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修身养性怀古魏晋·曹植杂谈 |
分类: 心之旅 |
魏晋·曹植《送应氏二首》
《丹霞蔽日行》《惟汉行》《飞龙篇》《薤露行》



《送应氏二首》
其一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注释
北邙:山名,在洛阳东北。阪(bn),同“坂”,山坡。
宫室句: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把洛阳的宗庙宫室全部焚毁。
顿:塌坏。擗(p“匹”音):分裂。
参天,上高至天。荆棘参天,形容十分荒凉。
耆(qí):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犹言德高之老年人。
畴:田亩。田:动词,耕种。
念我句:这句是代久不归的游子(即应氏)设词,应氏曾居家于洛阳。平常居,一作“平生亲”。
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
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
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丛生的荆棘高入了云天。
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年。
踏足地面觅不出条路径,荒芜了的土地谁来耕田!
游子已经多年没有归来,再也认不得交错的陌阡。
城郊的野外多么地萧条,千里之内也见不到人烟。
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伤心哽咽竟无片语只言。


《送应氏二首》
其二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清时:太平之时,黄河变清,叫清时。 嘉会:欢会。
终极:穷尽。
嬿婉:欢乐。
我友:指应氏。之:去,往。朔方:北方,指邺之冀州。
亲昵:朋友。河阳:孟津渡,在河南省孟县南。
中馈:酒食。这句说:难道是预备的酒食不够吗?是因为在此离别之际,饮一千杯酒都还觉得不够罢了。
爱至句:犹言朋友之间情谊越深,离别时的悲苦就越深。
别促句:离别的时间过得很快,再见面却遥遥无期。
翮(hé):鸟翎的茎,代指鸟的翅膀。施翮:展翅。
太平的盛世百年难见,欢乐的聚会不可常逢 。
天地之悠悠无穷无尽,人生之寿命短如晨霜。
愿我的好友诸事顺利,平安抵达邺城的北方。
亲密的友人聚首相送,设宴饯行在名都洛阳。
难道是酒宴不够丰盛?是宾客觥酬不够欢畅。
情谊越深则离别越苦,怎能不使我心愧难当?
此去的山川既阻且长,离别时匆匆会面更难。
我多希望化成比翼鸟,与你们展翅一同飞翔。


《丹霞蔽日行》
纣为昏乱,虐残忠正。
周室何隆,一门三圣。
牧野致功,天亦革命。
汉祚之兴,阶秦之衰。
虽有南面,王道陵夷。
炎光再幽,殄灭无遗。
注释
纣:指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辛,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
三圣:指的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位周朝创始人、统治者。
牧野:牧野之战。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
革命:更替朝代,谓之革命。出自《周易·革卦》:“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陵夷:指衰败,走下坡路。
译文
纣王十分昏庸无道。
残害忠良。
周家多么兴隆。
一家中出了三位圣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
出生草莽而功在天下。
天下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汉朝的突然兴起。
同时意味着秦朝的灭亡。
虽然皇帝在南面凌驾于诸夷之上。
然而灼热的光再幽深悠长。
终将灭亡得一丝不剩。
鉴赏
诗中充满了对昏庸君王的不满,并且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政治立场也和曹操站在一边。诗中最后还为汉朝的未来担心,对无用君王表示同情。


《惟汉行》
太极定二仪。清浊如以形。
三光照八极。天道甚着明。
为人立君长。欲以遂其生。
行仁章以瑞。变故诫骄盈。
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
明主敬细微。三季瞢天经。
二皇称至化。盛哉唐虞庭。
禹汤继厥德。周亦致太平。
在昔怀帝京。日昃不敢宁。
济济在公朝。万载驰其名。
注释
太极: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原。
二仪:天地,阴阳,日月,雄雌等等。
三光:日月星辰。
炤:同“照”。古同“昭”,明显。八极:八方极远之地。
天道:犹天理,天意。指显示征兆的天象。指自然界变化规律。
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
遂:顺。章:彰。瑞:祥瑞。
变故:改变旧体质。
骄盈:骄傲自满之至。听卑:倾听位卑之声。
报:报应,回报。
若:好像。
响应声:应声而响。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国语·晋语一》:“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韦昭注:“季,末也。三季王,桀、纣、幽王也。”
瞢:目不明。同“懵”。
天经:经营天地之道。天之常道。天象。
二皇:指伏羲氏和神农氏。至
化:极美好的教化。
唐虞:尧舜的简称。禹汤:大禹商汤。周:周朝。
庭:朝廷。厥:其。
在昔:从前;往昔。
帝京:帝都;京都。帝业
日昃zè:早晚。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
白话译文
天地初开时,就已经是这样清浊不分,伦理道德却十分明了。为人拥戴了君主,长辈。君主应该行认证,要诫骄傲,精神上高贵也要听取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的话。上古的几位好皇帝,如夏禹商汤和周武王。说到这里,我便十分思念我的父亲。君主如果像我说的做,朝内便能人才济济,君主也能万古流芳。

《飞龙篇》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窈窕:幽静美好。窈,深远,幽静。文静。窕,深邃,修长。优雅。
童:仙童。童老。
颜色:容颜肤色。
鲜好:鲜丽美好。
乘彼:乘坐着他们的。
翳yì:遮蔽,掩盖。用羽毛做的华盖。
白话译文
晨起兴高我游泰山,云缠雾绕景致可观。忽然遇到两位仙童,活泼伶俐青春美颜。
他们双双乘着白鹿,手中似有灵芝闪闪。我知眼前必是真仙,跪拜请把长寿指点。
二仙领我走上复道,来至金楼玉台上面。笑着赐我一丸仙药,此药应是神皇制炼。
立即动手教我服下,精气复足脑力补全。从此我寿可比金石,长生不老永存世间。

《薤露行》
《薤露行》,汉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的《相和曲》,是汉代流行的丧歌。相传齐人田横因不肯降汉而自杀,他的门人作了《薤露》和《蒿里》两首挽歌。诗中由人生短暂而产生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表达了效力明君、一展雄才的渴望。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轮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求,慷慨独不羣。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芳。
注释
(1)《送应氏》诗:“天地无终极”,此作“穷”,穷犹终也。
(2)因,依也。句谓寒暑运转,交相更代。
(3)展,《广雅·释诂四》:“舒也。”勤,劳也。《左》僖廿八年传杜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
(4)输,《说文》:“委,输也。”《求自试表》:“欲逞其才力,输能于明君也。”与此意同。
(5)怀,抱也。王佐犹皇佐。
(6)慷慨,《铨评》:“慨,《艺文》四十一作恺。”慨、恺韵同。独不群谓卓然独立,不同于流俗。
(7)宗,尊也。
(8)岂,《铨评》:“张作犹。”按作犹字是。作犹与下句一词之意相应。此四句表达己尊奉皇帝之思想,以示无有二心。
(9)孔子删定《诗经》,为三百有五篇,《尚书》为百篇。【补注:汉·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于《春秋》。】
(10)王业,王者之事业。粲,《广雅·释诂》:“明也。”
(11)骋,《文选·射雉赋》李注引《韩诗章句》:“驰也。”翰,鸟羽。古以羽毛为笔,故用作笔的代称。
(12)流,《文选·典引》李注:“演也。”藻,《七启》李注:“文采也。”垂,布也。华芬,亦指文章。疑句意复。
译文
天地无穷没有尽头,
阴阳转化交替更互。
人活在整个世界中,恍若突然被风吹走的尘土一样无常。
愿意展雄才竭心建功,效力于贤明君主。
怀抱这样的辅君之才,慷慨而不同流俗。
鳞甲之类尊崇神龙,走兽类向麒麟归附。
动物尚知(归附)有德,何况对于士人?
孔子删定《诗》《书》,王业已明显归属。
(指孔子立言后世,为无冕之王。)
驰骋我短小的笔杆,流传文采立言千古。
在此对这首诗的注释、翻译的作者“唐并儿”表示感谢与敬意。

前一篇:221@365两汉·秦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