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2022-05-16 08:53:03)
标签:

传统文化

风流人物

古韵流香

故纸钩沉

壬寅诗历

杂谈

分类: 诗词日历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元·陈高、宋·朱淑真、虞俦、赵蕃、汪晫、赵葵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元·陈高
《四月十六寓玉环喜家童来住至》

数月思家信,今朝喜汝来。
妻儿怜我远,怀抱向谁开。
山谷多烽燧,田园半草莱。
大军消息近,故里尚堪回。

草莱:1.犹草莽。杂生的草。 2.指荒芜之地。 3.犹草野。乡野;民间。 4.布衣。平民。

陈高
(1315—1367)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宋·朱淑真
《初夏》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幽窗,暗窗。时禽,应时而至的鸟雀。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青竹轻摇着它那倩影,又将它投映在纱窗上。成双成对的鸟雀在夕阳中鸣叫。诗句摹写傍晚时分竹摇鸟鸣的景象,带给人们一种烦闷不安的情绪,诗人内心的感受如何便不喻而自明了,这主要可从两句中的诗眼“罩”和“噪”字上体现出来。

罩幽窗:竹影笼罩而使窗前幽暗。
两两:成双作对的。
时禽:泛指应时的雀鸟。
噪:聒噪、吵扰。
谢却:凋谢、谢掉。
絮:柳絮。
困人天气:指初夏使人慵懒的气候。
日初长:白昼开始变长了。

译文
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
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使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

赏析
  这首是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诗人郁郁寡欢的心情。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真是绘声绘色。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初夏时分海棠花写了,柳絮也飞尽了,白天越来越长了,实在给人一种“困人”的感觉。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宋·朱淑真
《初夏》

枝上浑无一点春,半随流水半随尘。
柔桑欲椹吴蚕老,稚笋成竿绣凤驯。
荷嫩受风欹翠盖,榴花宜日皱裙殷。
待封一罨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

枝头上一点红意也无,半随风尘半随流水,都凋落殆尽。桑树快要结桑椹的时候,蚕也要结茧了。竹笋拔高长成了竹竿,可以引来凤凰栖落。新长出的荷叶在风中尽展翠绿之姿,石榴花也在日头下绽开它的百褶新裙。时间走得真快,已经到了夏天了,想封一篓伤心的眼泪,寄给南楼那个薄幸之人。

吴蚕:吴地的蚕。吴地盛养蚕,故称良蚕为吴蚕。唐李白有诗:“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稚笋成竿彩凤驯:李昇《竹》:栖凤枝稍犹嫩弱。
欹盖:指荷叶。
菴:原字为"竹+奄",竹编器具。

这首诗用桑树、竹笋、荷叶、榴花的变化来写时光变迁,卓然有风致。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词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宋·虞俦
《初夏凹沼独坐》

墙隈绿袅风前竹,池上青横雨后峰。
森然便有濠濮想,若者曾吞云梦胸。
杳无碧涧来鸂鶒,安得旧水藏蛟龙。
我今齿发亦自料,回首家山归兴浓。

濠濮想:庄子曾在濠水边和惠子辩论鱼乐,后在濮水边对楚王的使者,以神龟曳尾来比喻自己贵山海的放逸之心。见《庄子.秋水》。后以濠濮间想比喻暇逸超俗、悠然自得的情趣。「间」文献异文作「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闲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若者:或者。
云梦胸:云梦涵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其辞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云梦,古之泽薮。云梦游猎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极精彩的一段。后以“云梦涵胸”喻才高文美,气势宏大。汉语成语“胸吞云梦”,比喻胸怀博大,气度恢弘。
碧涧:碧绿的山间流水。
鸂鶒:亦作"鸂鶆"。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齿发:牙齿和头发:齿发已堕。 指年龄:齿发将六十|今齿发已暮。也用于谦称自己的身体。
自料:自己估量。

虞俦(约1139—约1215),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宋·赵蕃
《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其一》

日者因回使,人才致一书。
有怀那再写,为况又何如。
贾傅长沙国,陶公五柳庐。
文章且难进,可向友朋疏。

日者:近日。
长沙国:西汉时期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封国;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废除,共存在209年;辖境承袭秦代长沙郡和黔中郡辖境,将秦长沙郡治所“湘县”(改名“临湘县”)作为国都, 汉朝开国功臣吴芮由衡山王改封为第一任长沙王。
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前156年其五世孙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吴氏长沙国共传5代,历时46年。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该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著名的马王堆汉墓2号墓的墓主利苍,即是第三代王吴回和第四代王吴右的丞相。西汉杰出的政论家大文学家贾谊,曾为第五代王吴著的太傅。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其二》

我爱长沙国,全如洛与伊。
诸公早闻道,老我谩耽诗。
忆昨相追逐,何知有别离。
湘西一回首,莽莽便天涯。

闻道:领会某种道理。
老我:老人的自称。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其三》

府谷我先契,诸公吾辈流。
悬知盍簪际,颇解忆人不。
蕙逐光风转,鸎啼出谷幽。
因声烦为我,传写寄荆州。

盍簪:指士人聚会、朋友。
出谷:从幽谷出来。常喻指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因声:犹言寄语。指托人带话。
为我:战国时期杨朱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
荆州:唐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为时人所推重,称韩荆州。见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后因以"荆州"称己所推重之士。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

想见湘西路,扶疏夏木长。
佛龛钟磬寂,书屋简编香。
破雾穿晨屦,冲风唤晚航。
向居嫌是客,今梦却同乡。

扶疏:〈书〉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枝叶~ㄧ花木~。
简编:内容比较简略的著作。也指某一著作的简本(多用做书名):《中国通史~》。
破雾:拨雾,将雾冲开。
冲风:1.暴风;猛烈的风。 2.顶着风;冒着风。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侨居信州(州治在今江西玉山上饶)。北宋朝散大夫赵旸曾孙,南宋中期著名诗人、学者、理学家。
以曾祖荫入仕,初任州文学,后任浮梁县尉、连江县主簿、太和县主簿。调任辰州司理参军,为辨冤狱与郡守力争,罢官。后绝意仕途,归隐玉山。
宋理宗即位(1224年),召为太社令,不拜;特改奉议郎,直秘阁,皆辞。朝廷下诏予祠,依直秘阁致仕。
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以八十七岁高龄辞世。景定三年(1262),秘阁修撰郑协等请谥,朝廷追谥“文节”。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宋·汪晫
《次韵胡益之初夏见怀》

自是胸中三斗尘,诗兵敢敌亚夫营。
愁关老子两肩瘦,春点榴花一树明。
雨向梅边来处细,句从夜半得时清。
方状竹枕思君切,幸有吟筒话旧情。

三斗尘:指令人难食之物。三斗,极言其多。 比喻抑郁之气。《新唐书·权怀恩传》:“﹝ 权怀恩 ﹞擢 万年 令。赏罚明,见恶辄取。时语曰:‘宁饮三斗尘,无逢 权怀恩 。’”
诗兵:喻指写诗的才能等。
亚夫营: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汉将周亚夫驻军细柳(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渭河北),防御匈奴,营中戒备森严。文帝亲来劳军亦不得入,及至以天子名义下诏令,始开营门。后因以“亚夫营”称戒备森严的军营。亦称“细柳营”等。
度关老子:借指隐遁避世的高士。

汪晫
(1162—1237)徽州绩溪人,字处微。幼丧父,事母及祖母甚孝。宁宗开禧中曾游京师,后栖隐山中,结庐名环谷。郡守闻其博学多通,欲见之,以编氓辞。卒,门人私谥康范先生。尝辑《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有《康范诗集》。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宋·赵葵
《初夏》

院宇沈沈雨四垂,博山香断未多时。
驱除春事封姨怨,贴水新荷又满池。

院宇:有院墙的屋宇﹔院落。
博山:博山炉的简称。
封姨:亦作"封夷"。 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唐天宝中﹐崔玄微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杨氏﹑白衣李氏﹑绛衣陶氏﹑绯衣小女石醋醋和封家十八姨。崔命酒共饮。十八姨翻酒污醋醋衣裳﹐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醋醋言诸女皆住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崔于每岁元旦作朱幡立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于某日平旦立此幡。是日东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崔乃悟诸女皆花精﹐而封十八姨乃风神也。见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后诗文中常作为风的代称。

赵葵(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南宋抗金儒将、画家、诗人。咸淳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赵葵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赵葵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2021-05-27 四月诗历十六日:
宋·范成大《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题》
陈宓《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
仇远《四月十六夜月蚀》
范浚《四月十六日同弟侄效李长吉体分韵得首字》

壬寅诗历:四月十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