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365南北朝·刘遵

标签:
传统文化古典文学静修风流人物南北朝·刘遵杂谈 |
分类: 心之旅 |
南北朝·刘遵
刘遵,少清雅,有学行,工属文。起家著作郎;太子舍人,累迁晋安王宣惠、云麾二府记室,甚见宾礼,转南徐州治中。王为雍州,复引为安北咨议参军,带邓县令。中大通二年(530),王立为皇太子,除中庶子。遵自随藩及在东宫,以旧恩偏蒙宠遇,同时莫及。大同元年卒官。皇太子深悼惜之,与遵从兄阳羡令孝仪书称其“文史该富,辞章博赡”。撰有《梁东宫四部目录》四卷,佚。今存诗九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诗风轻绮,为典型“宫体”,其《繁华应令诗》一首,风格低下,尤为后人所非。萧纲曾为之撰集,行于世。
少清雅,有学行,工属文。起家著作郎;太子舍人,累迁晋安王宣惠、云麾二府记室,转南徐州治中。王为雍州,复引为安北咨议参军,带邓县令。中大通二年,王立为皇太子,除中庶子。卒于官。
人物成就
南朝梁目录学家、文学家。字孝陵。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清雅有学行,工属文,懂宾礼。起家为著作郎,官太子舍人,迁晋安王宣慧、云摩二府记室。大通中,除中庶子。后至东宫(梁朝国家图书馆),任职数年,校编勘正图书。此间编撰有《东宫四部目录》,约于天监六年(507)编成,共4卷。有人批评其“墨守遗范,少有变更”。除著录东宫存书外,影响不大。此目早佚,今从《隋书·经籍志》中著录。后卒于东宫,萧纲曾为他撰集行于世。
《蒲坂行》
汉使出蒲坂,去去往交河。
间谍敢亏对,骖马脱鸣珂。
乍作渡泸怨,何辞上陇歌。
蒲坂:地名。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相传虞舜在此建都,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西汉改称为「蒲反」,东汉复旧,隋炀帝大业初并入河东县。地当黄河转折东流处,有风陵渡隔河与潼关相望,为河东通往关中的要冲。也作「蒲阪」。
【去去】1.谓远去。
2.永别,死。 3.犹连说"走开"。
【鸣珂】1.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2.指居高位。
渡泸,指诸葛亮南征,五月渡泸时,渡口在金沙江上的四川省越西县境内。三国蜀丞相诸葛亮率师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后遂用为远征之典。
《四时行生回诗》
三月三日咄泉水,七月七日芍陂塘。
凤靥蛾眉妆玉面,朱帘绣户映新妆。
咄,1.呵斥。
2.表示惊异。
【凤靥】犹言美丽的面饰。
《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诗》
分蛇沦霸迹,提剑灭雄威。
空馀清祀处,无复瑞云飞。
仙车照丹穴,霓裳影翠微。
投玦要汉女,吹管召湘妃。
幸逢怀精日,豫奉沐休归。
分蛇,指汉高祖刘邦“芒砀山斩白蛇起义”的典故。
【霸迹】1.亦作"霸迹"。
2.犹霸业﹐王业。 3.特指建立了赫赫王业的汉朝。
【休归】致仕,退休。
《应令咏舞诗》
倡女多艳色,入选尽华年。
举腕嫌衫重,回腰觉态妍。
情绕阳春吹,影逐相思弦。
履度开裙襵,鬟转匝花钿。
所愁馀曲罢,为欲在君前。
【倡女】以歌舞娱人的妇女。亦指卖身的娼妓。
【履度】1.遵循法度。
2.鞋的大小尺寸。
【裙襵】衣裙上的皱褶。
《繁华应令诗》
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鲜肤胜粉白,曼脸若桃红。
挟弹雕陵下,垂钓莲叶东。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
幸承拂枕选,得奉画堂中。金屏障翠被,蓝帊覆薰笼。
本欲伤轻薄,含辞羞自通。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
蛾眉讵须嫉,新妆递入宫。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风兴盛,自阮籍开先河之后,以同性恋为描写主题的同性恋诗如雨后春笋,其中较为有名的就是这首《繁华应令》
《从顿还城应令诗》
汉水深难渡,深潭见底清。
锦笮系凫舸,珠竿悬翠旌。
鸣笳芳树曲,流唱采莲声。
神游不停驾,日暮返连营。
宁顾空房晨,阶下绿苔生。
【锦笮】丝质的缆绳。泛指华美的缆绳。
【翠旌】用翡翠鸟羽毛制成的旌旗。
【鸣笳】1.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
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芳树】泛指佳木;花木。
【流唱】1.谓唱挽歌。
2.传唱流行的歌曲。
《相逢狭路间》
春晚驾香车,交轮碍狭斜。
所恐惟风入,疑伤步摇花。
含羞隐年少,何因问妾家。
青楼临上路,相期觉路赊。
注解
春晚:晚春。春天已晚。犹春暮。
香车:用香木做的车,泛指华美的车或轿,女人的车乘。
交轮:交错的车轮。
碍:阻碍。
狭斜:小街曲巷。多指妓院。
所恐:所怕的事。
惟:唯有。
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
隐:隐藏。躲开。用车幔隐藏。
年少:少年。
何因:什么原因。
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后指妓院。
上路:大路;通衢。
妾:已婚女人自谦称呼。
相期:互相约期。互相期会。
觉路赊:感觉路途远。赊,长,远。
作品赏析
此诗所写的,是少年男女相逢不相识的脉脉相对。在表现上,诗人干脆摇身一变,化作了其中的女子,以幽切动人的口吻,述说羞于吐露的心思。读来自是别有韵味、
开篇先是主人公车马出场:“春晚驾香车,交轮碍狭斜”“狭斜”指小街曲巷。一个春风骀荡的傍晚,街路上的辚辚驰来辆华丽的马车。车上帷幔低垂,还看不到车中人的模样。然而从飘散的阵阵香气推测,不外是位俏丽的姑娘。“春晚”、“香车”和那位惹人猜思的车中人,美好的事物全凑在了一起,真叫街上的人兴奋,眸光也不觉为之一亮。倘若没有意外,这香车很快又将远去。偏偏事有凑巧:香车驰经小街曲巷,对面又驰来辆马车。这便出现了“交轮碍狭斜”的喜剧系场面:两车相交,街巷太窄,实在难以同时通过。那么,就只好等一等吧。以上情景,当然都是笔者按诗意所作是介绍。在诗中,却是以车中的女主人公的口吻述说的。所以,字里行间,还跳荡着女主人公春晚驱车的欢悦,以及“狭斜”受阻的好奇之情。
接着才让女主人公露面:“所恐惟风入,疑伤步摇花”。前句既述说“恐”,可见此刻车帷已被吹起,那舒爽的晚风正趁虚钻入,后句则写得极为微妙:春风入车,令人神清气爽,本该欣喜才是。策车中姑娘却立即想到了头上佩戴的“步摇花”,唯恐被风吹歪,有妨自己的仪容。活脱脱一种注重打扮的娇女子心理。还有一点诗中未说,但读者可以想见:正由于那一阵晚风,偶然将车帷掀开,街边的行人,才得以窥见车中人的容貌、那巍颤颤摇晃的步摇花,映衬着姑娘红扑扑的俊脸盘,风姿该有何等美好!这便难免使那街边的少年“中心痒痒”了。请读者注意,下文诗情的变化,正由这一处生出。
“含羞隐年少,何因问妾家”说来亦可笑,街人中也真有那么一位多情的少年,仅仅因见了车中人一面,便失去了自持,竟踱到了车门前来了。倘若他只是攀谈几句倒也罢了,偏偏那双火辣辣的眼睛,又在我脸上直转。陡然间,竟还轻声问起我的住家来,真是羞死人了!这两句全从车中女子的羞怯心境上着墨,不仅将女主人公乍闻询问的惊怯和含羞遮面的惶急之态传写逼真;字里行间,还隐隐浮现着那车前少年斗胆相询的神情。书一语而曲尽主客之情,彼此映照,情景宛然,又不失女主人公唇吻之肖,可谓妙笔通灵!
按理说,女主人公既已“含羞”而“隐”,自不会再有回答之语。但这位姑娘又不同一般:她虽然脸薄,甚至连让人看一下也害羞,内心却不甘就这么与少年默默分手,终于还是吞吞吐吐地答了一句:“青楼临上路”。“青楼”乃后世妓院之别称,但在汉魏六朝,又可指显贵人家的闺阁。曹植《美女篇》就有“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之句,表现美女所居之富丽、幽深。刘遵笔下的女主人公,正出身于这样的重闺深阁。因此,她便怯生生地吐露说:妾家所住的青楼,正俯临着煌煌京都的“大马路”。回答虽有含混,毕竟有了一个去处。至于她此刻的心境,恐怕更要“朦胧”些了:究竟算是夸耀自己身份的高贵呢,还是羞答答给少年指引一条相会之途?难道她羞恼之际。竟又不知不觉对少年萌生了一种相怜‘相恋之意?唉,除了她自己,这心思谁又能猜得透呢?诗之结尾,是一句幽幽叹息:“相期觉路赊(遥远)”。——你若想和我约会,可知这路途虽近在咫尺,却又是悠远难至啊!这结尾情韵很悠长,还带那么一点淡淡的惆怅。大约很能表现诗人目击这一幕景象时的心境和感受。“狭斜”相逢的一幕就这样结束,姑娘的香车有辚辚远去,晚风中似还飘荡着缕缕幽香。
最后回到此诗的题目。《相逢狭路间》为乐府旧题,又作《相逢行》,早在汉朝就有了。古辞描述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既夸“中子为侍郎”之类的显贵,又夸“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的奢华。后世拟作者,内容大多不离此二端。刘遵此诗却一改奢夸之习,借用旧题,表现男女邂逅问答的有趣情态。这在题材上是一打突破,写得也情态逼真、思致婉转。这样的清景长韵。
《度关山》
陇树寒色落,塞云朝欲开。
谷深鼙易响,路狭幰难回。
当知结绶去,非是弃繻来。
行人思顾返,道别且徘徊。
愿度关山鹤,劳歌立可哀。
陇树:陇山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
塞云:边塞之云。
朝:早晨。
鼙: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幰:车上的帷幔。指车。
结绶:佩系印绶。谓出仕为官。
弃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关中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顾返:顾盼返回。
度:超越,超度。
劳歌:忧伤、惜别之歌。劳作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