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10、南北朝·阴铿(三)

(2021-11-30 17:20:07)
标签:

传统文化

风流人物

古典文学

怀古

南北朝·阴铿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南北朝·阴铿
(三)

410、南北朝·阴铿(三)

410、南北朝·阴铿(三)

410、南北朝·阴铿(三)


《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

江陵一柱观。浔阳千里潮。
风烟望似接。川路恨成遥。
落花轻未下。飞丝断易飘。
藤长还依格。荷生不避桥。
阳台可忆处。唯有暮将朝。

一柱观,古迹名。在 湖北省 松滋县 东 丘家湖 中。
【阳台】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遂以"阳台"指男女欢会之所。 2.即王屋山。 3.楼上房间外面的小平台。


410、南北朝·阴铿(三)

410、南北朝·阴铿(三)

《班婕妤怨》 

柏梁新宠盛,长信昔恩倾。
谁为诗书巧,翻为歌舞轻。
花月分窗进,苔草共阶生。
妾泪衫前满,单眠梦里惊。
可惜逢秋扇,何用合欢名。

注释
柏梁:指柏梁台。汉代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长安故城内。柏梁体五言应制诗。
新宠:新近宠爱的人。看似赵飞燕姐妹是从柏梁台出来的。
长信:长信宫,汉宫名。汉太皇太后所居。因为太皇太后的代称。《三辅黄图·汉宫》:“长信宫,汉太后常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
昔恩:昔日的恩爱。
倾:倾倒。
谁为:谁作。
诗书:诗歌书赋。
翻为:反而作为。
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喻故人和新宠。
分窗:分开窗户。
苔草:苔藓和青草。
共阶生:共同在台阶上升生长。
妾泪:妾身的泪水。
衫前:罗衫前面。
单眠:孤单睡眠。独宿。
秋扇:秋天的扇子,无用也。汉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后因以“秋扇”比喻妇女年老色衰而见弃。
何用:为何使用。
合欢:合欢扇。团扇,上有对称图案花纹,象征男女欢会之意。植物名。一名马缨花。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夜间成对相合,故俗称“夜合花”。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淡红色。古人以之赠人,谓能去嫌合好。


410、南北朝·阴铿(三)

《新成安乐宫》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
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
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
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迢递】1.遥远的样子:旅程迢递|迢递动乡愁。 2.高耸的样子:迢递起朱楼。
【翔鹍】谓鹍展翅高翔。比喻奋发有为。
【连翩】同‘联翩 ’。指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重櫩】见"重檐"。中国传统建筑之有两层或多层屋檐者。
【寒雾】寒冷的雾气。


410、南北朝·阴铿(三)

《五洲夜发》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注释
溜船:顺流而下的船。这句是说见灯火而知有行船。
声:指凫飞之声。这句是说因闻声而知有惊凫。“惊凫”也可能指船而言。木华《海赋》“鹬如惊凫之失侣”,就是以惊凫比船行之速。古人画鸟象于船头,有“鷁首”、“青雀”、“白鹄”、“鸭头船”等名。
劳者:指榜人,即船夫。

鉴赏
此诗描写了江舟夜行的情景。作者描绘了一系列景物,雾霭、新月、渔火、惊鸟,直到最后才点出“愁人”,这些景物为“愁人”所观览,他们便也带着愁情了。全诗以“夜发”为线索,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语言凝炼而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

五洲位于湖北浠水县西兰溪西大江中,阴铿另有一首《晚泊五洲》作于自建康赴江陵的路途之中,描绘了江行晚泊,暮色如画的图景,色彩浓艳,引人入胜。《五洲夜发》也是此类作品。
本篇描写江舟夜行的情景。开头两句写高远之景,先是放眼平视。后是仰头而望。三四句写近景。前句写所见:夜雾中闪烁着点点灯火,只有从灯火的移动,才能觉察出船儿在行驶。后句写所闻:江面上不时传来一两声鸟叫,那是行船惊动了夜栖的水鸟,写出了夜江行舟的独特景致。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写人。茫茫夜色中,船夫一边摇橹,一边和着吱呀声,唱起悠扬的歌;直到最后才点出“愁人”,“愁人”却仿佛一直伫立船首,他的心绪就像夜雾般茫然,孤零零的新月映着他孤单单的身影……。全诗以“夜发”为线索,首尾呼应。掩卷之余,似乎可以看到船儿载着“愁人”,咿咿呀呀地摇向夜雾深处。


410、南北朝·阴铿(三)

410、南北朝·阴铿(三)

《开善寺诗》

鹫岭春光遍,王城野望通。
登临情不极, 萧散趣无穷。
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
楝里归云白,窗外落晖红。
古石何年卧? 枯树几春空?
淹留惜未及, 幽桂在芳丛。

注释
鹫岭:即灵鹫山,在中印度,如来曾讲经于此,故佛家以为圣地。此处借指锺山。
王城:京都,指建康(今南京)。
不极:不尽。
萧散:疏散。
古石:开善寺之东,山巅有“定心石”。
枯树:据《六朝事迹编类》所引《宝公实录》和《高僧传》载,高僧宝志生于一株古木鹰巢之中。为朱氏妇收养,并施宅为寺。宝志自幼便在锺山出家为僧,死后葬锺山。疑“枯树”句因宝志生于古木事而发。
淹留:久留。
幽桂:生在山林深处的桂树。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此即用其意,言未能久留,深以为憾。


410、南北朝·阴铿(三)

410、南北朝·阴铿(三)

《游始兴道馆诗》

紫台高不极。清溪千仞余。
坛边逢药铫。洞里阅仙书。
庭舞经乘鹤。池游被控鱼。
稍昏蕙叶敛。欲暝槿花疎。
徒教斧柯烂。会自不凌虚。

【紫台】1.道家称神仙所居。 2.犹紫宫。指帝王所居。
【不极】1.不寻根究底。 2.不到极点;不到顶点。 3.不合中正的准则。 4.不急。 5.无穷;无限。
【斧柯烂尽】以此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
典故源于《水经注》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质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
王质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故事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世间的巨变。
【会自】犹应当。
【凌虚】升于空际。


410、南北朝·阴铿(三)


《渡岸桥诗》

画桥长且曲。傍险复凭流。
写虹晴尚饮。图星昼不收。
跨波连断岸。接路上危楼。
栏高荷不及。池清影自浮。
何必横南渡。方复似牵牛。

【傍险】谓倚仗险要的地形。
【牵牛】1.即河鼓。星座名。俗称牛郎星。亦指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 2.即牛宿。星宿名。 3.指牵牛花。


410、南北朝·阴铿(三)

《和傅郎岁暮还湘洲诗》

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
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


译文
夜暮降至,朋友欲远行,表面看平静的江面实则波涛暗涌,江边干枯的野棠花红叶已落,冰冷的芦花在风中轻摇。天寒地冻,不见行人,连鸟的踪迹也难觅了,只有傅郎的一叶小舟啊在这寒冷的江上独行。想到傅郎即将行舟湘水之上,思归之情油然而生,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呢?

作品鉴赏
傅郎,即傅縡,北地灵州人。梁末,为王琳记室。琳败后入陈,除撰史学士,历任司空记室参军,迁骠骑安成王中记室、镇南始兴王谘议参军等职。后主即位,迁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湘洲,即今长沙。
夜暮降至,朋友欲远行,表面看平静的江面实则波涛暗涌,江边干枯的野棠花红叶已落,冰冷的芦花在风中轻摇。天寒地冻,不见行人,连鸟的踪迹也难觅了,只有傅郎的一叶小舟啊在这寒冷的江上独行。想到傅郎即将行舟湘水之上,思归之情油然而生,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呢。同样是伤感,这一首诗歌所伤之事却与作者的《江津送刘光禄不及》有所不同,送别刘光禄是一种离愁别恨,送别傅郎却引人思乡;作者通过写景以抒情,二诗的景自然有别,《江津送刘光禄不及》以鼓声息、征帆去、人已散等情景表现的是怅然若失的情怀;而这一首描写江浪、孤舟、棠叶、芦花、戍人、沙禽,透出的却是一种身在异乡的孤独。


410、南北朝·阴铿(三)

410、南北朝·阴铿(三)

《广陵岸送北使诗》

行人引去节,送客舣归舻。
即是观涛处,仍为郊赠衢。
汀洲浪已息,邗江路不纡。
亭嘶背枥马,樯啭向风乌。
海上春云杂,天际晚帆孤。
离舟对零雨,别渚望飞凫。
定知能下泪,非但一杨朱。

【行人】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引去】1.离去;引退。 2.谓引兵退去。
【郊赠】指郊外送别时的馈赠。
【邗江】古水名。也称邗沟﹑邗溟沟。即江苏境内自扬州市西北至淮安市北入淮的运河。
【枥马】拴在马槽上的马。多喻受束缚,不自由者。
【风乌】古代测风向的器具。
【零雨】慢而细的小雨。
【飞凫】1.飞翔的野鸭。 2.犹飞凫舃。 3.箭名。 4.借指轻舟。
杨朱(约公元前395--约公元前335 ),一说约公元前450--约公元前370,杨姓,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杨朱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大。


410、南北朝·阴铿(三)

《蜀道难》

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
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注释
《蜀道难》: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中的调名,内容多写蜀道的艰险。今存《蜀道难》诗除李白之外,尚有梁简文帝二首,刘孝威二首,阴铿一首,唐张文琮一首。
王尊:汉朝涿郡人,字子赣。幼年丧父,为人牧羊,后以郡文学官为师,升为虢县令,又提拔为安定太守,捕东地方豪强张辅等,声威大振,不久再提拔为益州刺史。
灵关:剑阁附近灵官峡。近代有描写修宝成线《夜走灵官峡》。
九折路:即今四川荥经县西邛郲山,山路险阻回曲,须九折乃得上,故名九折路。相传,汉朝王阳为益州刺史的时候护送母亲灵枢路过此地,怕出意外,托病辞官。王尊行至这里,听说前刺史王阳畏惧道路的险峻而不敢前进,乃大声吆喝驾马者说:“前进吧,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后人为纪念忠臣王尊,修建了一座“叱驭桥”。

译文
王尊为官尊奉汉朝,
丝毫不惧怕灵官峡的险峻。
高高的岷山上终年积雪不化,
阴森的栈道多次被战火烧毁。
车轮在九转曲折的山路上被摧毁,
一行车骑在七星桥上受阻。
蜀道是如此的艰难险阻,
难道还去要什么功名吗?

此诗共八句四十字,诗的前两句虽身居高位,但却不畏惧蜀道的艰难险峻;中间四句重点描述了踏足蜀道所要经历的危险状况,不仅有终年不化的积雪,栈道还多次被战火烧毁,再加上道路的曲折,形象地勾勒出行经蜀道的困难,从而在后面两句点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位居高位的王尊却不害怕,颂扬了王尊不畏艰难的精神。

410、南北朝·阴铿(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