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365南北朝·张率

标签:
传统文化风流人物古韵流长故纸钩沉南北朝·张率杂谈 |
分类: 品思 |
南北朝·张率
张率(475-527)字士简,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南朝齐平都侯张环之子。生于宋后废帝元徽三年,卒于梁武帝大通元年,年五十三岁。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一篇。稍进,作赋颂。尝奏待诏赋,武帝手敕答曰:“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谓兼二子于金马矣。”起家著作佐郎舆同郡陆倕及任昉、沉约善迁秘书丞,又出为新安太守。率所著文衡十五卷,文集三十卷,(《隋书志》作三十八卷。此从《两唐书志》及梁书本传)行于世。七略及艺文志所载诗赋,当时亡其文者,率并补作之。
张率十六岁时,写了二十多首赋,虞讷见了毁谤它。张率于是一下子把赋烧了,把这些内容改写为诗再给虞讷看,推托说是沈约(南朝著名文人)的作品,虞讷就句句加以嗟叹赞赏。张率却说:
这是我写的呀!”虞讷听了,惭愧地离去了。
张士简名率,嗜酒疏脱,忘怀家务。在新安,遣家僮载米二千斛还吴,耗失大半。士简问其故,答曰:“雀鼠耗也。”士简笑曰:“壮哉!鼠雀。”
张士简:名率,字士简,吴郡吴人,家极豪富,为南朝名士。天资聪颖,15岁时便能写出清新优美的诗文。
疏脱:粗心大意。
新安:地名,在今安徽。
斛: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故文中的“米二千斛”相当于两万斗米。
《楚王吟》
章台迎夏日,梦远感春条。
风生竹籁响,云垂草绿饶。
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
不惜同从理,但使一闻韶。
注解
章台:战国时秦宫中台名。
春条:春天花木的枝条。
竹籁: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指笛声。
饶:富饶,多。
重:重视。
束素:束腰的素绢。【汉典】一束绢帛。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唯欣:唯有欣喜。
从理:从理入口。古时相士认为鼻侧口旁有纵理纹达口角者,主饿死。
但使:只使。仅仅使。
闻韶:喻听极美妙极向往的音乐。
“不惜同从理,但使一闻韶”:“闻韶忘味”之意。比喻对某一方面入迷。指对事物喜爱到入迷的地步。出自《论语注疏·述而》。孔子在齐国闻《韶》(舜时乐曲名)后,入迷的三个月不知肉味。他说到想不到会有这样好的音乐。后以“闻韶忘味”比喻对某一方面入迷。
《咏跃鱼应诏诗》
戢鳞隐繁藻,颁首承渌漪。
何用游溟澥,且跃天渊池。
【戢鳞】1.敛鳞不游。
2.喻蓄志待时。戢,收敛,隐藏。
【颁首】《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郑玄笺:"鱼之依水草,犹人之依明王也。"后因以"颁首"称颂长官清明。
【溟澥】大海。
【天渊】高天和深渊。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戢鳞隐繁藻,颁首承绿漪”:鱼儿将它那长满金光闪闪鳞片的身子藏匿在繁盛的绿藻下,一会儿它又跃出水面,杂色的头部顶起绿色的涟漪。诗句描绘的是鱼儿戏水图。拟人化的“隐”、“承”两字将鱼儿的无意识的本能动作写成象人一样有意识的行为,别有情趣。本应是鱼潜水中,却说是隐身繁藻之下,象是羞于见人,故作忸怩。本是鱼露水面,泛起水纹,却说是顶起绿色的涟漪,有如承盘酬客,招邀俦侣。仅此两字就将鱼儿那种摇尾拨鳍,顺水沉浮,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神态形象逼真地再现出来,招人怜爱,令人歆羡。
《咏霜诗》
驷见视乾度,钟鸣测地机。
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绥绥。
原野生暮霭,阶墀散夕霏。
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
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
凝阴同徂夜,遰雁独归飞。
萦丛乱芜绝,繁林纷已稀。
贞松非受令,芳草徒具腓。
【代序】时序更替。
“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绥绥”:秋天和冬天互相交替,霜白了一地。申,通“伸”。伸展,伸张。
【原野】平原旷野。
【暮霭】傍晚时的云雾。
【阶墀】台阶。亦指阶面。
【夕霏】傍晚的雾霭。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清辉】清澈明亮的光辉,多指日月之光:清辉晨耀|清辉玉臂寒。
【贞松】松耐严寒,常青不凋,故以喻坚贞不渝的节操。腓:草木枯萎。
《短歌行》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
乃布长筵,式宴亲友。
盛壮不留,容华易朽。
如彼槁叶,有似过牖。
往日莫淹,来期无久。
秋风悴林,寒蝉鸣柳。
悲自别深,欢由会厚。
岂云不乐,与子同寿。
我酒既盈,我肴伊阜。
短歌是唱,孰知身后。
注释
短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乐曲名,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皆言当及时为乐也。多为四字句。
鼓缶:敲打酒罐伴奏。缶,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乃:于是。
布:布置。长筵:长席。筵席。
式宴:仪式宴请。
盛壮:盛年壮年。
不留:不易留住。
容华:容貌精华,花容月貌。美丽的容颜。
彼:那。
槁叶:枯槁的树叶。
有似:就好像。
过牖yu:滑过窗户。
莫淹:不要淹留。不要淹没。
来期:到来的日期。
悴林:憔悴树林。
寒蝉:蝉的一种。又称寒螿、寒蜩。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寒天的蝉。秋深天寒,蝉即不鸣,故常以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
自:出自。
别:离别。
深:加深。
会:聚会,集会,汇集。
厚:增厚。
云:说。曰。
子:您。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同寿:共同长寿。
盈:充盈。
肴:佳肴。
伊:彼,那,已。他,它。
短歌:短歌行。
是:助词,加重语气。
孰知:谁知。
《沧海雀》
大雀与黄口,来自沧海区。
清晨啄原粒,日夕依野株。
唯忧鸷鸟击,长怀沸鼎虞。
况复随时起,翻飞不可初。
寄言挟弹子,莫贱随侯珠。
注释
沧海:指大海。以其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亦指古代对东海的别称。雀:麻雀。黄雀。
大雀:成年的麻雀。年岁大的黄雀。
黄口:雏鸟的黄嘴。借指雏鸟。指幼儿。黄口小儿。
区:地区。
清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啄:啄食。原粒:原野上的米粒。
日夕:指近黄昏时;傍晚。日夜。依:依赖。依栖。
野株:原野的株树。株,白株树。植株低矮,枝淡红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宜在温暖地区园林中栽植。
唯忧:唯有忧虑。
鸷鸟:凶猛的鸟。如鹰鹯之类。《楚辞·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击:追逐袭击。长怀:长久地怀有。
沸鼎:煮沸的铜鼎。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
虞:忧虑。忧患。况复:何况又。更加;加上。仿佛,好像。
随时:任何时候;不拘何时。顺应时势;切合时宜。起:起飞。
翻飞:翻越飞翔。忽上忽下来回地飞。
不可初:不可初始。不可类似当初。
寄言:寄托言语给。犹寄语、带信。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挟弹子:胳膊夹着弹弓的男子。怀揣着弹弓的孩子。
莫贱:不要轻贱了。不要轻贱地使用。指用随侯珠作弹弓的弹丸。
随侯珠:春秋时随国的珍宝,也称随珠,与和氏璧并称“春秋二宝”。春秋时随国有断蛇丘。随侯出行,见大蛇被打成两断,看其蛇有些灵异,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蛇立即能活动。此处便叫“断蛇丘”。一年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
【相逢行】
相逢夕阴街,独趋尚冠里。
高门既如一,甲第复相似。
凭轼日欲昏,何处访公子?
公子之所在,所在良易知。
青楼出上路,渐台临曲池。
堂上抚流徽,雷樽朝夕施。
橘柚分华实,朱火燎金枝。
兄弟两三人,冠珮纷陆离。
朝从禁中出,车骑并驱驰。
金鞍马脑勒,聚观路傍儿。
入门一顾望,凫鹄有雄雌。
雄雌各数千,相鸣戏羽仪。
并在东西立,群次何离离。
大妇刺方领,中妇抱婴儿。
小妇尚娇稚,端坐吹参差。
丈人无遽起,神凤且来仪。
(古辞)(一曰《相逢狭路间行》,亦曰《长安有狭斜行》。
夕阴街:地名。夕阴,傍晚阴凉。
独趋:独步。趋,小步快走。
尚冠里:长安的里名。地名。尚冠,崇尚冠帽。
高门:高大的门。借指富贵之家,高贵门等。
既:既然。
如一:相同,一致,没有差别。
甲第:甲等府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
复:就又。
凭轼:倚在车前横木上。谓驾车。
日欲昏:天日就要昏暗。
公子:古代称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亦泛称诸侯之子。尊称有权势地位的人;称富贵人家的子弟。
所在:所处或所到之地。
良:很。诚然,的确。
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
上路:大路;通衢。
渐台:台名。在陕西省长安县。汉武帝作建章宫,太液池中有渐台,高二十馀丈,台址在水中,故名。泛指水中楼台。
曲池:曲折回绕的水池。
流徽:琴的别称。流动的琴徽。在琴徽上滑动琴弦的声音。徽,系琴弦的绳。后亦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
雷樽:刻画着云雷形图案的酒杯。
朝夕施:日夜布施。日夜设置安放。
橘柚:橘子和柚子。
华实:花和果实。
朱火:红色的火焰。特指烛火,灯火。
金枝:饰金的树枝。饰金的灯。
冠珮:冠帽玉佩。珮,同‘佩’。
纷:纷纷。纷乱。
陆离:光彩绚丽貌。参差错综貌。
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禁城之中。汉蔡邕《独断》卷上:“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
车骑:犹车马。
并驱驰:并驾驱驰。
马脑勒:勒紧马脑。黄金络马头也。马衔勒马口。
聚观:聚集观看。
路傍儿:路旁人。路旁的小儿。
顾望:顾盼远望。
凫鹄:凫水的天鹅。
羽仪:羽毛和仪态。犹翼翅。羽毛的仪仗。《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后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
并在:同在。并肩在,
群次:群的次序。
离离:若断若续貌;相连貌。井然有序貌。疏离貌。
刺:刺绣。
方领:方形衣领。夏炘《学礼管释·释深衣对襟》:“深衣之领为四角,每角二寸,四角共八寸……四角成矩形,故曰方领。”因以指儒者或儒者之服。
尚娇稚:尚且娇嫩稚气。
端坐:安坐;正坐。端庄而坐。
参差:不齐貌。古代乐器名。洞箫,即无底的排箫。亦名笙。相传为舜造,象凤翼参差不齐。
丈人:古时对老人的尊称。指丈夫。家长;主人。后引申为岳父。汉乐府中为丈夫。
遽起:急忙起身。
神凤:表示太平征兆的瑞鸟。古代将麟、凤视为王者之嘉瑞。
来仪: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来朝仪。来观礼也。
《远期》
远期终不归,节物坐将变。
白露怆单衣,秋风息团扇。
谁能久别离,他乡且异县。
浮云蔽重山,相望何时见。
寄言远期者,空闺泪如霰。
这是借“秋风息团扇”,呼唤远行者早日归来的一首乐府诗。
远期:遥远的期待。【汉典】谓远会。遥远的时日。
节物:应节的物品。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怆:悲伤。
异县:指异地,外地。
霰: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洁斋】净洁身心,诚敬斋戒。
【纷华】繁华;富丽。
【寂寥】〈书〉寂静;空旷。
【清庙】1.《诗.周颂》篇名。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 3.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
端服为盛行于先秦两汉的一种士人礼服。为上衣下裳制。因为古代的布幅窄,只有二尺二寸,所以每幅布都是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称端。又因玄端服无章彩纹饰,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内涵,所以这种服制称为“玄端”。
《对酒》
对酒诚可乐,此酒复芳醇。
如华良可贵,似乳更甘珍。
何当留上客,为寄掌中人。
金樽清复满,玉椀亟来亲。
谁能共迟暮,对酒惜芳辰。
君歌尚未罢,却坐避梁尘。
注解
鼓缶:敲打酒罐伴奏。缶,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乃:于是。
布:布置。
长筵:长席,筵席。
式宴:仪式宴请。
盛壮:盛年壮年。
不留:不易留住。
容华:容貌精华,花容月貌。美丽的容颜。
彼:那。
槁叶:枯槁的树叶。
有似:就好像。
过牖:滑过窗户。
莫淹:不要淹留、不要淹没。
来期:到来的日期。
悴林:憔悴树林。
寒蝉:蝉的一种。又称寒螿、寒蜩。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寒天的蝉。秋深天寒,蝉即不鸣,故常以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
自:出自。
别:离别。
深:加深。
会:聚会,集会,汇集。
厚:增厚。
云:说。曰。
子:您。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同寿:共同长寿。
盈:充盈。
肴:佳肴。
伊:彼,那,已。他,它。
短歌:短歌行。
是:助词,加重语气。
孰知:谁知。
赏析
就外在形式而言,《对酒》体现出一些宫体诗特色。除了“金樽清复满,玉
梳亟来亲"句韵脚不同,其它诗句都是隔句押韵,韵脚一致。“如华诚可贵,似
乳更甘珍"对仗甚工。“何当留上客,为寄掌中入"句隐隐漏出一丝香艳色彩。
总之,这首诗具有一些新变特征,与宫体诗相去不远。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关
于酒和饮酒的诗。酒是六朝人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对张率来说更是如此。《梁
书.张率传》说“率嗜酒",嘲‘M’也许正因为嗜酒,张率才能把酒刻画得如此
到位。“如花诚可贵,似乳更堪珍"将酒的香味和口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谁能共
迟暮,对酒惜芳辰",表达面对人生短暂的痛苦,只能借酒及时行乐。
《玄云》
坏阵压峨垄,遮窗暗思扉。
映日斜生海,跨树似鹏飞。
梦山妾已去,落靥何由归。
玄云:黑云,浓云。汉铙歌名。列为吹鼓曲,用于战阵之事。《晋书·乐志下》:“汉时有《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玄云》《黄爵行》《钓竿》等曲,列於鼓吹,多序战阵之事。”
坏阵:不好的阵势。应指玄云。
峨垄:高高的地垄或垄墓。垄,地垄,坟。
思扉:思念的门扉。
梦山:梦山原名罕王峰,位于江西省新建县石埠乡梦山湖畔。据历史记载,晋朝炎兴元年(263),蜀汉为晋所灭,昭烈帝刘备之孙刘护,携家从四川来到这里,见山势险要,便傍山结寨踞守。其母罗氏,见天下大势不可逆转,劝子归晋,封为广惠王,母封协庆夫人。太康元年(280)晋灭东吴,余党败走西山藩源,与山贼勾结,拥众万余,焚烧荡空,民受其害。是年九月,刘护率军破贼,因功封罕王,赐所驻山峰为罕王峰。刘护之母常以山果感人入梦,俗称"梦娘娘",民间历来有人求梦,遂又称梦山。
靥:酒窝儿,嘴两旁的小圆窝儿。旧指女子在面部点搽妆饰。
《日出东南隅行》
朝日照屋梁,夕月悬洞房。
专遽自称艳,独此伊览光。
虽资自然色,谁能弃薄妆。
施著见朱粉,点画示赪黄。
含贝开丹吻,如羽发青阳。
金碧既簪珥,绮縠复衣裳。
方领备虫彩,曲裙杂鸳鸯。
手操独茧绪,唇凝脂燥黄。
注释
洞房:幽深的内室。多指卧室、闺房。特指新婚夫妇的卧室。
专遽:专门就此,专门报信。遽,就,竟。送信的快车或快马。《说文》遽,传也。
自称艳:自己称呼为艳丽。
伊:那,是。其。他。
览光:揽集光芒。
资:蓄积。色:姿色。
薄妆:淡妆。
施著:施黛着粉。
点画:点额画唇。
赪黄:红色黄色。赪,红色。
含贝:口衔海贝。海贝色洁白,因以“含贝”喻牙齿的洁白。
丹吻:红唇。红色的唇吻。
如羽:如同羽毛。很轻。羽,羽钗。
发:开发,头发。
青阳:犹清扬,谓眉目清秀。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金碧:金和玉。金黄和碧绿的颜色。
簪珥:发簪和耳饰。古代多为高贵妇女的首饰。
绮縠:绫绸绉纱之类。丝织品的总称。绮,有花纹的丝织品。縠,有皱纹的丝织品。
复:覆盖。
方领:方形衣领。《学礼管释·释深衣对襟》:“深衣之领为四角,每角二寸,四角共八寸……四角成矩形,故曰方领。”
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
备:完备。准备。
虫彩:金虫的光彩。金虫,蜂的一种,体绿色,闪金光,古代妇女取以佐钗钏之饰。
曲裙:华夏衣冠体系中深衣的一种。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独茧绪:独茧之绪。即独茧丝的丝头。独茧,指一茧之丝。言其细。晋陆机《漏刻赋》:“口纳胸吐,水无滞咽,形微独蠒之绪,逝若垂天之电。”
燥黄:燥黄色的凝脂。古人的唇膏还有黄色的?
沌意:全诗只有一句‘手操独茧绪’点明蚕妾的身份。唇凝脂燥黄,古人的唇膏还有燥黄色的?品种够全。
《清凉》
登台待初景,帐殿蔼馀晨。
罗帷夕风济,清气尚波人。
长簟凉可迎,平莞温未亲。
幸愿同枕席,为君横自陈。
注释
登台:登高台或殿台,登舞台或梳妆台。
初景:初春的景色。一天的初始景色。天亮时。
帐殿:帐篷和殿堂。古帝王出行,休息时以帐篷为行宫,称帐殿。
蔼:和蔼。蔼蔼,暗淡或幽暗。
余晨:剩余的晨光。
罗帷:轻柔有稀孔的丝织品制成的帷幔。丝质帷幔。
夕风:傍晚的微风。
济:渡过。接济。
清气:清爽之空气。清明之气。
尚波人:尚且波及到人。使人感觉到也。
长簟:长长的凉席。簟,又称簟子,蕲竹所制竹席。指竹席苇席或蒲席。
凉可迎:凉爽可以受欢迎。可以迎接凉爽。
平莞:平整的水葱席。泛指草席。莞,水葱一类的植物。
温未亲:温暖仍未亲近。
幸愿:有幸愿意。有幸表达愿望。希望。
同枕席:同用一个枕头和卧席。做夫妻也。
为君:为了君王或夫君。
横自陈:横卧陈列自身。共卧也。
《走马引》
良马龙为友,玉珂金作羁。
驰骛宛与洛,半骤复半驰。
倏忽而千里,光景不及移。
九方惜未见,薛公宁所知。
敛辔且归去,吾畏路傍儿。
走马引:古琴曲之一。走马,骑马疾走;驰逐。引,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玉珂:马络头上的装饰物。多为玉制,也有用贝制的。珂,马笼头上的装饰。
羁:马络头。
驰骛:疾驰;奔腾。骛,乱跑,奔驰。
宛:地名。宛城。《一统志》宛,本申伯国,春秋时属晋,战国为韩宛邑,秦为宛县,汉因之,明属南阳府。
洛:洛阳的简称。
骤:马前纵。疾速。突然。
复:再,又。
驰:马奔跑。
倏忽:顷刻。指极短的时间。
光景:光影。光阴,时光。
不及:来不及。
九方:亦作“九方皐”。春秋时人,善相马。相传伯乐推荐他为秦穆公外出求马,他不辨毛色雌雄,而观察马的内神,因得天下良马。伯乐称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薛公:薛国的主公。薛国,夏商周三代东方的一个诸侯国。历经1500多年。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为齐所灭。《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是以太公望杀狂矞,而臧获不乘骥。嗣公知之,故而驾鹿;薛公知之,故与二栾博。此皆知同异之反也”。
宁:宁肯。
所知:所知道的;知道。已掌握的知识。
敛辔pèi:收敛马缰。息驾,收起车马。辔,马嚼子和缰绳。
且:暂且。
吾:我。
畏:怕。
路傍:路旁的。
儿:小儿。儿童。
前一篇:壬寅诗历:二月廿四日
后一篇:b85、南北朝诗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