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2021-10-13 13:06:54)
标签:

传统文化

古典文学

静修

南北朝·吴均

尚古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南北朝·吴均《答柳恽》《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迎柳吴兴道中诗》《同柳吴兴何山》《送柳吴兴竹亭集诗》《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答柳恽》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词句注释
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省西南部人,工诗,善尺牍。
陇西:郡名,在今甘肃省内。
飞狐谷:关名,在今河北涞源县。
层岭:重重山岭。
扫:扫落树叶。高木:高大的树木。
催轴:催促行车。轴,车轴,这里指车轮的转动。
之:到,往。
间:间隔。原陆:原野大地。
缘:机会,缘分。
空:空自,徒然。

白话译文
在天刚破晓的时分,就从陇西出发飞奔;要于夕阳落山之前,赶到狐谷客店安身。
金秋皓月当空照,凉气充满万山林;西风呼啸连日不停,折断高树扬起沙尘。
雾气漾漾露水成珠,寒气袭来侵入衣襟;千山万岭道路崎岖,天咧即走何等艰辛。
您这次远去他乡,是要到哪里扎根?高原平地参差错落,相距遥远颠簸难行。
从今以后各一方,无缘用范太伤心;我胸怀离愁别恨,满目凄然暗昏昏。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一》

黄鹂飞上苑,绿芷出汀洲。
日映昆明水,春生鳷鹊楼。
飘飏白花舞,澜漫紫萍流。
书织回文锦,无因寄陇头。
思君甚琼树,不见方离忧。

【上苑】皇家的园林。
【昆明】指汉代昆明池。始建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
鳷鹊楼,汉宫观名。在长安甘泉宫外。汉武帝建元中建。
飘飏:飘扬。飘动飞扬。
【陇头】1.陇山。借指边塞。 2.汉乐府名。
【琼树】1.仙树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3.树木的美称。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5.喻美女。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南北朝·吴均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二》

鸣鞭适大阿,联翩渡漳河。
燕姬及赵女,挟瑟夜经过。
纤腰曳广袖,半额画长蛾。
客本倦游者,箕帚在江沱。
故人不可弃,新知空复何。

【鸣鞭】1.谓挥鞭。挥鞭策马,动则有声,故称。 2.指挥鞭打人。 3.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故又称静鞭。
【大阿】太阿。一般指泰阿剑。泰阿(又名太阿)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是东周时期越国欧冶子和吴国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
【燕姬】1.春秋时北燕之女。 2.泛指燕地美女。 3.泛指妃嫔姬妾。
【赵女】1.赵地的美女。亦泛指美女。 2.指赵飞燕。
【箕帚】见"箕箒"。借指妻妾。
【江沱】1.亦作"江沲"。 2.长江和沱江。亦指长江流域和沱江流域。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三》

离居苦无乐,回慕心凄凄。
要途访赵使,闻君仕执圭。
杜蘅色已发,菖蒲叶未齐。
幂历蚕饵茧,差池燕吐泥。
愿逐东风去,飘荡至辽西。

【要途】1.亦作"要涂"。 2.遮道;迎于途中。
【执圭】1.亦作"执珪"。 2.以手持圭。 3.先秦楚国爵位名。圭以区分爵位等级,使执圭而朝,故名。 4.泛指封爵。
【杜蘅】同‘杜衡’,即杜若。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语出《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幂历】分布覆被貌。 弥漫笼罩貌。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四》

白日隐城楼,劲风扫寒木。
隔东西,执手异凉燠。
相思咽不言,洞房清且肃。
岁去甚流烟,年来如转轴。
别鹤千里飞,孤雌夜未宿。

【寒木】1.耐寒不凋的树木,多指松柏之类。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2.泛指寒天的树木。 3.指木柴。
: 析的异体字 。
【凉燠】凉热。指冷暖;寒暑。
【流烟】1.亦作"流烟"。 2.谓飘动的雾气。
【孤雌】失偶的雌鸟。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五》

閒房肃已静,落月有馀辉。
寒虫隐壁思,秋蛾绕烛飞。
绝云断更合,离禽去复归。
佳人今何在,迢递江之沂。
一为别鹤弄,千里泪沾衣。

【别鹤】即《别鹤操》,乐府琴曲名。晋 崔豹 《古今注》卷中:“《别鹤操》, 商陵 牧子 所作也。娶妻五年而无子,父兄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 牧子 闻之,愴然而悲,乃歌曰: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后用以指夫妻分离,抒发别情。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六》

秋云静晚天,寒夜方绵绵。
闻君吹急管,相思杂采莲。
别离未几日,高月三成弦。
蹀叠黄河浪,嘶喝陇头蝉。
寄君蘼芜叶,插着丛台边。

【绵绵】延续不绝的样子:秋雨绵绵|绵绵阴雨惹人愁。
【急管】1.亦作"急筦"。 2.节奏急速的管乐。
【采莲】即《采莲曲》。乐府清商曲名。本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江南曲》。
【丛台】1.台名。战国赵筑,在河北邯郸城内,数台相连,故名。 2.台名。战国楚筑,在今河南商水县。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迎柳吴兴道中诗》

闭闭日西靡,客念已蹉跎。
长风倒危叶,轻练网寒波。
白云光彩丽,青松意气多。
所言饱恩德,忘我北山萝。

【客念】客中的思绪。
【蹉跎】衰退。
【危叶】将落的枯叶。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同柳吴兴何山》

王孙重离别,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译文
参加宴会的人心中别离之情深深,在何山山麓摆下送行的酒宴。
青青的参差披拂的薇草绵绵延延,一直到水边一直蔓延到山涧。
轻轻飘浮的云朵连着远处的峰峦,细丝一样的小雨润湿山峦。
房檐上水鸟在静静地栖息,窗纱上萤虫在不停地飞舞。
你这就要随着水流去到远方,我也要跟着清风归去。

注释
王孙:犹言公子,此处泛指参加宴会的人。
畿:此处指何山山麓。
逶迤:伸展绵延的样子。
参差:薇高矮不齐的样子。
远岫:远处的峰峦。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同柳吴兴何山》
赏析

  作品前二句叙事,在叙事中推出题旨,表明惜别之意。首句的“王孙”犹言公子,此处泛指参加宴会的人。“重离别”既是将行者之感,亦是送行者之情。并且“重离别”三字已暗点题中“送”字。次句从主人落笔,因重远别,故置酒饯行,点出题中“集”字。“峰之畿”点题中“何山”。“畿”,疆也,限也,此处指何山山麓。随后,诗人描绘了“峰之畿”的景色。

  “逶迤”为伸展绵延之貌,写草由近而远,青翠无边;“参差”写薇高矮不齐之状。写薇亦是写草,草亦含薇。前者横向延伸,后者向高处生长,姿态各异。这些草与薇由山麓伸向涧中、川上,直与游子离去之路相接,似乎草亦含情。“逶迤”二句由山写到草而及于川;“轻云”二句则由山向上写到云。云与远处峰峦连缀在一起。“沐”是润湿之意,因是“细雨”,故称“沐”。且“细雨”又与“轻云”相合。

  “檐端”二句写山间庐舍之景。这庐舍即置酒聚会之处。天色将晚,水禽息,野萤飞,写出环境清幽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水禽”与前面“川上”相呼应;“野萤”也与“峰之畿”相印合。唯独在此环境中才有这禽与萤。且禽息而恋巢,萤飞犹绕窗,都表现出一种依恋之态。《古诗十九首》中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句,写出马和鸟对家乡乃至与家乡有关物的依恋。此诗中的禽与萤既点缀出环境的清幽,同时也表达出重土慎迁之意。这几句写草、云、雨、禽、萤,其实也是写人。这里的一切都与人同其情愫,都隐约与人的重离别的心态相应。

  末二句直接写刘余杭上路及作者的感受。“随绿波”指乘舟离去。一个“远”字,明写刘余杭舟行,暗写诗人久立岸边,目送征帆。“逐清风”则写出主人因刘余杭离去而产生的孤寂之感,这又与首句的“重离别”相呼应。全诗主旨在惜别,却不直接写离愁,而是在叙事、写景中浸透了“重离别”之意,使得作品的意境委婉深致、耐人寻味。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送柳吴兴竹亭集诗》

平原不可望,波澜千里直。
夕鱼汀下戏,暮羽檐中息。
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
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
王孙犹未归,且听西光匿。

不可望,望不到边。
【踯躅】1.以足击地,顿足。 2.徘徊不进貌。 3.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
【晦昧】1.昏暗,阴暗。 2.犹愚昧。 3.隐晦不明;模糊不清。
【崦嵫】1.山名。在甘肃。 2.古代指日落的地方:日薄崦嵫|望崦嵫而勿迫。
【王孙】旧时对人的尊称。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

河阳一怅望,南浦送将归。
云山离晻暧,花雾共依霏。
流连百舌哢,下上阳禽飞。
桂舟无淹枻,玉轸有离徽。
愿君嗣兰杜,时采东皋薇。

【河阳】1.黄河北岸。 2.晋潘岳曾任河阳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
【南浦】南面的水边。
晻暧:1.昏暗貌。 2.盛貌。 3.掩映。
【百舌】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阳禽】指鸿雁。
【东皋】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

363、南北朝·吴均诗选(七)《与柳恽相赠答诗十一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