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2021-09-24 11:49:04)
标签:

传统文化

秋韵

尚古

慎独

魏晋·曹植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魏晋·曹植
《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五游咏》

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
逍遥八纮外,游目历遐荒。
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
华盖纷晻蔼,六龙仰天骧。
曜灵未移景,倏忽造昊苍。
阊阖启丹扉,双阙曜朱光。
徘徊文昌殿,登陟太微堂。
上帝休西棂,群后集东厢。
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
踟蹰玩灵芝,徙倚弄华芳。
王子奉仙药,羡门进奇方。
服食享遐纪,延寿保无疆。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注解

九州:《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
逍遥:徜徉;缓步行走貌。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优游自得的样子。
八纮:八方之维纲。八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纮,维纲。网绳。冠冕两旁的带子,下系于颌上结于吕。
游目:放眼纵观;流览。转动目光。历:经过。经历。遐荒:偏远的荒原。
丹霞衣:赤霞颜色的衣服。丹霞,日光照在云上所形成的红色云气。
袭:沿袭。沿用。世袭。继承。素霓裳:白虹颜色的下裳裤子。素霓,白色霓虹。
华盖:华丽的车盖。帝王坐车上的绸伞。
纷晻蔼:纷纷暗淡了云气。纷,纷纷。众多,杂乱。一作芬。晻,暗。晻蔼,阴暗。盛貌。
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为御者。马八尺称为「龙」。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匹马,故天子的车驾称为「六龙」。
仰天:仰面向天。骧:昂首奔驰。骧首(抬头)。后右足白的马。
曜灵:星辰之灵魂。指太阳。移景:移动光景。指经过了一段时间,移动映影。
倏忽:迅疾貌。传说南海之神为倏,北海之神为忽。《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昊苍:浩大的苍天。昊,广大无边。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古宫门名。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启:开启。丹扉:涂红漆的门扇。扉,《说文》扉,户扇也。
双阙:成对的楼阙。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曜:同‘耀’。照耀;明亮。朱光:朱光。赤光,红色光亮。指日光。
文昌殿:供奉道教神仙文昌帝君的宫殿。文昌,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文曲星、文星,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他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间寿夭祸福,下主十八地狱轮回。
登陟:登上。陟,升,登高。晋升。太微: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天帝居所之所在。古以为天庭。用指朝廷或帝皇之居。堂:殿堂。
上帝:天帝。上天之帝王。指君主,帝王。休西棂:西面的窗棂。借指居处。
群后: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泛指公卿。后,夏朝称王为后。东厢: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多作为贵客的客房。表明天帝厚待群后也。
带我:给我带上。琼瑶佩:仙宫的玉佩。琼瑶,赤色玉和美玉。指仙宫。
漱我:给我用以漱口。沆瀣浆:清露。指一种清凉饮料。沆瀣,夜间的水气、露水。
踟蹰:徘徊不前貌;缓行貌。犹豫;迟疑。逗留;歇息。须臾;瞬间。
灵芝:灵芝草,传说中的瑞草、仙草。
徙倚:犹徘徊;逡巡。徙,移动。迁徙。倚,靠着。依傍。弄:玩弄。华芳:华丽的芳草。花朵的芬芳。华,花。
王子:天子或王的儿子。指成仙的周灵王太子晋,仙名王子乔。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奉:事奉。奉上。仙药:神仙所制的不死之药。
羡门: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一作羡门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秦始皇至碣石曾派人寻求。后世用作咏求仙的典故。《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裴駰集解韦昭注“古仙人。”墓门。进:进献。奇方:奇妙的丹方。奇异的方术。
服食: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衣着食物。享:受用。遐纪:遐远的世纪。
高龄;高寿。延寿:长寿;延长寿命。保:保佑。无疆:无疆界,无穷;永远。谓没有终界。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白话译文

天下九州不值得再逛,我愿跳到云上去翱翔。
自由 自在地远涉八极,看看天边的所有地方。
披上那件红霞的上衣,穿上那条素霓的裙装。
撑起花车盖又香又大,驾起云龙车直奔天堂。
太阳的光影一动没动,顷刻之间我飞到天上。
通红的天门为我敞开,红光映照着望楼发亮。
文昌殿前我看了一回,然后登上那太微高堂。
天帝休息在西窗之下,帝后聚集在东边殿房。
仙人把琼瑶挂我身上,让我用清露洗漱口腔。
我边走边赏灵芝仙草,走到哪都有花的芬芳。
王子乔给我捧来仙药,羡门也给我送来奇方。
吃了仙药我得享高寿,寿命延长到无可限量。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诗歌解析

清人丁晏在《曹集铨评》中评曹植的《五游咏》道:“精深华妙,绰有仙姿,炎汉已还,允推此君独步。”确实,曹植《五游咏》等想像瑰奇、笔墨绚丽的游仙诗,给文学带来了超越时空的能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意象,对后世嵇康、郭璞、陈子昂、李白、韦应物等等无数诗人的游仙诗具有极大的影响和启迪,丁晏“推此君独步”的赞扬并非过甚之辞。后世那些善写游仙诗的诗人,或吟“王乔畀我去,乘云驾六龙”(嵇康《游仙诗》),或咏“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郭璞《游仙诗》),莫不规拟陈思此类作品而更加变化,在意境和神韵上则不脱陈思之范围。尤其是那被称为“天上谪仙人”的李白,所作游仙诗之妙想豪情与曹子建最相近似。
诗中的“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处。“曜灵”即太阳。“阊阖”指天宫的宫门。“文昌殿”、“太微堂”都是天宫中宫殿的名称。“王子”就是上首诗中的王子乔。“羡门”也是古代的仙人,复姓“羡门”,名“高”;秦始皇至碣石山,曾慕名派遣方士卢生去寻找他。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天上谪仙人的口吻,想像自己重新穿上了神仙所服的丹霞衣、素霓裳,坐上了驾着六龙、张着华盖的云车,向碧空飞升。在太阳未曾移动的片刻之间,他已到达昊天上的天宫。天宫的大门为他畅开,他通过宫门两侧闪耀着朱色光彩的双阙进入仙宫,又通过宫中的文昌殿,登上天帝所居的太微堂。太微堂中,上帝临西轩而坐,众仙官则聚集在上帝的对面。见诗人来到,上帝命人给他佩上琼瑶,饮以仙浆。在天宫中他悠闲地漫步,把玩着灵芝和仙花。这时仙人王子乔、羡门高又向他奉上仙药和秘方,服食了这些仙药和秘方之后,他将延长生命,万寿无疆。诗人在此诗以及《仙人篇》等诗中,用富于想像的生动笔触,描绘出一幅缥缈绮丽的仙景天宫,又渲染自己在天宫中所受到的隆重的接待,以此发泄在不得自由、动辄得咎的人世所积蓄在胸头的肮脏气;又在服食长生不死的仙药而享遐龄的意象中,寄托了自己对生命永存的憧憬。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远游篇》

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
大鱼若曲陵,承浪相经过。
灵鼇戴方丈,神岳俨嵯峨。
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
琼蕊可疗饥,仰漱吸朝霞。
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
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
鼓翼舞时风,长啸激清歌。
金石固易弊,日月同光华。
齐年与天地,万乘安足多。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注解

远游:到远处游历。临:滨临。到达。四海: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 犹言天下。全国,全世界。
俯仰:低头与抬头;短暂的时间;举止动作。洪波:水流剧烈运动扬起的滚滚波涛。曲陵:曲折的山陵。承浪:承接或承载着巨浪。有说乘浪。
灵鼇:灵验的神鳌。鼇,同鳌。《玉篇》传曰:有神灵之鼇,背负蓬莱之山,在海中。戴:头戴。拥戴。方丈:又称为方丈山、方壶、方丈洲等。古代神话及道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
神岳:神圣的山岳。应指方丈山。后指中岳嵩山。武则天封禅嵩山,改中岳为神岳。俨:俨然。宛如,十分像。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仙人:神话传说中长生不死,并且有各种神通的人。翔:飞翔,翱翔。隅:山隅,角落。
玉女:传说中的仙女。玉般的美女。戏:嬉戏。阿:山凹。凹曲处。
琼蕊:赤玉的花蕊。玉英,玉花。白色花朵的美称。疗饥:治疗饥饿,解除饥饿。
仰漱:仰首漱口。吸:吸允。朝霞:早晨的云霞。日出时太阳映照的云彩。
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
中州: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带)位居九州正中,故称为「中州」。中原地区。全中国。
将归:将回归。谒:拜谒。拜见。
东父:东王父,神话传说中的神名。《海内十洲记·聚窟洲》“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
一举:一次飞举。一次举动。超:超越。流沙:随风或水移动的沙。沙漠的旧名。
鼓翼:振翅,鼓动翅膀。舞:舞动。时风:时下的季风,流行的风俗。
长啸:大声呼叫。长声吟啸。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激:激扬。激荡。清歌:清脆嘹亮的歌声。清商乐的歌曲。没有乐器伴奏的唱歌。
金石:黄金和玉石。金钟石磬等乐器。固:固然。虽然。本来就如此。易弊:容易破损。弊,破旧,破损。
光华:光辉照耀。光辉明亮。
齐年:同一年龄。等齐年岁。
万乘:一万辆兵车。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乘,後世因称天子为「万乘」。安:哪里。足多:足够多。足以多。满足于多。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白话译文

远离人群到四海游览,抬头低头见巨浪滔天。
浪中大鱼像山峰弯曲,结队随着浪越游越远。
巨鳌驮着那方丈仙山,灵气巍峨高高入云端。
山弯处仙人飞上飞下,更有神女玉姜在戏玩。
山上的美玉可供饱餐,渴了喝朝霞也极方便。
由此我想到昆仑的家,想到中原这寄居宅院。
我要回仙地拜谒东父,一步跨过那漫漫沙滩。
我乘这阵风张开翅膀,一声啸引出清歌一串。
金石虽固但还是易碎,惟有岁月能寿比南山。
神仙可与天地共终始,人间那皇位有何稀罕?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仙人篇》

《仙人篇》是一首游仙诗,开头六句,写的是仙境里的日常生活,诗人描写了仙人们嬉戏、游乐的场面;次八句,写的是诗人幻想中上天衢、凌太虚的情形;接下来的八句写诗人观紫薇宫、过王母庐的情形;末八句,写诗人在天上俯视人间的感受。全诗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展开,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景,意象恢宏,笔调瑰丽。

这首诗作于三国时期曹魏黄初年间(220—226年)。其时曹丕用严峻法律,派遣监国官吏控制诸生行动,而且颁布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的规定。曹植名为王爵,却寄地千里之外土地贫脊的藩国,过着“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唯妻子”的孤寂生活(见《求存问亲戚疏》),并时时受监国官吏的监视,过恶日闻。在这种处境下,道教所宣扬的神仙世界自然就很为他所憧憬。这首诗就是诗人描述神仙世界作的一首游仙诗。诗人追求神仙世界,实际上是为了追求一个更辽廓更自由的彼岸世界,从而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
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词句注释

揽:持,拿着。六箸:博戏之名,亦称六博。《古博经》:“二人相对坐何局。局分为十二道,两头当中名为水。用棋十二枚,六白六黑;又用鱼二枚置于水中。其掷来以琼为之。琼方寸三分,长寸五分,锐其头,钻刻琼四面为眼,亦名为齿。二人互掷采行棋。棋行到处即竖之,名曰骁棋;即入水食鱼。每牵一鱼获二筹,翻一鱼获二筹。”箸:一作“著”。
太山隅:泰山的一角。隅,山角。
湘娥:湘江女神。尧之二女娥皇、女英,随舜南巡不返,堕湘水死,为水神,号湘夫人。拊:即抚、弹字之意。
秦女:指秦穆公之女。《艺文类聚》作“素女。《列仙传》“萧史者,秦缪公时人,善吹箫。缪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妻焉。萧史教弄玉学吹箫,作凤鸣,一旦皆随凤凰飞去。”笙竽:皆乐器名。
玉樽:玉酒杯。桂酒:美酒。《楚辞·九歌》:“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切桂以置酒中也。”
河伯:黄河水神。姓冯名夷,传说因得水仙之道而为神。神鱼:指黄河鲤。古有鲤跃龙门则成龙之说。
四海:天下。《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局:局促。如:往。
韩终:一作韩众,传说中古仙人名。《列仙传》说他是战国齐人,服药成仙,《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王乔:传说中的古仙人。《列仙传》曰:“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
要:通“邀”,邀请。天衢:即天路。
凌:升。太虚:指太空。
逾:越过。景云:五色彩云,亦称庆云、卿云。《后汉书·郎顗传》注曰:“景云,五色云也。”躯:身躯。
观:《艺文类聚》作“过”。紫微:本为星宿名,此指天帝所居的紫微宫。丁本作:“紫薇”。
帝:天帝。灵符:即神符。符为古代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用竹或金玉制作。上有文字,剖而为二,双方各执一半,用时两半相合以为征信。
阊阖(:天门。嵯峨:高耸的样子。
玉树:传说的神树名。扶道:夹道。
白虎:星宿名。枢:门斗。
驱风:乘风。
王母庐:即西王母的住所,西王母为古代传说的女神名。《五岳名山图》:“昆仑三角,其一角正北,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台;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上有玉楼十二,景云映日,朱霞流光,西王母之治所。”
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寄居:指人生短促。
潜光:收敛光彩,比喻隐居。养羽翼:《意林》载,得道之人,臂上生出六翮,腹部长羽毛,然后得以飞升。即修成仙。
趋:《乐府诗集》作“趣”,趣、趋古通用。徐徐:缓慢安稳的样子。
轩辕氏:《乐府诗集》、宋本皆作“昔轩辕”。轩辕即黄帝。
鼎湖:《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龙乃上去…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胡髯而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
九天:即九重天。
须:等待。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白话译文

仙人们把揽着黑白各六枚棋子,悠闲地在泰山一角对博。
女神湘娥抚弄着琴瑟,秦穆公之女秦娥吹着笙竽。
仙境中,不仅有美妙的音乐,还有美酒珍肴。
而尘世中天地何其狭小,不知道哪里才可以安身。
仙人韩终与王乔,邀请我来到天上。
还没举步就已经行了万里路程,轻轻一跃就登上了太虚仙境。
在云端飞腾,天上的风吹着我。
回头看到了上帝所居之所紫微,手持神符,让上帝信任自己得以升仙。
只见宫门嵯峨,殿高万丈。
玉树夹生于道旁,门枢有守门的神兽。
驾着轻风游览四海,向东经过王母的居所。
俯观五岳之间,人生就如寄居那样无所着落。
真希望能够隐居求仙,得道后长出羽翼,得以升天。
想着往昔黄帝铸好鼎以后,上天便派龙下来迎接,黄帝就骑着龙升天了。
真希望我也如此。在九天中徘徊,希望与黄帝相约在天上。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盘石篇》

盘石山巅石,飘飖涧底蓬。
我本太山人,何为客海东?
雚葭弥斥土,林木无分重。
岸岩若崩缺,湖水何汹汹。
蚌蛤被滨涯,光彩如锦虹。
高波凌云霄,浮气象螭龙。
鲸脊若丘陵,须若山上松。
呼吸吞船欐,澎濞戏中鸿。
方舟寻高价,珍宝丽以通。
一举必千里,乘飔举帆幢。
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
常恐沈黄垆,下与鼋鳖同。
南极苍梧野,游眄穷九江。
中夜指参辰,欲师当定从。
仰天长太息,思想怀故邦。
乘桴何所志,于嗟我孔公。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注解

盘石:巨石一样的。盘石山,又名万石山,因满山万石盘错而得名。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东瀚镇,纵横十余里,岩怪石,大者似山似岭,小者如杯如盏。万千奇石相依相叠,若人若神,若兽若禽,无不维妙维肖。
飘飖:飘荡;飞扬。形容动荡起伏。涧底:山涧底部。
蓬:蓬草。白蓬。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
我本:我本来是。太山:泰山。
何为:为何。做什麼、干什麼。客:客居。海东:沧海的东面。
雚huán:古同“萑”,荻,形状像芦苇,茎可编苇席。葭:初生的芦苇。弥:弥漫。满。斥土:开拓土地。开拓的土地。斥,开拓。
分重:分开与重合。
岸岩:湖岸的岩石。若:好像。崩缺:崩塌缺损。
汹汹:水流汹湧貌。燥乱不安。
蚌蛤:蚌与蛤。长者通曰蚌﹐圆者通曰蛤。被:披。覆盖。滨涯:岸边和水边。
锦虹:锦绣的霓虹。
高波:高大的水波。凌:凌越。云霄:云块飘浮的高空,天际。
浮气:浮动的云气或气息。象:象征。螭龙:螭和龙。螭,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
鲸脊:鲸鱼的脊背。丘陵:丘和陵。大小土山。地形的一种,指地势起伏不平,连接成大片的小山。
船欐:大船和小船。欐,小船,屋梁。
澎濞:水流冲击的声音。濞,《说文》水暴至声。戏:戏耍。中鸿:浪中的鸿鹄。
方舟:两船相连。两个船体的大船。高价:价格高。指珍贵的物品。
珍宝:珍珠和宝石。丽以通:美丽用以通行或通航。
一举:一种举动、一次行动。一次举帆。一次飞举。
乘飔:乘着疾风。飔,飔风。疾风。举:推举。举起。帆幢:船帆和帷幔。幢,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经危:经历危险。履:踩踏。走过。险阻:地势艰险阻塞,崎岖难行。
未知:不知道。命:生命。命运。钟:寄托。钟聚。钟爱。
常恐:经常恐惧。沈:沉。下沉。黄垆:坟墓,犹黄泉。垆,土台。
下与:到下面和。鼋:大鳖。鳖:亦称“甲鱼”“团鱼”;俗称“王八”。
南极:南方极限(所及)。极,动词,极限到达。苍梧:苍梧为古地名。在秦统一前,楚国就有洞庭、苍梧二郡,统治范围未及岭南,苍梧郡地域大致在长沙郡南、桂林郡北的地区。苍梧山,即九疑山,一作九嶷山。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南接罗浮,北连衡岳。舜陵所在地。舜帝是我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为颛顼的后代,黄帝的九世孙,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帝。因其德才兼备,被尧帝选为继承人,是华夏始祖五帝之一。
游眄:游历眄望。流览;纵览。穷:穷尽。
九江:古寻阳。在汉寻阳境内,即今湖北广济,黄梅一带。又说江西九江地区。
中夜:半夜。古人分夜晚为初夜、中夜和后夜。指:向着。指点。
参辰:特指参星。泛指星辰。参星和辰星,分别在西方和东方,出没各不相见。辰星也叫商星。因用以比喻彼此隔绝。
欲师:想要拜师。师,从师学艺。效仿,学习。当:应当。定从:订立从师合同。订立合纵的盟约。
仰天:仰望天空。多为人抒发抑郁或激动心情时的状态。长:长久。太息:叹息,深长地叹息。
思想:念头,想法。想念,怀念。怀:怀念。故邦:故国;故乡的邦国。
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何所志:志向所在何处。
于嗟:於嗟。吁嗟。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哀叹;叹息。孔公:指孔子。《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白话译文

特别巨大的是山顶石,别轻飘的是涧底松。我本来是一个泰山人,为何像棵转蓬飘海东?这里芦荻长在碱地上,稀疏的树木挡不住风。崎岖海岸象是山崩成,潮水扑来其势多么凶!海滩上蚌蛤摆满一层,五光十色象是铺彩虹。海中巨浪高冲云霄里,云气四方奔散像螭龙。鲸鱼脊背个个似山丘,两须就是丘旁两棵松。大鲸吸气能吸一条船,水浪掀船好似雁飞腾。大船远航要寻奇珍物,宝珠有幸随船四海行。船儿开出一走一千里,凉风吹送帆杆高高擎。一路经历千难与万险,不知还将遭遇啥事情。常常担心睡到黄泉下,去和鼋鳖同处一穴中。往南走到苍梧旷野地,还盼能到九江 逛逛景。夜里航行参商为指路,靠星定向不会废游踪。仰头看天常常叹一声,我的心思回到故国中。乘筏远航能算什么志?哎呀我的糊涂孔先生!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作品赏析

此诗开头二句,似兴而实比、盘盘,大貌。飘飘,飞不定貌。起二句言身本盘石,迹类飘蓬。盘石而居于山顶,正说明自视甚高,志趣远大;然而偏偏受到命运捉弄,竟如飘蓬无定,终沦于涧底。第三句语含双关。赵幼文注:“按曹植生于东武阳,后封平原,改封临淄,再迁鄄城,皆在山东境。......故自谓‘泰山人’。”而泰山义同大山,本盘石所处之地,下文种种描写,皆植根此二句。第五、六句,蒹葭为野生芦苇;弥,布满;斥土,犹盐碱地。分,通纷;重,重叠,亦众多之意,这两句明写土质不佳,杂草丛生而佳木稀少,暗喻地瘠民贫,自己亦久居困境。接下来一句写岸,“崩缺”有坏败之意;一句写水,“汹汹”则水势险恶逼人。然后从侧面着笔,一面写水边多蚌蛤,虽然美如锦虹而无补于用;一句写高空多海气,如海市蜃楼,纷呈螭龙之状,虽然壮观而纯属虚幻之景。“鲸脊”二句写海上之奇,由奇而导致“呼吸”二句,写泛海之险。“欐”,小船。“呼吸”犹言须臾,这句指一眨眼、一喘气的工夫,船只就可以遇到灾难。“澎湃”写水势;“澎濞”指水广且深。然“澎湃”既为双声词,“澎濞”又叠韵之形容词,中间夹一“戏”字,亦殊费解。言水势澎湃,击中海中飞鸿,如嬉戏然,似可通也。盖谓唯有飞鸿才无谓海上汹涌波涛,正反衬乘舟行海之不可能。以上八句临摹海景,雄放劲拔,已成奇观;而自“方舟”以下四句,写乘舟远寻珍宝,且加以流通,以喻已将不畏千里远行遂其志。方舟,两舟相并,指价值高的珍奇之物;丽,附,言珍宝可附舟而渡,借以流通。飔,迅疾之风。橦,指悬危之竿。“经危”以下四句,言泛海势必要经历艰难险阻,说不定会牺牲性命。钟,寄托;黄垆,黄土。“沉黄垆”犹言沉入水底,沉于九泉之下。故下句接着说“下与鼋鳖同”也。“南极”以下四句,极写自己不惮陆行南征至苍梧,不惮水行纵目穷九江,而且昼夜兼程,时至午夜,更拟以参、商二星出没之处为进退之方向,从而决定自己何去何从。师,效法、遵照之意。盖以参、商之出没,喻一身之进退,师参则从参,师辰则从辰也。以上用赋笔,极力铺陈描述,表示身处逆境,壮志难酬,故思乘舟泛海,虽死不悔。然而就在这决定去留的最后时刻,不觉仰天长叹,怀念故邦,终于不忍离去。最后二句意谓:当年孔子因道不行而思乘桴浮海,结果并未真能遂其心愿,因为这一设想并不现实。因此作者有意用慨叹的语气说,即使孔子真能浮海远游,又将如何实现其理想抱负呢!言外喻己诚因眷怀故邦而不忍远走高飞,就算浮海远行,又如何能遂以身许国的心愿呢!然则其内心之矛盾苦楚也就可想而知了。
清人朱乾云:“植以不得留卫,言归东藩,非其本怀,故托喻乘桴惊危履险,惓故邦,仰天长叹也。”可谓深得诗人之意。首二句山石与飞蓬起兴,通过两者间对比引起感叹之辞。“我本泰山人,何为客淮东?”抒发被迫飘零的感喟。“蒹葭”句至“乘飔”,以细腻的笔触展开想象,描摹迁徙他乡时的艰难。“经危”四句回扣并深化主题,抒发命运坎坷,孤独无依的情感。末二句用典,以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慨叹抒发诗人有心用世,却处处遭受打击的情怀。全诗悲郁低洄,令人叹惋。

344、魏晋·曹植《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盘石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