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08、南北朝·阴铿(一)

(2021-11-28 20:11:48)
标签:

传统文化

风流人物

古典文学

怀古

南北朝·阴铿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南北朝·阴铿
(一)


408、南北朝·阴铿(一)

408、南北朝·阴铿(一)

408、南北朝·阴铿(一)


《秋闺怨诗》

独眠虽已惯,秋来只自愁。
火笼恒煖脚,行障镇床头。
眉含黛俱敛,啼将粉共流。
谁能无别恨,唯守一空楼。

【火笼】〈方〉烘篮。
【行障】1.亦作"行鄣"。 2.围屏之属,因其可以移动,故称。置于室中,以为屏障。 3.围屏之属,因其可以移动,故称。用作仪仗。


408、南北朝·阴铿(一)


《西游咸阳中诗》

上林春色满,咸阳游侠多。
城斗疑连汉,桥星象跨河。
影里看飞毂,尘前听远珂。
还家何意晚,无处不经过。

【连汉】连接霄汉。形容高耸。
【桥星】指桥上的灯火。
【飞毂】指驾快车。


408、南北朝·阴铿(一)

《咏石诗》

天汉支机罢,仙岭博棋馀。
零陵旧是燕,昆池本学鱼。
云移莲势出,苔驳锦纹疏。
还当谷城下,别自解兵书。

【天汉】1.天河。 2.汉朝之美称。《汉书.萧何传》载刘邦被立为汉王﹐萧何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言地之有汉﹐若天之有河汉﹐名号休美。"
【支机】见"支机石"。传说为天上织女用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一说,其人为汉代张骞,谓骞奉命寻找河源,乘槎经月亮至天河,在月亮见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织女取支机石与骞。亦省作“支机”、“支石”。
【零陵】古地名。在今湖南宁远东南。相传舜帝葬于此。
【昆池】即昆明池。汉武帝于长安近郊所凿。宋已湮没。
【别自】犹独自;各自。


408、南北朝·阴铿(一)

《侍宴赋得夹池竹诗》

夹池一丛竹,垂翠不惊寒。
叶酝宜城酒,皮裁薛县冠。
湘川染别泪,衡岭拂仙坛。
欲见葳蕤色,当来菟苑看。

宜城酒,古代襄州宜城(今湖北宜城市)所产的一种酒。据《方舆胜览》载﹐宜城县东一里有金沙泉,造酒极美,世谓宜城春,又名竹叶酒。
【湘川别泪】《博物志》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啼,以涕挥竹,竹尽班。今下隽有班皮竹。
【衡岭】衡山。
【仙坛】1.指仙人住处。 2.祭坛。
【葳蕤】1.形容枝叶繁盛: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2.华美;艳丽: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胡服何葳蕤。
【菟苑】即兔园。汉文帝儿子刘武(梁孝王)的园囿。


408、南北朝·阴铿(一)

《赋咏得神仙诗》

罗浮银是殿,瀛洲玉作堂。
朝游云暂起,夕饵菊恒香。
聊持履成燕,戏以石为羊。
洪厓与松子,乘羽就周王。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晋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隋赵师雄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在大海中: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石为羊】叱石为羊,意思是指神奇的事情。《艺文类聚》卷九四引晋葛洪《神仙传》:皇初平牧羊,为一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未归。其兄初起寻访至山,问羊何在,答云,"在山东"。"兄往视,但见白石,不见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平乃往,言:'叱!叱!羊起!'于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亦省作"叱石"。黄初平成道后,仙号赤松子,金华北山被列为道教第三十六洞天,其修道时栖居的石洞被称作真人洞,上面的那些白石,相传就是黄初平叱之来拜的羊群,所以此洞又名朝真洞。
【洪厓】见"洪崖"。洪崖,读音为hóng yá,汉语词语,意思是传说中的仙人名,黄帝臣子伶伦的仙号。出自《西京赋》。


408、南北朝·阴铿(一)

《雪里梅花诗》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词句注释
转:意谓转暖。
舒:开放。
销:消失、融化。
足影:梅影更多更密。
重条:梅枝显得更重。
异昨:与昨日不同。
向晚:时间临近傍晚。判:分明。胜朝:胜于早晨。 

白话译文
春天临近,天气虽然转暖,梅花开放,雪花却还飘着。随风还一起零落,太阳照着,却与雪不一起融化。枝叶招展,梅影更多更密,花儿许多,梅枝显得更重。现在渐渐与昨日不同,时间临近傍晚分明胜于早晨。 [2]  [4] 


408、南北朝·阴铿(一)

文学赏析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不详,“胜朝”或解为“前朝”,可能作于作者由梁入陈之时。从诗意上看,当是作者见雪中梅花盛开的赞赏之作。 诗人首先描述了梅花凌霜傲雪迎早春的自然属性,赞美梅花不怕雪霜侵害的无畏品格。然后写被春风刮落的梅花,随着春雪在风中飞舞的美妙景象。再写梅之花、叶形状,梅放叶的时间和梅开花之多,梅瘦枝疏斜,却繁花满缀。最后两句形容梅花多变,不断呈现新貌。这首小诗语言平易朴实,自有清新明快之感。

自古诗人酷爱梅花,自然是为了其高风幽韵所沉醉。但更为诗人所倾倒的,则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洁品格。阴铿的这首诗,就歌咏了梅花迎寒风、傲飞雪的姿态。
开头两句直接入题,描写出梅花凌霜傲雪的自然属性。“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春天虽将迫近,严冬的寒气尚存,雪花仍在飘舞,这时梅花早已盛开,可谓是“冰雪独相宜”。这里,诗人赞美了梅花不怕雪霜侵,“万花敢向雪中开”的无畏品格。可以想见,那一树树傲然开放的梅花,或红或白,或粉或黄,在漫天飞雪的映衬下,色彩会是多么分明。这梅花,充满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望此景象,作者顿生敬意,也无怪历代诗人和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美它那“凌寒独自开”的大无畏的精神;或赞美它“畏落众花后”的积极进取精神;或赞美它那“凌厉冰霜节愈坚”的高洁品格。
三、四两句,诗人是在写雪,也是在写梅:“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春天风大,被刮落的梅花随着春雪在春风中飞舞,景象真是美妙极了。或是白梅,那飘落之花与雪花齐风飞舞,难以辨认,真是“开时似雪,谢时似雪”;或是红梅,那鲜红的花瓣与如玉的雪花交相飘洒,红白分明的色彩,奇妙变幻的景象,怎不令人陶醉。这与宋代诗人韩元吉所写的“不随群艳竞芬芳,独自施朱对雪霜”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天晴日朗,在瘦枝上的残雪融化了,而留在枝头上依然微笑的梅花显得更加清幽、雅逸,真是别有一番神韵。观赏此花,自然心旷神怡。
五、六两句,则分别写梅之花、叶情状。“叶开随足影”形容梅放叶的时间。梅先花后叶,当花儿凋谢之时,叶子才逐渐长出,这是仍是暮春之时,“随足影”用词极为巧妙,“花多助重条”一句,形容梅开花之多。梅瘦枝疏斜,然而却繁花满缀。这一句写得极为逼真。
最后两句则形容梅花多变,不断给人以新貌。“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一树树梅花,今天所见和昨天所见有异,早上与晚上有别,描写出梅花由花苞逐渐开到完全开放的不断变化。“向晚判胜朝”言其梅花越开越美,不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这首小诗,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又有清新明快之感。状物写景都很细腻,以梅花傲雪开放到随风与雪飘落,以及花落放叶之状、花儿多变等都写到了,让作者观赏到了雪里梅花的千姿百态,创造了美的意境,留下的是不尽的想象和美的感受。

名家评价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文人咏梅似乎始于南北朝。最早的所谓懂梅花者,一为南朝梁的何逊,一为南朝陈的阴铿······阴铿留下的《雪里梅花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脉络清晰。写景则清丽,抒情则积极向上,富有朝气。但在今天看来意境平平。


408、南北朝·阴铿(一)

《侯司空宅咏妓诗》

佳人遍绮席,妙曲动鹍弦。
楼似阳台上,池如洛水边。
莺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
翠柳将斜日,俱照晚妆鲜。

【绮席】1.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 2.盛美的筵席。
【鹍弦】用鹍鸡筋做的琵琶弦。
【阳台】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遂以"阳台"指男女欢会之所。 2.即王屋山。 3.楼上房间外面的小平台。


408、南北朝·阴铿(一)

408、南北朝·阴铿(一)

《观钓诗》

澄江息晚浪,钓侣枻轻舟。
丝垂遥溅水,饵下暗通流。
歌声时断续,楫影乍横浮。
寄言濯缨者,沧浪终滞游。

【钓侣】垂钓之友。枻 [yì]划 [船];掌舵 。
【轻舟】1.轻快的小船。 2.指浮桥。
【寄言】1.犹寄语﹑带信。 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濯缨】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沧浪】青色的波浪:狂风暴起,湖水沧浪。
【滞游】久游未归。亦指久游未归的人。


408、南北朝·阴铿(一)


《南征闺怨诗》

湘水旧言深,征客理难寻。
独愁无处道,长悲不自禁。
逢人憎解佩,从来懒听音。
唯当有夜鹊,南飞似妾心。

【征客】远行他乡的客旅:征客动乡愁。
【解佩】1.解下佩带的饰物。 2.佩是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饰物,因谓脱去朝服辞官为"解佩"。 3.《汉书.龚遂传》载:宣帝任遂为勃海太守,其地因岁饥,多盗劫。遂到任后,劝民务农桑,民有持带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后因以称卖牛务农为"解佩"。

408、南北朝·阴铿(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