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365南北朝·刘缓

标签:
传统文化风流人物古典文学静修南北朝·刘缓杂谈 |
分类: 心之旅 |
南北朝·刘缓
刘缓[约549年前后在世]字合度,平原高唐人,刘绦之弟。生卒年不详,约梁武帝太清末前后在世。
少知名。历官安西湘东王记室(为湘东王萧绎中录事)。时西府盛集文学,缓性虚远有气调,风流跌宕,名高一府。常云:“不须名位,所须衣食;不用身后之誉,惟重目前知见”。除通直郎。俄迁镇南湘东王中录事复随府江州。卒。
南北朝·刘缓
《杂咏和湘东王诗三首 其一 秋夜》
楼上起秋风,绝望秋闺中。
烛溜花行满,香燃奁欲空。
徒教两行泪,俱浮妆上红。
《杂咏和湘东王诗三首 其二 寒闺诗》
不堪寒夜久,夜夜守空床。
衣裾逐座褶,钗影近灯长。
无怜四幅锦,何须辟恶香。
《奉和玄圃纳凉诗》
清气流暄浊,非关狭室中。
当由小堂上,自有大王风。
樵螟动兰室,神飙起桂丛。
披襟深睿赏,曲卷何由同。
【暄浊】闷热烦浊之气。
【非关】不是因为﹔无关。
【兰室】芬香典雅的居室,多指女子香闺
【神飙】谓迅疾若有神灵的风。
【桂丛】1.桂树林。多指隐居之地。 2.指月宫。
【披襟】1.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2.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
3.亦作"披衿"。犹披心。谓推诚相与。
【睿赏】圣明的鉴赏。
《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
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
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
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
钗长逐鬟髲,袜小称腰身。
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
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陈王】指三国魏曹植。
【奉倩】三国魏荀粲﹐字奉倩﹐因妻病逝﹐痛悼不能已﹐每不哭而伤神﹐岁馀亦死﹐年仅二十九岁。见《三国志.魏志.荀恽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后成为悼亡的典实。
石季伦,指石崇。
这是一首艳诗,前八句将前代多首吟咏美女的名作串在一起,如《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洛神赋》、《北方有佳人》、《陌上桑》等,集众美于一身。接下来八句从面、唇、体香、发饰、腰身、娇语、媚态等各个方面来具体描写全身上下之美。随后两句用《世说新语》里的两个故事来说明美女如何迷人。其最后两句“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美女正在友情展示,贵客不要错过机会。
其中“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两句用典《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和《孔雀东南飞》:“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石头记》引用这两句是隐喻皇权更迭。楚国有美玉,名和氏璧,后秦统一天下,把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如果把改朝换代比喻成传国玉玺改嫁,而它的出身是“和氏璧”,所以“相逢若问名何氏”是指其名为“何氏”即“和氏璧”也。“家住江南”即楚国,“本姓秦”指第一个拥有它的朝代是秦。故其全名为“楚地、秦门何氏”即“传国玉玺”。
《左右新婚诗》
小史如初日,得妇类行云。
琴声妾曾听,桃子婿经分。
蛾眉参意画,绣被共笼薰。
偏增使君妒,无趣遣相闻。
【小史】1.古小官名。《周礼》春官宗伯之属﹐掌邦国之志﹑贵族世系以及礼仪等事。汉以后为尚书令史或地方官一般属吏之称。
2.侍从;书童。晋张翰有《周小史》诗。 3.称官府中供奔走的小差役。
【行云】1.流动的云。
2.比喻女子头发。 3.用巫山神女之典。语本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谓神女。
4.用巫山神女之典。比喻所爱悦的女子。 5.用巫山神女之典。指男女欢会。
6.用巫山神女之典。比喻人行踪不定。
《和晚日登楼诗》
所以登台榭,正重接烟霞。
长丝触栏断,归鸟避窗斜。
俯巢窥暝宿,临树摘高花。
百雉时方晚,九层光尚赊。
《在县中庭看月诗》
移榻坐庭阴,初弦时复临。
侍儿能劝酒,贵客解弹琴。
柏叶生鬟内,桃花出髻心。
月光移数尺,方知夜已深。
【初弦】指阴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其时月如弓弦,故称。
《江南可采莲》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
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注解
南湖:一名鸳鸯湖。在浙江省嘉兴县城东南。湖中有烟雨楼,为当地名胜。
卷荷:卷曲的荷叶。【汉典】含苞欲放的荷花。
倚:倚立。
即:即可。
楫:船。短的船桨。
回迳:回转路径。小河径里回转船头。
丛:水草丛。
钗光:宝钗的光芒。
少许:少量;一点点。
作品赏析
江南采莲多是青年女子的活计,“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一句让我们很难分辨是写荷呢,还是写人呢。“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更加深了这种印象,在这里美丽的姑娘与美丽的荷花已经融为一体,真的让人感到:“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于题下日:“古《江南》辞日‘江南可采莲’,冈以为题云。”。其诗
极具江南风情,紧扣江南夏日莲花盛开、江南女儿荡舟采莲的情形米写,对莲女亦稍有描写: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最后感叹“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这反映山江南正是爱
情滋长的好地方,年年都有相思之人。
《看美人摘蔷薇诗》
新花临曲池,佳丽复相随。
鲜红同映水,轻香共逐吹。
绕架寻多处,窥丛见好枝。
矜新犹恨少,将故复嫌萎。
钗边烂熳插,无处不相宜。
后一篇:395、南北朝·吴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