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南北朝·谢灵运(九)《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标签:
传统文化钩沉古韵流香风流人物 |
分类: 品思 |
南北朝·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以邺下文人集团为拟作对象创作的一组诗,共八首。《邺中集》的真实存在性及拟作舍孔融而加曹植的作法历来存有很大争议,通过考证、推论,认为《邺中集》原本应该不存,所谓的"集"应为"宴集"、"编辑"理解,即谢氏模拟的不仅是诸子的宴会诗还有曹丕的编辑行为。
将曹植纳入拟作,原因不在于身世比附寄托,而是选择的模拟对象为"邺中七子"而非"建安七子",组诗的创作动机也绝非借前人之境来抒发自我之情而在于谢氏追忆远古情结以及贵族文人意识。
《魏太子》
序
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燕,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楚襄王时有宋玉、唐、景,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撰文怀人,感往增怆!其辞曰:
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
照灼烂霄汉,遥裔起长津。
天地中横溃,家王拯生民。
区宇既涤荡,群英必来臻。
忝此飮贤性,由来常怀仁。
况值众君子,倾心隆日新。
论物靡浮说,析理实敷陈。
罗缕岂阙辞,窈窕究天人。
澄觞满金罍,连榻设华茵。
急弦动飞听,清歌拂梁尘。
何言相遇易,此欢信可珍!
序文追述在东汉末群雄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建安时诸贤相聚邺中的游宴盛况,以及知交零落后的凄怆情感。这里以“百川”“众星”比喻四面八方的文人,“巨海”“北辰”比喻曹氏父子,描写的是曹氏父子广纳文人学士的盛况。
《魏太子》诗大意:
众多河流奔腾入大海,众多星辰围绕着北极星。
满天星光闪炼,遥远星辰犹如银河直挂天空。
汉代末年的社会动乱,魏武帝曹操救民于水火之中。
天下平定之后,王粲,陈琳等羣英一定会到来。
我从来崇敬贤士仁人,由于常常感念仁德之人。
建安文人集团相互切磋,道德文章不断进步。
谈论事情没有不切实际的空谈,分析事理详尽而有条理地陈说。
文理严密而清析的文章诗赋,岂能缺少言词?
探寻深远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清醇的酒盛满金杯,低矮而狭长的坐椅上铺着华丽的坐垫。
美妙动听的乐曲,感动飞鸟来倾听;
清丽的歌声,以致拂去房梁上的灰尘。
别说相遇容易,谈诗论道的饮酒听歌的游宴欢乐,确实值得珍惜。
《王粲》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
伊洛既燎烟,函崤没无像。
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
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
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往?
上宰奉皇灵,侯伯咸宗长。
云骑乱汉南,宛郢皆扫荡。
排雾属盛明,披云对清朗。
庆泰欲重迭,公子特先赏。
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
并载游邺京,方舟泛河广。
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
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幽厉】周代昏乱之君幽王与厉王的并称。
【崩乱】犹动乱。
【桓灵】东汉末世桓帝与灵帝的并称。
【板荡】〈书〉《诗经·大雅》有《板》、《荡》两篇,都是写当时政治黑暗、人民痛苦的。后来用‘板荡’指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伊洛】1.亦作"伊雒"。伊水与洛水。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伊洛流域。
2.指二程理学。参见"伊洛之学"。
【燎烟】谓烧为烟烬。
【函崤】函谷关与崤关的并称。
【无象】1.失去常态﹑常道。
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
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沮漳】沮水与漳水的并称。亦指此二水之间的地区。
【式微】衰落;衰微:国运式微|孝道式微。
【宗长】1.尊崇长者。
2.宗族的首领。 3.谓以之为首领。
【云骑】1.众多的骑兵。
2.古代武官名。
【宛郢】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之南阳;郢,在今湖北江陵一带。
【扫荡】1.亦作"扫荡"。
2.扫除涤荡;荡平。
【息肩】1.肩头得到休息,比喻卸除负担的责任:俟息肩,则勉力赋诗。
2.停留休息:日暮倦行役,解鞍初息肩。
【明两】1.《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孔颖达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二体,故云明两作离也。"本谓《离》卦离下离上,为两明前后相续之象。后以"明两"指太阳。
2.借指帝王或太子。
【绸缪】1.密缠紧缚: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2.情深意长;缠绵:两情绸缪。
【清燕】1.亦作"清燕"。
2.清闲;安逸。 3.饮宴。
【寂寥】〈书〉寂静;空旷。
【梁栋】1.屋宇的大梁。
2.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乘日】1.谓乘坐日车。语出《庄子.徐无鬼》:"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
2.犹终日。
《陈琳》
袁本初书记之士,故述丧乱事多。
皇汉逢迍邅,天下遭氛慝。
董氏沦关西,袁家拥河北。
单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
岂意事乖已,永怀恋故国。
相公实勤王,信能定蝥贼。
复睹东都辉,重见汉朝则。
余生幸已多,矧乃值明德。
爱客不告疲,饮燕遗景刻。
夜听极星烂,朝游穷曛黑。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
且尽一日娱,莫知古来惑。
【迍邅】1.难行貌。
2.指迟疑不进。 3.处境不利;困顿。
【氛慝】邪恶之气。比喻叛乱。
【单民】犹只身。
【周章】1.惊恐的样子:周章失措。 2.周折:大费周章。
【明德】1.光明之德;美德。
2.指才德兼备的人。 3.彰明德行。
【饮燕】见"饮宴"。
【景刻】1.时光。刻,漏刻。
2.片刻,极短的时间。
【极星】1.北极星。
2.喻指皇帝。
【星阑】谓夜将尽。
【曛黑】日暮天黑。
【哀哇】指哀怨靡曼之音。
【梁埃】犹梁尘。
【急觞】举觞快饮。
《徐干》
少无宦情,有箕颍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
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髙密。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
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末涂幸体明,栖集建薄质。
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
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
华屋非蓬居,时髦岂余匹。
中饮顾昔心,怅焉若有失。
诗大意:
徐幹曾居山东临淄,与朋友携手相行,拨弄齐地的弦乐。
在北海设酒宴弄乐,久留高密县休息。
饮酒弄乐的欢乐,可以使人终老,但是功名利禄牵扯又不能,让人毕其所愿。
隐居之情动摇了,是因为被忧惧贫穷生活所迫。
穷途末路之时幸而遇上太子曹丕,以薄陋之身,聚集于曹魏门庭。
放弃贫苦的隐居生活,过上豪华的生活。
清谈高论探求世间万事万物,
美妙的谈话的确不是只有一点点。
邺下文人游宴生活,夜以继日。
华贵的房屋本不是隐居的草屋,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岂是我的同列。
饮酒酣畅之时,回顾昔日的隐逸之志愿,有如怅然若失的感觉。
《刘桢》
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
贫居晏里闬,少小长东平。
河兖当冲要,沦飘薄许京。
广川无逆流,招纳厕群英。
北度黎阳津,南登纪郢城。
既览古今事,颇识治乱情。
欢友相解达,敷奏究平生。
矧荷明哲顾,知深觉命轻。
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
终岁非一日,传巵弄新声。
辰事既难谐,欢愿如今并。
唯羡肃肃翰,缤纷戾髙冥。
【里闬】1.指里门。
2.代指乡里。
【河兖】济河与兖州的并称。
【冲要】1.军事或交通要地:地处冲要|水陆冲要。也指地理位置的重要:冲要的地方。
2.比喻重要的事务或职位:事关冲要,当谨慎为之|久于冲要,岂不识之。
【沦飘】1.亦作"沦漂"。
2.犹飘泊;飘荡。
【欢友】犹挚友。
【解达】谓相谈说而勉励仕进。
【敷奏】陈奏,向君上报告。
诗大意:
刘桢贫困时候居住山东东平家乡。
兖州一带是重要的军事,交通要道,因社会动荡刘桢流浪飘泊来到许昌。
太祖曹操不嫌我微贱而招纳,使我得以侧身群英之中。
从太祖渡黎阳津渡,北伐袁绍,南征荆州江随的刘表。
了解古今政治历史,懂得治乱的情由。
欢爱的朋友,互相解疑答问而共同促进。
竭尽全力为曹魏政权陈辞进言。
知遇之恩很深,为了报恩,将不惜自己的生命。
文士们同曹丕从早晨鸡鸣游览到傍晚牛羊下山。
一年到头,天天如此,递盏劝酒,演奏新作的歌曲。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于和合,今日欢乐与愿望同时得到。
羡慕鸟儿振翮高飞到高远的天空。
《应玚》
汝颍之士,流离世故,颇有飘薄之叹。
嗷嗷云中鴈,举翮自委羽。
求凉弱水湄,违寒长沙渚。
顾我梁川时,缓步集颍许。
一旦逢世难,沦薄恒羇旅。
天下昔未定,托身早得所。
官渡厕一卒,乌林预艰阻。
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
列坐荫华榱,金罇盈清醑。
始奏延露曲,继以阑夕语。
调笑辄酬答,嘲谑无惭沮。
倾躯无遗虑,在心良已叙。
【举翮】展翅起飞。
【弱水】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弱水者甚多。
【违寒】避开寒冷。
【沦薄】犹漂泊。
【官渡】1.官设的渡口。
2.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因临古官渡水而得名。东汉末,曹操以劣势兵力战败袁绍主力军于此。今尚有土垒遗存,称中牟台,又称曹公台。
【乌林】1.地名。在湖北省嘉鱼县西,位于长江北岸。赤壁之战,周瑜曾破曹兵于此。后以乌林指此战役。
2.吴鼓吹曲名。
【华榱】雕画的屋椽。
《阮瑀》
管书记之任,故有优渥之言。
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金羁相驰逐,联翩何穷已。
庆云惠优渥,微薄攀多士。
念昔渤海时,南皮戏清沚。
今复河曲游,鸣葭泛兰汜。
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
妍谈既愉心,哀弄信睦耳。
倾酤系芳醑,酌言岂终始。
自从食萍来,唯见今日美。
【庆云】1.五色云。古人以为喜庆﹑吉祥之气。 2.喻显位。 3.喻君上或长辈。
【优渥】丰足优厚: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受到的待遇,比前又更加优渥。
【南皮】县名。清芷,清美的香草,比喻高洁美好的人。
【鸣葭】1.古代管乐器。葭,通"笳"。 2.吹奏笳笛。汜河,水名,在河南。
【躧步】1.亦作"蹝步"。
2.轻快的步伐。形容走路好看。 3.谓急于迎送来不及穿鞋而趿着鞋走。 4.指趿着鞋漫步。
【丹梯】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 3.指寻仙访道之路。
【哀弄】悲凉的乐调。
【倾酤】斟酒。
【芳醑】美酒。
【食蓱】见"食苹"。1.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2.指天子宴群臣嘉宾。
《平原侯植》
公子不及世事,但美遨游;然颇有忧生之嗟。
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
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徙倚穷骋望,目极尽所讨。
西顾太行山,北眺邯郸道。
平衢修且直,白杨信袅袅。
副君命饮宴,欢娱写怀抱。
良游匪昼夜,岂云晚与早。
众宾悉精妙,清辞洒兰藻。
哀音下回鹄,余哇彻清昊。
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愿以黄发期,养生念将老。
【倾柯】谓使枝条倾斜下垂。
【弱枝】1.比喻削弱地方势力。参见"强干弱枝"。 2.细的枝条。
【徙倚】徘徊;留连:徙倚绿树荫|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在江边徙倚。
【骋望】放眼远望。
驰骋游览。
【褭褭】1.亦作"袅袅"。
2.摇曳不定貌。 3.纤长柔美貌。 4.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5.缭绕;缠绕。 6.微风吹拂貌。
【副君】太子。
【良游】1.亦作"良游"。
2.犹畅游。 3.指欢畅的游人。 4.驯良的鸟媒。
【哀音】悲伤之音。
前一篇:353@365古代四大女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