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2021-11-16 15:24:20)
标签:

传统文化

古典文学

古诗

静修

南北朝·吴均

杂谈

分类: 诗词学习

南北朝·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闺怨诗》《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二首》《忆费昶诗》《登钟山燕集望西静坛诗》《赠任黄门诗二首》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一》

贱妾思不堪,采桑渭城南。
带减连枝绣,发乱凤凰篸。
花舞依长簿,蛾飞爱绿潭。
无由报君信,流涕向春蚕。

  这组闺怨诗,因模拟古乐府而作,故题作“古意”。“萧洗马”,即萧子显,齐高帝孙,梁时曾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书等职。据《梁书》、《南史》本传,子显终其生未任过太子洗马职,或因史籍阙载,或此为“太子中舍人”之误。子显今存诗十余首,不乏闺怨之作,但所和原诗已不详。
        第一首亦载《乐府诗集》,题作《采桑》。首句开宗明义,以思妇口吻,自道其思念之苦。次句点明思妇身分,她是一位劳动妇女,虽然受着“思不堪”的折磨,但为生计不得不每天勉力劳作。“渭城”,即秦时咸阳城,汉时改称渭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三、四句,通过两个特写镜头的摄取,具体真切地表现思妇“思不堪”的情怀。“连枝”,即“连理枝”,两棵树不同根而枝干结合在一起,以喻相爱的夫妻。白居易《长恨歌》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句。“凤凰簪”,是说簪上有凤凰为饰。“连枝”、“凤凰”,是多么美妙而寓有深意的图案,然而,它们却是绣在因身体消瘦而一天天感到松弛的衣带上,别在因无心打扮而一片蓬乱的发髻上,形成了多么强烈、多么令人心酸的对比!《古诗·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两句承接其意而有所翻新、发展。五、六句,又变换一个角度,从自然界微细之物尚且有所依恋追求的形象中,曲折流露内心情感。“长薄”,谓连片的草木丛生之地。“花”喜欢摇曳于“长薄”,“蛾”喜欢翻飞于“绿潭”,妻子也喜欢同丈夫长相依偎!两句既是比拟,也是反衬,妙在不露声色,却更深刻地揭示了思妇的内心。最后两句,又改为直说,与篇首照应。从“无由”句不难看出,思妇尚不知其丈夫今在何方,她甚至无法与丈夫通报一下音讯,怪不得她要一边劳作、一边流泪了! 两句为思妇的“思不堪”融入了若干无望、绝望的色彩,从更深层次上表现了思妇的不幸,激起了读者的深深同情。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二》

妾本倡家女,出入魏王宫。
既得承雕辇,亦在更衣中。
莲花衔青雀,宝粟钿金虫。
犹言不得意,流涕忆辽东。

【倡家】1.古代指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 2.称妓女。

写倡家女被选入王宫,虽得爱幸,既富且贵,但仍然忆念着远方的恋人。“倡家女”,歌舞艺人之女,或本人即为歌舞艺人。“魏王宫”,三国曹魏王宫,宫中多歌舞艺人,曹操之妻卞氏也出身倡家。这里泛指王宫。“琱辇”,刻镂有文采的车子,为帝王所乘。“更衣”,用汉武帝幸卫子夫事。《汉书·外戚孝武卫皇后传》: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歌女,武帝至平阳公主家,“既饮,讴者进,帝独说(悦)子夫。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莲花”、“宝粟”、“青雀”、“金虫”,皆头上首饰,或仿花实之象,或摹虫鸟之形,姿态万千,琳琅满目,艳丽无比。首句点明出身,然后次第铺染,宠遇之隆、穿戴之盛令人瞠目,而结尾却出人意表:“犹言不得意,流涕忆辽东。”“辽东”,秦置郡名,辖今辽宁东南部辽河以东地区,这里代指极远之地。“不得意”是果,“忆辽东”是因,因为心有所恋,所以“身在福中不知福”,表现了“倡家女”对于爱情忠贞不二的可贵品质。江淹有《倡妇自悲赋》,写一歌舞艺人被皇帝始幸终弃,本诗前部与之相似而结局不同,亦颇具深意,自成一格。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三》

春草可揽结,妾心正断绝。
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
非独泪成珠,亦见珠成血。
愿为飞鹊镜,翩翩照离别。

第三首写女子暮春怀人,形衰色减,悲痛欲绝。首句点明时令。“春草拢可结”,表明草长已深,论季节该已是暮春时候,而思妇对其夫君天天盼,夜夜想,此时也到了肝肠寸断的地步。中四句,具体描述其苦思苦念情景。“绿鬓”,乌亮的头发。此句从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冬歌》“感时为欢叹,白发绿鬓生”两句变幻而出,又为后来李白《怨歌行》“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鬓”两句开出了端绪。“绿鬓”、“红颜”互文见义,都是说“思君令人老”(《古诗·行行重行行》),而反过来又可衬托“思君”之深、之切。“非独”二句,进一步说明思念之苦。“泪成珠”、“珠成血”实即“泣尽继以血”(李白《古风》其三十四)之意,思妇对其夫君的思念真到了舍命的地步,怪不得其“绿鬓”要在“愁中改”,“红颜”要在“啼里灭”了。最后,以思妇无可奈何的想望之词作结。“飞鹊镜”,古铜镜背面铸有鹊形者。《太平御览》卷717引《神异经》:“昔有夫妻将别,破镜各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其镜化鹊飞至夫前,其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思妇愿化为飞鹊镜以照离别,盖亦疑其丈夫另有新欢,欲将其抛弃。末尾将其内心世界更深层处的隐忧疑惧揭出,思妇何以会对离别如此伤怀,也就得到了更为合于情理的说明。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四》

何处报君书,陇右五歧路。
泪研兔枝墨,笔染鹅毛素。
碧浮孟渚水,香下洞庭路。
应归遂不归,芳春空掷度。

【陇右】1.古地区名。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古代以西为右﹐故名。约当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 2.甘肃省旧时别称之一。

        第四首写思妇为夫君作书时内心不平静的情景。开头是一个设问句,意思有些费解,统观全诗,“陇右五岐路”当指夫君所在之地,“何处报君书”当作“君书报何处”解。“陇右”,谓陇山以西至黄河以东地区;“五岐”,谓有五条岔道。丈夫所在甚远,且路径不清,信怎能送到呢? 思妇写信,不是一种无望的举动么?但即使无望,她也要写,而且要用最好的纸墨来写,因为她内心的情感驱使着她这样做。中间四句,具体描述写信情景。“枝”,《玉台新咏》吴兆宜注:“疑作‘皮’”,近是。据《墨经》,好墨原料中有兔皮。“鹅毛素”,谓上等素绢。“渚”,吴兆宜注:“一作‘诸’”,是。孟诸,古泽名,故地在今河南商丘东北,在此与“洞庭”对举。“碧浮”二句,也有些费解,揣摩诗意,“碧”当承“泪”而言,形容清泪盈溢,不能自止;“香”当承“墨”、“笔”、“素”而言,形容纸墨精美,馨香远闻。使用笔墨精美,说明思妇对这封信何其重视;而又禁不住清泪盈溢,说明她明知这封信送不到,因此不免痛苦。最后两句,责怪夫君应归而不归来,使她在这里空耗着青春。全诗怨而不怒,语调平稳,大概是越深层的海水越不荡起波澜吧,读来又别是一番情味。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五》

妾家横塘北,发艳小长干。
花钗玉腕转,珠绳金络丸。
羃历悬丹凤,逶迤摇白团。
谁堪久见此,含恨不相看。

        
        第五首写女子担心被男子抛弃的微妙心理。首二句自言其居处之地。“横塘”、“长干”,皆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文选》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长干延属,飞甍舛互。”注:“横塘在淮水南,近家渚缘江筑长堤,谓之横塘。……建业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吏民杂居。东长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连。”这一带是南朝乐府民歌的产地之一,乐府《杂曲歌辞》中即有《长干曲》。中四句写女子的穿戴打扮。“花钗”、“玉腕转”、“珠绳”、“金络丸”皆指饰物,有金、有玉、有珠子,或插于双鬓,或戴于双腕。南朝乐府《双行缠》:“朱丝系腕绳,真如白雪凝。”又《杨叛儿》:“七宝珠络鼓,教郎拍复拍。”两句与这不无瓜葛。“羃(mi密)(li历)”,覆盖分布貌。“青凤”,未详,疑指穿戴中形似青凤的饰物或图案。“逶迤”,摇曳貌。“白团”,扇之一种。据《古今乐录》,晋王珉与嫂婢通,珉好持白团扇,婢乃制《团扇郎歌》六首以赠珉。其二云:“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汉乐府古辞有《怨歌行》(《文选》、《玉台新咏》、《乐府诗集》等皆谓班婕妤作),词云:“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诗以扇比女子,以秋至天凉团扇被弃隐喻男子一旦变心女子便遭遗弃,极为形象深刻,后屡有拟作。梁简文帝萧纲《怨诗》云:“秋风与白团,本自不相安。新人及故爱,意气岂能宽。黄金肘后铃,白玉案前盘。谁堪空对此,还成无岁寒。”本诗最后两句即承其意,而感情色彩更趋强烈。虽然盛妆艳服,华贵无比,然而一见那白团扇,便不觉触动心中隐忧,不堪而且“含恨”,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命运的悲剧性。前面一路铺叙,似不无炫耀之意,最后直抒其情,情绪猛然下跌,形成强烈反差,仿佛可见女子始喜终怨的表情变化,表现上也不无特色。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六》

匈奴数欲尽,仆在玉门关。
莲花穿剑锷,秋月掩刀环。
春机思窈窕,夏鸟鸣绵蛮。
中人坐相望,狂夫终未还。


第六首比较特别,是以一个男子的口吻来表现思妇的情感。男子是一个戍守玉门关的战士,“匈奴数欲尽”表明他参加过多次残酷战斗,但匈奴始终未能消灭,因此他虽然戍边已久,还是不能回家与妻子团聚。“莲花”二句,通过战士身边常见之物刀剑的描写,来表现边关的环境气氛。“莲花”当与“秋月”互文,均指明朗的月光。明朗的月光在锋利的刀剑上变化闪烁,寒气逼人,透出一派凛冽肃杀。明月照征人,寒光照铁衣,战士不由得想起了远方的妻子。“春机”以下四句,从男子的想象中,表现女子渴望爱情、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春机”,谓春天的织机;“窈窕”,美好貌,代指织布的女子。“绵蛮”,语出《诗经·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阿”之句,为鸟叫之声。“春机”尚“思窈窕”,“夏鸟”尚“鸣绵蛮”,女子又怎能不思念她的丈夫呢?其间的寓意是不难理解的。最后两句化隐为显,将思念之意点明。“中人”,宫女,这里借指思妇。“狂夫”,男子自称。思妇日夜盼望着夫君,而夫君终于没有回来。由思而望,由望而无望,接下来当是悲不自胜了。从男子的想象中,极有层次地表现了思妇的形象和感情,显得颇为别致,从中也透出男子对妻子的思念之深,盼望之切。

组诗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不同身分、不同遭际的女子的闺怨之情,曲折淋漓,凄恻动人。语言朴素清新,感情真挚醇厚,格调健康明朗,具有乐府民歌特有的朴素美。诗人情采飞动,多直叙其事,直抒其情,但也不乏含蓄蕴藉之笔,既有行云流水之妙,又不使人一览无余,既有大笔勾勒,又有工笔细绘,从而将慷慨悲凉之情、缠绵悱恻之思及细致微妙的心理活动熔为一炉,单纯中见深刻,直率中见婉曲,语谈而情浓,言浅而意深,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史载吴均出身寒贱,这使他有可能深切体会妇女命运的悲苦,也使他有可能更为喜爱来自民间的乐府民歌艺术,并深受其影响,从而在诗风靡弱的时代,写出如此感情深沉、诗风明健、读之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闺怨诗》

胡笳屡凄断,征蓬未肯还。
妾坐江之介,君戍小长安。
相去三千里,参商书信难。
四时无人见,谁复重罗纨。

【征蓬】随风飘零的蓬草。比喻漂泊远行之人。
 自古征人远戍,久无归期,空留闺中怨妇,苦苦相思,这首诗,就是抒写的征人之妇的相思之情,读来颇为感人。
诗的起首一句,直点闺怨之情:凄。“胡笳屡凄断”,胡笳,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后传入中原。胡笳之音甚为悲凉。征人之妇欲借音乐排遣幽思,然而,胡笳之音悲凉,更增添相思凄苦,竟致曲不能终而屡屡中断。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诗的第二句作了回答:“征蓬未肯还。”征蓬,犹言飘蓬,喻经常远行的人。此即指怨妇之夫,丈夫久戍不归,思妇独守空闺,怎能不凄凄眷念,切切苦思!
 接着的四句诗,写二人相隔甚远,相见无望。“妾坐江之介,君戍小长安。”小长安,地名,在河南南阳县南,汉朝光武帝与王莽部将甄阜梁丘赐激战,大败于此。诗中的“小长安”并非实指,而是借此表明地点之远,表明驻军古战场战事频多之苦。征人之家临近大江,而征人从军远在边地。妇泣长江边,望穿流水不见君;君戍古战场,终日苦战无归期。这凄怨之情谁与诉说?接着的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两地相隔极远。参、商,二星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江之介与小长安远隔数千里,征人之与妻室,就犹如参星之于商星,音讯隔绝,相见无望。这就使得思妇在近乎绝望的情绪中等待,这种近乎绝望的等待煎熬,噬啮着她的心,不由得发出一声声叹息。
“四时无人见,谁复重罗纨?”征人远去多载,唯余妻子独守空房,形影相吊,回忆往日的夫妻恩爱,更添现时孤独无依之凄凉。征人之妇内心的凄苦,在一句叹息的诘问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齐梁诗人的作品,或抒写个人得失之情,或写宫帏之事,题材大多很窄。吴均的这首《闺怨诗》,描写了征人之妇的相思凄情,反映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立意较具社会意义,这在当时的文人诗作中是不多见的。
《梁书·吴均传》说吴均的作品“清拔有古气。”确实,吴均的诗作与当时其他诗人的作品相比,语言比较明畅,用典比较贴切,无堆砌之弊。这首《闺怨诗》就是如此,用明白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真挚的情感,唱出了一首如泣如诉的闺怨之歌。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二首 其一》

始可结交者,文酒满金壶。
围棋帝台局,系马秦王蒲。
长剑皆玉具,短笛悉银涂。
送归日愁满,留客袂纷吾。
今成桓山上,秋风星散乌。

【文酒】谓饮酒赋诗。
【金壶】1.铜壶的美称。 2.黄金酒壶。 3.为酒壶之美称。
【帝台】1.古代神话中的神仙名。 2.犹帝阙。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二首 其二》

思君出江湄,慷慨临长薄。
独对东风酒,谁举指南酌。
崇兰白带飞,青鵁紫缨络。
一年流泪同,万里相思各。
胡为舍旃去,故人在宛洛。

【长薄】绵延的草木丛。《楚辞.招魂》:"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倚沼畦瀛兮遥望博。"王夫之通释:"长薄,山林互望皆丛博也。"一说地名。见《楚辞》王逸注。
【青鵁】1.水鸟名。即鵁鶄。 2.猛禽名。又名海东青。
【缨络】1.珠玉串成的装饰物,多作颈饰:佩缨络|被缨络|项上金螭缨络。 2.缨子;穗状物:红缨络|缨络飘拂。
【宛洛】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南阳和洛阳。常借指名都。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南北朝·吴均《忆费昶诗》

皎皎日将上,猎猎起微风。
山没清波内,帆在浮云中。
直趣珠星北,斜开碧海东。
故人若思我,当念离根蓬。

费昶,南朝梁代人,约公元51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江夏人。生卒年不详,约梁武帝天监九年前后在世。
【皎皎】形容很白很亮:~的月光。
【珠星】明珠般的星斗。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南北朝·吴均
《登钟山燕集望西静坛诗》

客思何以缓,春郊满初律。
高车陆离至,骏骑差池出。
宝椀汛莲花,珍杯食竹实。
才胜商山四,文高竹林七。
复望子乔坛,金绳蕴绿帙。
风云生屋宇,芝映被仙室。
方随凤凰去,悠然驾白日。

【高车】1.古代车篷高﹑供立乘的车。 2.高大的车。贵显者所乘。 3.古代民族名。初号狄历,也称敕勒﹑铁勒﹑高车﹑丁零。所乘车﹐车轮高大。参阅《魏书.高车传》﹑《新唐书.回鹘传上》。 4.复姓。北魏有高车门。见《魏书.庾业延传》。
【陆离】1.色彩繁杂绚丽:光怪陆离|陆离斑驳。 2.长的样子:带长铗之陆离兮。 3.分散的样子:毛群陆离,羽族纷泊。
【差池】1.(c-)参差不齐的样子: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2.也作“差迟”。错误;差错:不会有什么差池。
【子乔】春秋时神话传说人物。
【仙室】1.仙人所居的宫室。 2.指道教祠观。 3.指东汉洛阳宫中藏书的东观。 4.泛称皇家藏书之所。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赠任黄门诗二首 其一》

相如体英彦,左右生容晖。
已纡汉帝组,复解梁王衣。
经过云母扇,出入千门扉。
连洲茂芳杜,长山郁翠微。
欲言终未敢,徒然独依依。

【黄门】秦汉时,宫门多油漆成黄色,故称黄门。东汉始设为专官,或称之给事黄门侍郎。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汉代以后沿用此官职,明清时期为从二品官员,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
【英彦】英俊之士;才智卓越的人。
【连洲】1.连延的沙洲。 2.遍洲。
【长山】秦汉指帝王陵墓。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赠任黄门诗二首 其二》

纷吾少驰骋,自来乏名德。
白玉镂衢鞍,黄金玛瑙勒。
射雕灵丘下,驱马雁门北。
殷勤尽日华,留连穷景黑。
岁暮竟无成,快来坐默默。

【射雕】喻善射。
【灵丘】1.神仙所居之山。 2.对家乡的美称。丘﹐出生之地。 3.敬称祖墓。丘﹐丘墓。 4.指祖先。 5.地名。古代齐国边境邑名。 6.地名。汉置县名。属代郡﹐即今山西省灵丘县。

396、南北朝·吴均(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