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65南北朝诗选(五)

标签:
传统文化风流人物古韵流长静修南北朝诗选杂谈 |
分类: 品思 |
南北朝诗选(五)
范缜、张嵊、孔宁子、萧推、张缵、何处士、潘徽
南北朝·范缜
范缜(约450年—515年),字子真,汉族,南乡舞阴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无神论者。
范缜出身于顺阳范氏,幼年丧父,待母至孝,弱冠前拜名师求学。入南齐后出仕,历任宁蛮主簿、尚书殿中郎、领军长史,宜都太守。萧衍建立南梁后,任晋安太守、尚书左丞,后因王亮一事被流放广州,终官中书郎、国子博士。
范缜一生坎坷,然而他生性耿直,不怕威胁利诱,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拟招隐士》
修竹苞生兮山之岭。缤纷葳蕤兮下交阴。木茏丛兮巍峨。
川泽泱漭兮云雾多。悲猿鸣噪兮啸俦侣。攀折芳条兮聊停伫。
夫君兮不还。蕙华不凋残。岁晏兮忧未开。草虫鸣兮凄凄。
萧兮森兮玄涧深。怅徬徨兮沈吟。纷纷庵薆。穷岩穴兮。
熊窟幽林。杳冥兮吁可畏。嵚崟兮倾欹。飞泉兮激沫。
散漫兮淋漓。弱萝兮修葛。互蔓兮长枝。绿林兮被崖。
随风兮纷披。猛兽兮封狐。眈眈兮视余。扶藤兮直上。
岩岩兮嶷嶷。霏霏兮敷敷。赤豹兮文狸。攀腾兮相追。
思慕公子兮心迟迟。寒风厉兮鸱枭吟。鸟悲鸣兮离其群。
公子去兮亲与亲。行露厌浥兮似中人。
【修竹】长长的竹子。苞,茂盛。修竹苞生指竹子繁盛茂密。
交阴:花木枝叶交错成荫。
【泱漭】
广大;浩瀚:泱漭野色连丘墟|万山磅礴水泱漭。
【鸣噪】鸣呼聒噪。
【啸俦】呼唤同伴。
【俦侣】1.伴侣;朋辈。
2.指结为伴侣或朋友。
【攀折】拉折;折取。
【停伫】停留伫立。
【庵薆】同"庵蔼"。茂盛貌;云气弥漫貌。
南北朝·张嵊
张嵊(488-549年),字四山,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南朝梁大臣,镇北将军张稷之子。
出身吴郡张氏,方正优雅,颇有志向,善于清谈。举秀才出身,起家秘书郎,历任太子舍人、太子洗马、司徒左西掾、中书侍郎、永阳郡守、中军司马、散骑常侍、荆州(萧绎)长史、寻阳太守、太府卿、吴兴太守。
太清三年(549年),抵抗侯景之乱,城破被杀,时年六十二。梁元帝即位,追赠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贞。
年少方雅,有志操,能清言。父临青州,为土民所害。张嵊感家祸,终身蔬食布衣,手不执刀刃。州举秀才,起家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洗马、司徒左西掾、中书郎。出为永阳内史,还除中军将军宣城王(萧昭文)司马、散骑常侍。又出为镇南将军湘东王(萧绎)长史、寻阳太守。中大同元年,征为太府卿,俄迁吴兴太守。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围京城建康,张嵊遣弟张伊率郡兵数千人赴援。三年,宫城陷落,御史中丞沈浚违难东归。张嵊往见而谓曰:“贼臣凭陵,社稷危耻,正是人臣效命之秋。今欲收集兵力,保据贵乡。若天道无灵,忠节不展,虽复及死,诚亦无恨。”沈浚曰:“鄙郡虽小,仗义拒逆,谁敢不从!”固劝张嵊举义。于是收集士卒,缮筑城垒。时邵陵王(萧子贞)东奔至钱唐,闻之,遣人授张嵊征东将军,加秩中二千石。张嵊曰:“朝廷危迫,天子蒙尘,今日何情,复受荣号。”留板而已。
贼行台刘神茂攻破义兴,遣使说张嵊曰:“若早降附,当还以郡相处,复加爵赏。”张嵊命斩其使,仍遣军主王雄等帅兵于鳢渎逆击之,破刘神茂。刘神茂退走。侯景闻神茂败,乃遣其中军侯子鉴帅精兵二万人,助刘神茂以击张嵊。张嵊遣军主范智朗出郡西拒战,为刘神茂所败,退归。贼骑乘胜焚栅,栅内众军皆土崩。张嵊乃释戎服,坐于听事,贼临之以刃,终不为屈。乃执张嵊以送侯景。侯景刑之于都市,子弟同遇害者十余人,时年六十二。贼平,世祖(萧绎)追赠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贞。
《短箫诗》
促柱弦始繁,短萧吹初亮。
舞袖拂长席,钟音由虡飏。
已落檐瓦间,复绕梁尘上。
时属清夏阴,恩晖亦非望。
【促柱】1.急弦。支弦的柱移近则弦紧,故称。 2.指移近支弦的柱,以使弦紧。
【檐瓦】一种制成比正常尺寸略宽以有助于屋顶末端[屋檐]的砌合的瓦片。
【梁尘】比喻嘹亮动听的歌声。
【清夏】清和的初夏。
【非望】1.非分的希望。
2.犹言未曾期望。
南北朝·孔宁子
孔宁子(?--425),晋、宋间文学家。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晋义熙初,为刘裕(宋武帝)太尉主簿。宋永初中,为刘义隆(文帝)镇西咨议参军,以文义见赏。景平末,会稽太守褚淡之起为将军。文帝即位,以为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进侍中。有集十五卷。
《棹歌行》
君子乐和节,品物待阳时。
上位降繁祉,元已命水嬉。
仓武戒桥梁,旄人树羽旗。
高樯抗飞帆,羽盖翳华枝。
佽飞激逸响,娟娥吐清辞。
溯洄缅无分,欣流怆有思。
仰瞻翳云缴,俯引沈泉丝。
委羽漫通渚,鲜染中填坻。
鹢鸟感江使,扬波骇冯夷。
夕影虽已西,
终无期。
【品物】犹万物。
【阳时】春夏之时﹔温暖之时。
【上位】1.高官;显达的职位。
2.特指君位,帝位。 3.指君主。 4.上级官员;上司。 5.上座,贵客座位。
【繁祉】多福。
【水嬉】水上游戏。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竞渡﹑杂技等。
仓武:应指官职,仓武尉。负责仓储衙门守卫的下级武官。
戒:警戒。
旄人:负责旄旗的小吏。《周礼》官名。掌教乐舞。
羽旗:翠羽装饰的旌旗。用于行军的旌旗。
高樯:高高的桅杆。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抗:举起。扛。
飞帆:飞快的船帆。
翳:遮蔽,障蔽。羽毛遮蔽。羽毛做的华盖。
华枝:装饰华丽的枝条。
佽飞:即佽非。春秋楚勇士。后亦泛指勇士。汉武官名。少府属下左弋,自武帝太初元年改名为“佽飞”,掌弋射。
激:激起。激扬。
逸响:放任无羁的响动。【汉典】奔放的乐音。娟娥:姿态柔美的秀丽美女。
吐:吐出。唱出。
清辞:乐府清商乐的歌辞。清雅的文辞。
溯洄:逆流。逆着河流的道路往上游走。源自《诗经》《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洄,上水,逆流。逆流而上。
缅:遥远。缅怀。无分:无缘分。
欣流:欢欣的水流。欣喜顺流。
怆有思:悲怆有思念。仰瞻:仰首观看。
翳云缴:穿云的丝绳。翳云:遮云。形容高。缴,系在箭上的丝绳。牵引风筝的丝线。
俯引:俯首牵引。沈泉丝:沉入清泉的钓丝。
委羽:委弃的羽毛。曲折的羽毛。
漫:淹没。漫过。通渚:相通的水渚。渚,水中的小洲。水边。
鲜染:鲜艳的染色。中:充满。
填坻:河中塡起的小块高地。
鹢鸟:一种似鹭的水鸟。似是鱼鹰。古代画鷁鸟于船头,也指画船,装饰华美的船。
威:威风。江使:长江的使者。
扬波:扬起波浪。骇:吓跑。
冯夷: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即河伯。泛指水神。弘农华阴潼乡堤首里人也。天帝锡冯夷为河伯。
夕影:夕阳的影子。
终无期:终究没有期限。
南北朝·萧推
《赋得翠石应令诗》
依峰形似镜,构岭势如莲。
映林同绿柳,临池乱百川。
碧苔终不落,丹字本难传。
有迈东明上,来游皆羽仙。
【形似】形式﹑外观相似。
【丹字】指丹书。
【东明】《初学记》卷十引《神异经》:"东方东明山有宫,青石为墙,面一门,门有银榜,以青石碧镂,题云"天地长男之宫""。后因以"东明"代指东宫。
萧推,(?—548)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智进,深为萧纲所亲赏,与萧晔等并预密宴,号东宫四友。安成王秀次子,机次弟。少清敏,好属文。普通六年(525),以王子例封南浦侯。历宁远将军、淮南太守,迁轻车将军、晋陵太守、给事中、太子洗马、秘书丞。出为戎昭将军、吴郡太守。所临必赤地大旱,吴人谓之“旱母”。
南北朝·张缵
张缵(499-549年),字伯绪,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南朝梁外戚大臣、藏书家,侍中张缅第三弟。
眉目疎朗,神采爽发。十一岁,迎娶梁武帝第四女富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册封利亭侯。好学勤奋,书不辍手,选为国子学生。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转太子洗马。大同年间,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出任湘州刺史,加位宁蛮校尉。太清三年,为岳阳王萧詧所害,时年五十一,谥号简宪。著有文集二十卷,《鸿宝》一百卷,流传于世。
《侍宴饯东阳太守萧子云应令诗》
仲月发初阳,轻寒带春序。
渌池解馀冻,丹霞霁新雨。
良守谒承明,徂舟戒兰渚。
皇储惜将迈,金樽留宴醑。
【仲月】指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因处每季之中,故称。
【初阳】1.古谓冬至一阳始生,因以冬至至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为初阳。 2.指初春。 3.朝阳,晨辉。
4.喻盛世。
【轻寒】微寒。
【春序】1.春季。
2.犹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渌池】清澈的池塘。
【良守】贤能的州郡长官。
【承明】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2.即承明庐。
【兰渚】1.渚的美称。
2.渚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明一统志》谓,兰渚在绍兴府南二十五里,即晋王羲之曲水赋诗处。《兰亭集序》所谓"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至今犹然。徂舟,离去的舟船。
【宴醑】宴饮。
南北朝·何处士
《通士人篇》
龙宫既入道,凤阙且辞荣。
禅龛八想净,义窟四尘轻。
香盖法云起,花灯慧火明。
自然忘有著,非止悟无生。
【龙宫】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宫殿。
【入道】谓皈依宗教,出家为僧尼或道士。
【凤阙】1.汉代宫阙名。
2.皇宫﹑朝廷。
【辞荣】逃避富贵荣华的生活。谓辞官退隐。
【禅龛】佛堂。
【四尘】佛教语。色﹑香﹑味﹑触的总称。义窟;义理汇聚之所。形容知识渊博。
【香盖】1.香烟缭绕而上,如伞盖,故称。 2.庵罗果的别名。
【法云】佛教语。谓佛法如云,能覆盖一切。
【慧火】佛教语。谓能烧去一切烦恼的智慧。
南北朝·何处士
《别才法师于湘还郢北诗》
乘杯事将远,捧袂忽无聊。
南楚长沙狭,西浮郢路遥。
离庭花已散,别戍马新骄。
明日分千里,相思非一条。
【乘杯】谓乘坐木杯渡水。南朝梁惠皎《高僧传.神异下.杯度》:"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为目。"后泛指乘船。
【捧袂】1.犹拱手。
2.指相见。
【南楚】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楚国在中原南面,后世称南楚,为三楚之一。北起淮汉,南至江南,约包括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南﹑湖北东部及江西等地区。
【长沙】见"长沙傅"。
【郢路】1.通往郢都的路途。谓重返国门之路。 2.喻指歌坛文场。
南北朝·何处士
《春日从将军游山寺诗》
兰庭厌俗赏,柰苑瞩年华。
始入香山路,仍逢火宅车。
慈门数片叶,道树一林花。
虽悟危藤鼠,终悲在箧蛇。
诗人从将军春游佛门寺院,由洁净空灵的禅境,感悟人生拘束空苦,迸溅出诗人企求超脱的禅悦。
首二句紧扣“山寺”,以直叙入题。“兰庭”,即兰香氤氲的庭院,此指禅院。我们知道,佛学一般所追求的最高精神本体等都不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是与现实世界对立的。因此,作为传授佛学真谛的寺院,当然不欢迎众俗步入佛门。一个
“厌”字,写出了兰庭对待众俗的态度,表现了佛门的洁净高雅。“奈苑”,佛经中奈氏树园的简称,亦指寺院。“奈苑瞩年华”,一个
“瞩”字将寺院人格化,它像是历史的见证人,目睹岁岁月月。这两句切题叙事,渲染出深山古寺的幽静环境。
“始入”二句写
“游”。诗人和将军刚踏入去山寺的山路,就遇上了人间的烦恼。“香山”、“火宅车”乃为佛教用语。佛经有香山,在雪山之北。《观佛三昧海经》云:“雪山有树,名殃加陀,其果甚大,其核甚小,推其本末,从香山来以风力故,得至雪山。”“火宅车”用
《法华经》典,《法华经·譬喻品》谓几个孩子在房中玩耍,房子已经着火而犹不自觉。其父为了引诱他们出来,应诺凡出房者每人给一辆大车。孩子们蜂涌而出,遂免于火灾。佛教因此有“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的说法。“仍逢火宅车”是把所游的山寺比喻为可帮助人逃脱“火宅”的大车。这两句,一写行踪,一写心迹。结构相对,内容相反,而意义上有递进,连贯而下,对仗中有气韵流动之美。
沉浸于如此心境中,自然企求超脱,希望有个理想的境界。五、六两句就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慈门数片叶,道树一林花。”“慈门”,对佛门的尊称。“道树”,即菩提树,传说佛祖于此树下得道成佛,故称。“慈门”、“片叶”、“道树”、“林花”,它们互相映衬,展现出一个明净而鲜丽的禅悟境地。步入此境,仿佛是在玻璃般的世界里,世界也仿佛在水晶般的心灵里,令人忘机于片片叶儿,体悟于瓣瓣花儿,几乎达到心与境寂的禅悟境地。
末二句是诗人春游山寺后的感喟。慈门道树虽然使他顿然开悟,并且产生 “危藤鼠” 的感喟,但终究迹在尘中,悲在
“箧蛇”。诗人通过“藤鼠”、“箧蛇”的形象比喻,强调生活在俗物充塞的世界中,难以获得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困境,反衬出禅境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句,“虽悟”一转,“终悲”再转,而收到咏诗留念,甚合游览诗旨趣,极为得体。
南北朝·何处士
《敬酬解法师所赠诗》
道林俗之表,慧远庐之阿。
买山即高世,乘杯且渡河。
法雨时时落,香云片片多。
若为将羽化,来济在尘罗。
【买山】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后以"买山"喻贤士的归隐。亦用以形容人的才德之高。
【高世】1.高超卓绝,超越世俗。 2.出尘离世,清高脱俗。 3.指出尘离世的所在。
4.指上古时代。
【乘杯】谓乘坐木杯渡水。南朝梁惠皎《高僧传.神异下.杯度》:"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为目。"后泛指乘船。
【法雨】佛教语。喻佛法。佛法普度众生,如雨之润泽万物,故称。
【香云】1.美好的云气,祥云。
2.比喻青年妇女的头发。
【若为】1.怎样;怎样的。
2.怎堪。 3.怎能。 4.倘若。
【羽化】道教称成仙。也婉指人死:羽化而登仙。
南北朝·潘徽
《赠北使诗》
业定三边静,时和四海敦。
行人仍礼籍,使者接輶轩。
宾荣君享燕,客踞我司存。
既美齐婴学,欣逢郑产言。
琴酒时欢会,篇章极讨论。
回旌逗陇左,返轴指河源。
塞榆行隐路,津柳稍垂门。
日沈山气合,潮落水花翻。
离情欲寄鸟,别泪不因猿。
所可缄怀袖,方以代兰萱。
【三边】泛指边境,边疆。
【礼籍】记载名位尊卑之书。
【輶轩】1.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 2.古代使臣的代称。
【享燕】享宴。
【司存】1.执掌;职掌。
2.有司;官吏。
【返轴】指回车。
【山气】1.山中的云雾之气。
2.山中气候;山中空气。
【怀袖】1.犹怀抱。
2.犹怀藏。
潘徽
吴郡人,字伯彦。少聪敏,从名家习《诗》、《礼》、《尚书》及老、庄,通其大义,尤精三史。为陈尚书令江总引为客馆令。入隋,为州博士,撰《韵纂》。秦王杨俊闻其名召为学士,就道,奉命于马上为赋,行一驿而撰成《述恩赋》,俊善之。炀帝时为京兆郡博士。以与杨玄感兄弟友善,为帝所不悦,出为西海郡威定县主簿。意不平,道卒。
前一篇:壬寅诗历:二月十六日
后一篇:b77、南北朝·萧纲诗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