历:四月廿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