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南北朝·阴铿(二)

标签:
传统文化风流人物古典文学怀古南北朝·阴铿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南北朝·阴铿
(二)
《奉送始兴王诗》
良守别承明,枉道暂逢迎。
去帆收锦,归骑指兰城。
纷糺连山暗,潺湲派水清。
桂晚花方白,莲秋叶始轻。
背飞伤客念,临歧悯圣情。
分风不得远,何由送上征。
【良守】贤能的州郡长官。
【承明】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2.即承明庐。
【枉道】1.绕远路:枉道相顾|枉道上姑苏。
2.不合正道,违背事理:枉道以事人|枉道速祸|枉道干进,士之耻也。
纷糺,同“ 纷纠
”。
【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分风】1.谓神仙把风分为两个方向。 2.借指分离。 3.谓无定向的风。
《咏鹤》
依池屡独舞,对影或孤鸣。
乍动轩墀步,时转入琴声。
《经丰城剑池诗》
清池自湛澹,神剑久迁移。
无复连星气,空馀似月池。
夹筱澄深渌,含风结细漪。
唯有莲花萼,还想匣中雌。
【湛澹】见"湛淡"。清澈。迅疾貌。
【无复】1.不再,不会再次。
2.指不再有,没有。 3.没有履行。 4.不能恢复。
【星气】1.指占星望气之术。
2.星宿与节气。借指时光。 3.指星际的气体。星际物质之一。
《游巴陵空寺诗》
日宫朝绝磬,月殿夕无扉。
网交双树叶,轮断七灯辉。
香尽奁犹馥,幡尘画渐微。
借问将何见,风气动天衣。
【日宫】1.佛教谓日天子住于太阳中,太阳为日天子的宫殿。后亦以"日宫"借指皇宫。
2.指太阳。
【双树】娑罗双树。也称双林。为释迦牟尼入灭之处。
【天衣】1.佛教谓诸天人所着之衣。 2.泛指仙神所着之衣。 3.帝王所着之衣。
4.喻指天空中飘浮的云。
《晚泊五洲诗》
客行逢日暮。结缆晚洲中。
戍楼因嵁险。村路入江穷。
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
遥怜一柱观。欲轻千里风。
【结缆】1.系舟,停舟。
2.亦作"结揽"。包揽;收揽。
一柱观
,古迹名。在湖北省松滋县东丘家湖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在镇,于罗公洲立观,宏大而惟一柱,故名。
《登武昌岸望诗》
游人试历览。旧迹已丘墟。
巴水萦非字。楚山断类书。
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疎。
烟芜遂若此。当不为能居。
【历览】遍览﹐逐一地看。
【丘墟】1.亦作"丘虚"。
2.废墟,荒地。 3.形容荒凉残破。 4.山陵之地。 5.泛指大地。 6.陵墓;坟墓。 7.堆垄不平貌。
8.形容状貌魁伟。
【楚山】1.山名。即荆山。在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有抱玉岩,相传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于此。
2.山名。即商山。在陕西省商县境。 3.泛指楚地之山。
【类书】摘录各种书上有关的材料并依照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备检索的书籍,例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
【荒城】1.荒凉的古城。
2.指荒坟。
【烟芜】烟雾中的草丛。亦指云烟迷茫的草地。
《和侯司空登楼望乡诗》
怀土临霞观,思归想石门。
瞻云望鸟道,对柳忆家园。
寒田获里静,野日烧中昏。
信美今何益,伤心自有源。
【怀土】1.安于所处之地。谓安土重迁。 2.怀恋故土。
【霞观】高耸的楼阙。
【石门】1.春秋鲁城外门。
2.借指贤者。 3.控制水流的石闸。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
5.古道路名。(1)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2)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鸟道】陡峭狭隘的山间小路:鸟道盘松岭。
《和樊晋陵伤妾诗》
画梁朝日尽。芳树落花辞。
忽以千金笑。长作九泉悲。
镜前尘剧粉。机上网多丝。
户余双入燕。床有一空帷。
名香不可得。何见返魂时。
【画梁】有彩绘装饰的屋梁。
【千金笑】千金一笑,犹言千金买笑。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行经古墓诗》
偃松将古墓。年代理当深。
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
逈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
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悬剑今何在。风杨空自吟。
【偃松】常绿小乔木,枝多,大枝伏于地面,末端向上斜。雄花为黄色,雌花为紫色,叶为针状,球形果紫褐色,种子略呈卵形。
荒隧,三国时期雍丘王曹植修建的地下隧道,作用不明。现今在开封市通许县长智镇七步村,与曹植墓相连通至长智,长约4000余米。
【受田】古代有授给人民田地的制度,民年二十后可受公家分与的田地,六十归还。参阅《汉书.食货志上》﹑《通典.食货一﹑二》。
【悬剑】《史记.吴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悬剑"指守信。
《闲居对雨诗 其一》
四溟飞旦雨。三径绝来游。
震位雷声发。离宫电影浮。
山云遥似带。庭叶近成舟。
茅檐下乱滴。石窦引环流。
寄言一高士。如何麦不收。
【四溟】1.亦作"四冥"。
2.四海,四方之海。 3.指全国﹑天下。
【三径】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
【震位】1.指东方。语本《易.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2.东宫﹐太子之宫。
3.借指太子。
【离宫】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宫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石窦】石穴。
【寄言】1.犹寄语﹑带信。
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高士】〈书〉志趣、品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
《闲居对雨诗 其二》
苹藻降灵祗。聪明谅在斯。
触石朝云起。从星夜月离。
八川奔巨壑。万顷溢澄陂。
绿野含膏润。青山带濯枝。
嘉禾方合颖。秀麦已分歧。
寄语纷纶学。持笔讵必知。
【苹藻】1.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2.泛指祭品。 3.用作祭祀的代称。
4.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
【灵祇】指天地之神,亦泛指神明。
【触石】1.《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后以"触石"谓山中云气与峰峦相碰击,吐出云来。
2.指险峰。
【从星】谓月球视运动进入箕﹑毕二星的天区。
【八川】古代关中地区灞﹑浐(产)﹑泾﹑渭﹑酆(丰﹑沣)﹑镐(滈﹑鄗)﹑潦(涝)﹑潏(泬)八条河流的总称。
【巨壑】1.指大海。
2.深沟大谷。
【膏润】1.指使草木滋润生长的雨露和养料。亦借喻对人的恩惠。 2.含水分多﹐不干燥。
【濯枝】见"濯枝雨"。意思是农历五、六月间的大雨。出自《风土记》。
【合颖】谓禾苗一茎生二穗。古人视为祥瑞。
【秀麦】茂美的麦苗。
【寄语】传话,转告。
【纷纶】1.杂乱貌;众多貌。
2.渊博。 3.忙碌;忙乱。 4.华美。
前一篇:333@365南北朝·到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