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南北朝·吴均《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赠周兴嗣诗六首》
标签:
传统文化怀古静心南北朝·吴均古典文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南北朝·吴均
《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赠周兴嗣诗六首》
《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 其一》
相送出江浔,泪下沾衣襟。
何用叙离别,临歧赠好音。
敬通才如此,君山学复深。
明哲遂无赏,文花空见沈。
古来非一日,无事更劳心。
【江浔】江边。
【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冯衍
,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幼有奇才,二十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不肯出仕。义军起,投更始帝部下;因后降刘秀,故不被重用,出为曲阳县令。在此期间,由于结交外戚,迁为司隶从事,然亦由此而得罪,免官归里,闭门自保。建武末年曾上疏自陈,犹不被任用,故作《显志赋》以自励。
【明哲】1.亦作"明喆"。
2.明智;洞察事理。 3.指明智睿哲的人。
《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 其二》
云生晓霭霭,花落夜霏霏。
问余何意别,答言倦游归。
徒劳易水布,空负洛阳衣。
怀金无人别,抱玉遂成非。
安得久留滞,商山饶白薇。
【怀金】1.怀揣金印。指显贵。
2.怀带金宝。
【抱玉】1.见"抱璞"。
2.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亦名商岭﹑商阪﹑地肺山﹑楚山。地形险阻,景色幽胜。秦末汉初四皓曾在此隐居。
《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 其三》
君留朱门里,我至广江濆。
城高望犹见,风多听不闻。
流苹方绕绕,落叶向纷纷。
无由得共赏,山川间白云。
【江濆】江岸。亦指沿江一带。
【流苹】浮萍。
【绕绕】1.纠缠貌。
2.回环旋转貌。
《赠周兴嗣诗四首 其一》
孺子贱而贫,且非席上珍。
唯安莱芜甑,兼慕林宗巾。
百年逢缱绻,千里遇殷勤。
愿持江南蕙,以赠生刍人。
【孺子】1.幼儿,儿童。
2.古代称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 3.贵妾。 4.犹小子﹑竖子,含藐视轻蔑意。
5.东汉徐穉的字。徐穉,豫章南昌人,家贫,隐居不仕。后亦以指清贫淡泊,隐居不仕者。
6.指古之《孺子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见《孟子·离娄上》。
【席上】1.筵席之上首。
2.指筵席上。 3.指儒学。
【莱芜甑】是指生活清贫。汉 代
范冉 ,字 史云 ,为 莱芜 长,后遭党人禁锢,生活清贫,但穷居自若,言貌无改,当时有民谣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见《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后因以“莱芜甑”指生活清贫。
林宗巾,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郭太》。东汉郭太,字林宗。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亦借指当世名士。
【缱绻】情意深笃,难以分舍:好友离去,心中无限缱绻|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生刍】1.亦作"生蒭"。
2.鲜草。《诗.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陈奂传疏:"刍所以萎白驹,托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
3.指贤人;贤能。 4.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5.《后汉书.徐穉传》:"郭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
生刍一束,原意是指新割的青草一捆。后用来表示薄薄的一点儿礼物,寓意极其深厚。也指用一捆青草作为吊丧的礼物。
《赠周兴嗣诗四首 其二》
思君欲何言,中心乱如雾。
泪下非一端,愁来谁有数。
子为冯敬通,不减汲长孺。
千里无关梁,安得王乔屦。
冯敬通,冯衍的字,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幼有奇才,二十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不肯出仕。义军起,投更始帝部下;因后降刘秀,故不被重用,出为曲阳县令。在此期间,由于结交外戚,迁为司隶从事,然亦由此而得罪,免官归里,闭门自保。建武末年曾上疏自陈,犹不被任用,故作《显志赋》以自励。
【不减】1.不次于,不少于。
【汲长孺】汲黯,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汉景帝时因为父亲的原因任太子洗马。汉武帝时期,初为谒者,后来出京做官为东海太守,有政绩。被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汉武帝刘彻称其为“社稷之臣”。主张与匈奴和亲。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上。
【关梁】1.关口和桥梁。泛指水陆交通必经之处。这些地方往往设防戍守或设卡征税。 2.比喻关键。
3.《文选.宋玉<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吕向注:"闭关,喻塞贤路也。"后以"关梁"指对官吏的保举。
【王乔屦】亦作“王乔舄”,亦作“王乔履”,指王乔飞凫入朝故事,出于《后汉书》。王乔,河东人。显宗时,做了叶县县令。王乔有神仙之术,每月初一、十五,常从叶县到朝廷禁省朝见皇上。皇帝看他来得很快,但未见到他的车马,很觉奇怪,便秘密叫太史侦察伺望他的行踪。太史报告说,王乔到来时,常有两只水鸟从东南飞来。于是皇上叫人张开罗网,捕捉水鸟,只得到一只鞋。检查那鞋,是四年中赐给尚书官属的鞋。每当王乔上朝时,叶县门下的鼓不击却自己响着,京师可听得见。后来,从天上降下一口玉棺到堂前,吏人上前推抬,没法子摇得动。王乔说“:上帝单独召我吗?”于是洗干净身子,穿好衣服睡进棺中,盖子马上罩住了。过了两夜,把棺埋在城东,泥土自然成了坟堆。当晚,县中的牛都流着汗,喘着气,而人们不知是怎么回事。百姓替他立庙,叫叶君祠。地方官吏每次到任,首先得拜见它。吏人有事祈祷,很有灵验。如有违犯神意,也立即降灾。皇帝于是将叶县的鼓取来放在都亭下面,从此再也没有响声。有人说这就是古代仙人王子乔。
《赠周兴嗣诗四首·其三》
与君初相知,不言异一宿。
意欲褰衣裳,阴云乱人目。
之子伏高卧,伊予空杼轴。
无因渡淇水,见此猗猗竹。
注释
一宿:即“一宿觉”,佛家语,谓一个晩上就豁然而悟。唐玄觉禅师初谒六祖惠能,问答投契,顿时得悟,因留住一宿,时谓一宿觉。见《景德传灯录·温州永嘉玄觉禅师》。后因以指神悟、顿悟。
褰qin衣裳:撩起衣裳。不辞劳苦,急于为国事奔波。相传公输班为楚设置云梯,欲攻宋,墨翟闻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南朝陈徐陵《让散骑常侍表》:"昔墨子诸生褰裳救楚,鲁连隐士高论却秦,况乎谬蒙知己,宁无感激。"后遂以"褰裳"为不辞劳苦,急于为国事奔波之典。
阴云乱人目:当指政治形势的突然恶化使人难以看透世事的变化。据野史记载,周兴嗣同梁武帝在萧齐时代,有过同僚之谊。梁武帝当了皇帝,关系由朋友变君臣。周兴嗣有一次不小心得罪了梁武帝,梁武帝一怒之下,想杀他,到底还是于心不忍,于是把他关起来对他说,你能一夜间,把一千个不同的字,写一篇好文章,就赦你无罪。《千字文》写好了,可是周兴嗣的头发全白了。因此得到宽恕。
之子:这个人。
伏:隐藏,此指默默、无声无息。
高卧:安卧,悠闲地躺着。汉汲黯任东海太守时,因多病,“卧闺合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后汉武帝又召拜汲黯为淮阳太守,汲黯不受印。武帝说:“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事见《史记·汲郑列传》。后以“高卧”为无为而治之典。
伊予空杼轴:你我空忙碌,意谓我们一般人与他的才能相比天差地别。作者自谦,极言周兴嗣才华出众,高超绝伦,一般人无法与之相比。杼轴,zhùyòu,一作“杼柚”。旧时织布机上管经纬线的两个部件,比喻文章的组织构思,此指营谋。
因:缘分
猗猗竹:《诗经·卫风·淇奥》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句,人们曾用“猗猗绿竹”比兴卫武公,此“猗猗竹”指代具有卫武公才华的周兴嗣。猗猗,美盛的样子。
诗中充满了对周兴嗣的景仰和倾服,并将周兴嗣的才华与卫武公相提并论,把他比成当世可以见到的“有匪(斐)君子”。
诗中“一宿”,佛家语,谓一个晩上就豁然而悟。“阴云乱人目”,当指政治形势的突然恶化使人难以看透世事的变化。“伊予空杼轴”,你我空忙碌,意谓我们一般人与他的才能相比天差地别。诗中对周兴嗣博学才思的赞誉情真意切,言辞中肯;用典精当,言简意赅;诗意含量及丰富。
《赠周兴嗣诗四首 其四》
可怨异公子,终自不敢言。
青松蔽南陇,白云生北园。
沉忧无人语,默念空凭轩。
安得湛卢剑,以报相知恩。
春秋时期铸剑名匠欧冶子所铸名剑之一,“湛卢剑”为五大名剑之首。欧冶子铸剑之山,为古地名山“湛卢山”,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
南北朝·吴均
《赠周散骑兴嗣二首
其一》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子云,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人。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名士严君平弟子 。
包山,山名。位于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山下有洞庭穴,为地脉。也称为「洞庭西山」。
《赠周散骑兴嗣诗二首 其二》
昔贤当路者,声名振华夏。
朱轮玳瑁牛,紫鞚连钱马。
朝花舞风去,夜月窥窗下。
想君贵易朋,居然应见舍。
【当路】1.挡路;阻碍通行。
2.路上;路中间。 3.执政;掌权。 4.掌握政权的人。 5.神名。
【朱轮】1.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因用朱红漆轮,故称。
2.借指禄至二千石之官。
玳瑁牛,指毛呈玳瑁色的牛。
连钱马,即连钱骢,马名。
尾联:想来你现在的地位高了,本应该去结交高高在上的贵人了,还能与我在家里相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