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魏晋·潘尼(二)

标签:
传统文化腹有诗书怀古魏晋·潘尼静修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魏晋·潘尼《三月三日洛水作诗》《皇太子上巳日诗》
《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皇太子社诗》《赠刘佐诗》
《三月三日洛水作诗》
晷运无穷已,时逝焉可追。
斗酒足为欢,临川胡独悲。
暮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
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旗。
廊庙多豪俊,都邑有艳姿。
朱轩荫兰皋,翠幕映洛湄。
临岸濯素手,涉水搴轻衣。
沈钩出比目,举弋落双飞。
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
【晷运】指太阳运行。
【无穷】没有穷尽;没有极限。
【穷已】穷尽;终了。
【百草】各种草类。亦指各种花木。
【敷英】开放的花朵。
【英蕤】1.艳丽的花。
2.犹英华。
【方驾】1.两车并行。
2.比肩;媲美。
【龙旗】1.亦作"龙旗"。
2.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 3.借指天子。 4.指得专征伐的将帅之旗。 5.清代国旗。
【廊庙】〈书〉指朝廷。
【朱轩】1.红漆的车子。古代为显贵所乘。 2.朱红色屋宇。
【兰皋】长兰草的涯岸。
【翠幕】1.翠色的帷幕。
2.比喻苍翠浓荫的林木。
【沈钩】投鱼钩于水。亦谓钓鱼。
【比目】1.即“比目鱼”。也叫“偏口鱼”。鲽形目鱼类的总称。包括、fd36、鲽、鳎各科鱼类。身体扁平,成长中两眼渐移到头部一侧,故称。
2.传说比目鱼仅一目,须两两相并才能游行。常喻指形影不离的夫妻、情侣: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羽觞】古代一种雀形酒杯:酌羽觞兮销忧|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把煮熟的鸡蛋或红枣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
《皇太子上巳日诗》
霭霭疏圃,载繁载荣。
淡淡天泉,载渌载清。
【霭霭】1.云烟密集貌。
2.昏暗貌。 3.犹蔼蔼。和蔼可亲貌。 4.犹蔼蔼。茂盛貌。
【疏圃】1.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 2.汉殿名。
【淡淡】1.形容颜色浅淡。
2.轻淡,微弱。 3.冷淡,不热情。 4.不经意,漫不经心。 5.同"澹澹"。水波动貌。
【天泉】1.星名。
2.池名﹐也称"天渊"。有二:一在洛阳东﹐为晋人游宴之地。《初学记》卷四引晋陆翙《邺中记》:"华林园中千金堤,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天泉池。"又引晋戴延之《西征记》:"天泉之南,有东西沟,承御沟水。水之南有积石坛,云三月三日御坐流杯之处。"一在江宁﹐为南朝宋元嘉年间造。唐柳宗元《为王京兆贺嘉莲表》:"香激大王之风,影耀天泉之水。"按,《宋书.符瑞志下》:"元嘉二十一年六月丙午,华林园天渊池二莲同干,园丞陈袭祖以闻。"柳表所云天泉,即此天渊池。
玉衡连极,招摇指辰。
太昊司方,句芒御春。
【玉衡】1.古代的测天仪器。
2.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 3.泛指北斗。 4.车辕头横木的美称。
【招摇】张扬炫耀以引人注意:招摇过市|何必如此招摇|他不喜欢招摇。
【指辰】犹指日。
【太昊】即伏羲氏。昊﹐通"皥"。
【司方】1.指南车。
2.指示方向。 3.主管南方。
【句芒】古代传说中的主木之官。又为木神名。
《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
青春暮月,六气和理。
律应姑洗,日惟元巳。
谷风散凝,微阳戒始。
春服既成,明灵降祉。
【六气】1.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
2.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谓朝旦之气(朝霞)﹑日中之气(正阳)﹑日没之气(飞泉)﹑夜半之气(沆瀣)﹑天之气﹑地之气。
3.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4.中医术语。或指寒﹑热﹑燥﹑湿﹑风﹑火六种症候。
5.中医术语。或指人体内的精﹑气﹑津﹑液﹑血﹑脉﹐以其本为气所化﹐故名。见《灵枢经.决气》。
【和理】1.中和之道。
2.谓处事和洽而得当。
【姑洗】1.十二律之一。
2.指农历三月。 3.钟名。
【元巳】即上巳。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旧俗于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
【谷风】气象学上指白天从谷底吹向山顶的风。
【微阳】1.谓阳气始生。
2.微弱的阳光。
【降祉】犹赐福。
《皇太子社诗》
太簇协青阳,履端发岁首。
孟月涉初旬,吉日唯上酉。
我后迩天休,设社祈遐耇。
【太簇】指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
【青阳】1.指春天。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于左面东方的叫青阳﹐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 3.犹清扬﹐谓眉目清秀。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 6.传说中黄帝二十五子之一﹐与夷鼓同为己姓。
7.地名。在今安徽省青阳县。汉为泾县地。唐置青阳县﹐以其地在青山之阳而得名。明清属安徽池州府。
【履端】1.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杜预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孔颖达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于前更无余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于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
2.指帝王初即位改元。 3.泛指事物的开始。
【发岁】一年起始。
【孟月】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天休】1.天赐福佑。 2.指天子的恩庥。
【遐耇】高寿;高龄。
前一篇:246@365魏晋·曹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