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诗历:四月十三日

标签:
传统文化风流人物古韵流香故纸钩沉壬寅诗历杂谈 |
分类: 诗词日历 |
壬寅诗历:四月十三日
宋·司马光、陆游、元·成廷圭
宋·司马光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想要留住春天却留不住,很明显,昨天夜里春天归去了。
欢乐趣味少一点又何妨,闲逛游玩不要责怪太稀少。
林间黄莺有了依托的地方而高兴,花丛蝴蝶因为失去了花朵而惆怅。
南窗之下,诗人无拘无束,正掩着柴扉酣然入睡呢。
注
释
的然:明显貌。
何妨:无碍;不妨。
高眠:高枕安眠。
忘怀:无拘无束。
赏
析
这是宋代诗人司马光的一首立夏诗。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留恋与夏天到来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时序匆匆,已至立夏。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古人云:“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节,蛙声蝉鸣,绿肥红瘦,正堪日日高眠,别有一番意趣。
首联,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是说,想要留住春天却留不住,很明显,昨天夜里春天归去了。
开篇诗人似乎略略带着一份惆怅与无奈。“的然”二字,准确地描绘了春天归去,夏天到来的气息。
颔联,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是说,欢乐趣味少一点又何妨,闲逛游玩不要责怪太稀少。
颈联,林莺欣有拖,丛蝶怅无依。是说,林间黄莺有了依托的地方而高兴,花丛蝴蝶因为失去了花朵而惆怅。
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树林中的黄莺、花草间的蝴蝶,可谓“有声有色”。
尾联,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是说,南窗之下,诗人无拘无束,正掩着柴扉酣然入睡呢。
“忘怀”二字,可作为全诗的诗眼,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夏天的感情态度,正可谓乐在其中,怡然自得。
“高眠正掩扉”,与丛蝶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让开篇低落的情思归于旷达,体现出诗人作为政治家的广阔胸襟和气度。
宋·陆游
《初夏幽居》
日长巷陌晒丝香,雨霁郊原割麦忙。
小担过门尝冷粉,微风解箨看新篁。
傍篱邻妇收鱼笱,叩户村医送药方。
欲到湖边还嬾动,悠然扶杖立斜阳。
鱼笱:渔具。编竹成篓,口有向内翻的竹片,鱼入篓即不易出。
宋·陆游
《初夏幽居》
虚堂一幅接篱巾,竹树森疏夏令新。
瓶竭重招麴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
枕蕈北窗宁有厌。小山终日对嶙峋。
接篱:山季伦(山简)都督荆州时,经常出游畅饮。人们给他编首歌说:“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接篱,以白鹭羽为饰的帽子。
后因此用以咏醉酒或醉态。
森疏:亦作"森疎"。树木繁茂扶疏。
竹夫人:又叫青奴、竹奴,中国民间夏日取凉用具。是一种圆柱形的竹制品。江南炎炎夏季,人们喜欢竹席卧身,用竹编织的竹夫人是热天消暑的清凉之物,可拥抱,可搁脚。竹夫人,长约1米左右,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中空,四周有竹编网眼,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供人取凉。中国传统婚俗认为,竹夫人,是男性的象征,是最具阳气之物,也是传宗接代的神圣之物,竹夫人内总会有两个小球,十分好玩。
弊帚:破旧的扫帚。喻指极无价值之物。常用为对自己作品的谦称。
宋·陆游
《初夏幽居》
野草幽花无歇时,一窗终日对东篱。
病犹独醉虽堪笑,老未全衰亦自奇。
古纸硬黄临晋帖,矮牋匀碧录唐诗。
个中疑是忘忧处,问著山翁却不知。
东篱: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以“东篱”指种菊花的地方: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硬黄:纸名。以黄檗和蜡涂染,质坚韧而莹彻透明,便于法帖墨迹的响拓双钩。又因色黄利于久藏而多用以抄写佛经。
晋帖:指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
牋:同“笺”。
山翁:指晋山简。
宋·陆游
《初夏幽居》
东园梅熟杏初丹,老子披襟每不冠。
古砚坡陀麝煤绿,小山葱蒨石盆寒。
移床剩欲眠松坞,鼓枻还思泊蓼滩。
未用丝毫辨差等,黄尘终胜客长安。
坡陀:坡陁,山势起伏貌;不平坦;山,山坡。
麝煤:即麝墨。
葱蒨:草木青翠茂盛貌。
剩欲:颇想;犹欲。
松坞:生有松树的山丘。
鼓枻:亦作"鼓栧"。
划桨。谓泛舟。
蓼滩:位于江西省万安县境内。
宋·陆游
《初夏幽居偶题》
放逐还家一老翁,痴顽自笑更谁同。
倚栏风月黄昏後,携杖园林绿润中。
泳水小鱼依藻荇,觅巢轻燕拂帘栊。
此身要岂坚牢物。莫遣须臾酒盏空。
痴顽:亦作"痴顽"。谓藏拙﹐不合流俗。愚蠢顽劣;愚蠢无知。有时亦用作谦词。
风月:风和月,泛指景色:~清幽。
宋·陆游
《初夏幽居偶题》
展尽高槐日渐长,了无蜂蝶为花忙。
青梅旋摘宜盐白,煮酒初尝带腊香。
林下光阴无一事,水边窗户有余凉。
应门不用辞衰疾,车马何由到野堂。
宋·陆游
《初夏幽居偶题》
昔如转战堕重围,今幸骞翔脱骇机。
晓树好风莺独语,夜窗细雨燕相依。
安居不恨蜗庐迮,得食宁论鹤料微。
更喜暮年强健在,又看刀尺制缣衣。
骞翔:1.飞翔。骞,通"鶱"。
2.比喻仕进或宦途得意。
骇机:突然触发的弩机。比喻猝发的祸难。语出《后汉书.皇甫嵩传》:"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
蜗庐:见"蜗牛庐"。形圆似蜗牛的简易庐舍。亦泛指简陋的房屋。常用以谦称自己的居处。迮,狭窄。
鹤料:唐代称幕府的官俸。后亦泛指官俸。
缣衣:缣制之衣。缣,双丝织,较致密。
宋·陆游
《初夏幽居偶题》
朱樱羊酪喜新尝,碧井桐阴转午凉。
书几得晴宜试墨,衣篝因润称熏香。
枯龟自觉支床稳,老马安能试草长。
半世学骚终不近,空余清梦上沅湘。
羊酪: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常借指乡土特产的美味。
碧井:深井。
转午:接近中午。
衣篝:即衣熏笼。
支床:唐 王维
《春日上方即事》诗:“鸠形将刻杖,龟壳用支牀。”此喻养生延年。
枯龟支床,汉语成语“支床有龟”,比喻身处困境,内心寂寞。出自《史记》卷一二八《龟策列传》“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南方老人用乌龟支床二十余年,老人死而乌龟还活着。表示龟能行气导引,有益于阻衰养老。
骚,诗文,如离骚。
沅湘,湖南的两大河流,战国楚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
枯龟自觉支床稳,老马安能试草长?这句主要在说,需要更多岁月的沉淀与积累,有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味道。
初夏的时候,最喜欢品尝新鲜的樱桃和羊酪了。坐在井边,乘着树阴,中午也比较凉爽舒适。书桌遇见晴天,适宜读书作文。洗完衣服也正好配上熏香晾干。支床之龟才能自得其乐,老马最好还是吃嫩草。虽然学了半辈子的诗文,但终究还是达不到大师级的水平,只能在梦里去湖湘之地向屈原先生请教了。
前半部分,诗中体现了作者清闲舒适、怡然自得的生活。后半部分,作者认为,思想境界、道德修养、才华学识需要持续的努力、积累、提高,而自己离大师还很有差距,既是谦逊,也是鞭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元·成廷圭
《四月十三离上洋回华亭》
垂老重来此,临分即惘然。
云吞隔浦树,潮打送风船。
卜筑虚求地,行藏欲问天。
淮南兵革后,荒却种瓜田。
垂老:将近老年。
临分:犹临别。分﹐分手。
卜筑:择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
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后遂用“行藏”指行迹、出处:问其行藏|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问天:谓心有委屈而诉问于天。
成廷圭: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2021-05-24
四月诗历十三日
唐·张说《四月十三日诏宴宁王亭子赋得好字》
宋·陆游《四月十三夜四更起读书》
杨万里《四月十三日度鄱阳湖》
梅尧臣《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方回《四月十三日立夏》
晁公溯《四月十三日池上饮》
洪适《四月十三日流杯次景卢韵寄渭师》
前一篇:壬寅诗历:四月十二日
后一篇:壬寅诗历:四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