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2021-06-06 09:28:17)
标签:

365

传统文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典文学

两汉·蔡邕

杂谈

分类: 心之旅


两汉·蔡邕
《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
《答卜元嗣诗》《答对元式诗》《五灵颂》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尉氏县)人。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年六十。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被《书断》评为“妙有绝伦,动合神功”。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有文集二十卷,早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全后汉文》对其著作也多有收录。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两汉·蔡邕

《翠鸟诗》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注释
庭陬(zu):庭院内的角落。陬,角落。若榴:即石榴。榴,一作“留”。
丹荣:红色的花。
修:修饰,整理。容形:一作“形容”,身体容颜,此指羽毛。
动摇:跳跃。缥(pio)青:淡青色。
虞(yú)人,古时掌管山泽苑囿和田猎的官员,此特指狩猎者。机:机关。
亲:近,临。
驯:善良,驯服。素,通“愫”,真情,诚心。

白话译文

庭院一角有株石榴树,绿叶间掩露着红花。
这时飞来一只翠鸟,扇动翅膀梳理羽毛。
看上去榴树生出了碧色,跳跃时榴树又闪出青白色光芒。
万幸逃脱了虞人的弓箭,亲自来到君子的院庭。
驯良的心得到心地善良的人保护,就可以雌雄平安,共度一生。

作品赏析

诗人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先是描写了翠鸟气定神闲的姿态和周围富有生机的环境,接 着笔锋一转,以拟人的手法叙述翠乌避祸的故事,“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这看似简单的四句却让我们感觉到翠鸟所 希求的平和安逸的处境其实就是身遭乱离之世的文士全身远害的企望。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作的《昭明文选》,清·沈德潜《古诗源》将诗作列入蔡邕名下。 该诗描写了一个独居的思妇梦想见到她远行的丈夫,而远方客人送来丈夫的书信,其意仅是“加餐饭,长相忆”六字而已,体现了女主人公从痛苦绝望到惊喜激动再到失望平静的心情,表达了与丈夫别离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独守”的悲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该诗化虚为实,通过描绘实境(艺术创造中的实境),使所要表达的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从中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来。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其中意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词句注释

 

饮马长城窟行:乐府旧题,原辞已不传,此诗与旧题没有关系。 
绵绵:连绵不断之貌。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缠绵不断的情思。远道:犹言“远方”。
不可思:是无可奈何的反语。这句是说征人辗转远方,想也是白想。
宿昔:一作“夙昔”,昨夜。《广雅》云:“昔,夜也。”
“梦见”两句:刚刚还见他在我身边,一觉醒来,原是南柯一梦。觉,音教。
展转:同“辗转”。不相见:一作“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闻一多《乐府诗笺》云:“喻夫妇久别,口虽不言而心自知苦。”
媚:爱。
言:《广雅》云:“言,问也。”这二句是说别人回到家里,只顾自己一家人亲亲热热,可又有谁肯来安慰我一声。
遗我双鲤鱼:遗(wèi):赠与;送给。双鲤鱼:指信函。古人寄信是藏于木函中,函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一盖一底,所以称之为“双鲤鱼”。以鱼象征书信,是中国古代习用的比喻。
尺素:指书信。古人写信是用帛或木板,其长皆不过尺,故称“尺素”或“尺牍”。这句是说打开信函取出信。
长跪:古代的一种跪姿。古人日常都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犹如今日之跪。长跪是将上躯直耸,以示恭敬。
“上言”两句:餐饭:一作“餐食”。这二句是说:信里先说的是希望妻子保重,后又说他在外对妻子十分想念。 
 

白话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创作背景

此为汉乐府诗,最早见于《昭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李善注云:“言古诗,不知作者姓名,他皆类此。”

《文选》五臣注说:“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出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大意为:“长城是秦国用来防备匈奴所建造的。山下面有泉窟,可以用来饮马。远征的行人路经于此而伤心了。天下的征役和战争还没有结束,家里的妇人思念远征的丈夫,于是创作了这篇《饮马长城窟行》。”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赏析

这一首描写思妇之情的诗歌,写得细腻、委婉、深沉、缠绵,叩人心扉。特别是诗歌运用现实与梦境相交错的表现手法,使得诗中情节似梦非梦、似真非真,从而将主人公因思念而情思恍惚、意象迷离的形象烘托得淋漓尽致。诗的前八句以“青草绵绵”起兴,可刚说“思远道”,就说“不可思”,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但刚一说梦,又忽然觉得梦境非真,相见仍然艰难。短短八句,就一波三折,梦境、现实交错,充分写出了思妇怀念之情的缠绵悱恻。紧接着的四句,以比喻突接上文,出奇制胜,进一步表现思妇的思情。但真有诗中所说的归人吗?未必,又是一个似梦似真的描写。最后八句,写思妇收到家书时的情节,既可能是真的,亦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想,作者将二者糅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使得全诗更富神韵。 

诗歌从思念写到收到书信,从痛苦绝望写到惊喜激动再写到失望平静,情绪没有产生剧烈的波动,却显得自然而不突兀,显然作者在构思和剪裁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尤其以梦境为中心内容的前八句,形式结构相当有特色:每句协韵,两句一转,前一韵的末句与后一韵的首句,词语相同重叠,环环相扣,逐层推进。这种联绵顶真的用法,在后世发展成为独特的“辘轳体”。表达上的精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这种相思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即便是那个被相思的对象也是不能完全的感同身受的。但在那个时代,战乱与动荡造成的家人离散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天灾与人祸的两相作用让底层的民众不得不面对分离。在这样的不得已下,即便思念是让人绝望难以承受的,但日子总要过下去。“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这样简单的几句真切的关怀也就足够感动了。情感的交流。并不只是靠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分享才更加真挚温暖。所以,即便这封盼了很久才盼到的书信真的只有这两行字,也足够给予女主人公坚持的希望了。诗歌停顿到这里,留下空白,给读者以填补、想象的空间,恰到好处又余味无穷。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答卜元嗣诗》

 

斌斌硕人,贻我以文。
辱此休辞,非余所希。
敢不酬答,赋诵以归。

 


注释
斌斌:文采与质地兼备的样子。 硕人:贤德之人。
贻(yí):赠给。
辱:使……辱没。休辞:美文。
余:我。希:希望。
赋诵:吟诵。归:回报。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两汉·蔡邕
《答对元式诗》

 

伊余有行,爰戾兹邦。
先进博学,同类率从。
济济群彦,如云如龙。
君子博文,贻我德音。
辞之集矣,穆如清风。


 

【伊余】自指,我。
【有行】1.出嫁。 2.有所作为。 3.谓有所施行。 4.有德行。
【先进】1.前辈。 2.首先仕进。 3.犹先行。 4.位于前列,可为表率。
群彦,众英才。
【德音】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郑玄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 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 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唐宋,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 4.指朝廷所定的正统音乐。 5.好名声。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两汉·蔡邕
《歌》

 

练余心兮浸太清。涤秽浊兮存正灵。
和液畅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
嗜欲息兮无由生。踔宇宙而遗俗兮眇翩翩而独征。

 


【太清】1.天空。古人认为天由清而轻的气所构成,故称为“太清”: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2.道家谓天道:行之以礼仪,建之以太清。 3.道教所谓“三清”之一。即最高的天神之一“太清太上老君”,或最高的仙境之一“太清圣境”。
【正灵】纯正的心灵。
【和液】1.指人体中的元气和津液。 2.平缓的水。
【情志】感情志趣。
【亭亭】1.形容耸立高远:浮云亭亭如车盖。 2.高洁美好的样子:荷花亭亭,傲立湖心。
【嗜欲】1.亦作"嗜欲"。 2.嗜好与欲望。多指贪图身体感官方面享受的欲望。 3.特指情欲。
【遗俗】1.前代留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2.抛弃流俗;超脱世俗。
【翩翩】1.飞行轻快貌。 2.行动轻疾貌。 3.飘动貌。 4.连绵不断貌。 5.形容风度或文采的优美。 6.欣喜自得貌。 7.宫阙高耸凌空貌。 8.高远貌。 9.花言巧语。翩,通"谝"。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两汉·蔡邕
《五灵颂》
大梁乘精,白虎用生。
思睿信立,绕于垣坰。

 


【大梁】1.古地名。战国魏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隋唐以后﹐通称今开封市为大梁。 2.星次名。在十二支中为酉﹐在二十八宿为胃﹑昴﹑毕三星。 3.房屋的主梁。比喻事物中起主要作用者。

【白虎】1.白额虎。 2.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 3.特指迷信传说中的凶神。 4.饰白虎图像的军旗。 5.汉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6.古代杂伎中扮演的形象。 7.石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石灰》。 8.豆腐的别名。

157@365两汉·蔡邕《翠鸟诗》《饮马长城窟行》《五灵颂》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