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2021-09-05 08:04:35)
标签:

传统文化

腹有诗书

怀古

七月诗历

静修

杂谈

分类: 心之旅


七月诗历廿九日
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唐·李商隐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词句注释
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邸宅。
微霰(xiàn):微细的雪粒。
月:一作“风”。回塘:回曲的水池。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万竹:据《韦氏述征记》载,崇让坊多大竹。
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唐许浑《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红蕖:红荷花。蕖,芙蕖。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
悠扬:起伏不定;飘忽。《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归梦:归乡之梦。南朝齐谢朓《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
濩(huò)落:原谓廓落。引申谓沦落失意。唐韩愈《赠族侄》诗:“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只尔:只是这样。
嵩阳:嵩山之南。嵩山在河南登封,距离洛阳才百里。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诗:“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松雪:象征隐士的气节和品格。心期:心神交往,两相期许。 

白话译文
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
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
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均定为会昌元年七月作,大致可信。此时诗人仕途受挫,暂住岳父王茂元(时任忠武军节度使、陈许观察使)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

文学赏析
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恨悲情。
此诗的前半写初秋崇让宅的景象。清池前横,修竹环绕,地方可谓清幽已极。但诗中用“风”、“露”点染,立刻使之带上浓重的悲切气氛。露凝如霰,说明露重天寒。下面接着再用风加重描写。诗人把主观的强烈感情赋予客观事物,所以见得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开头两句,是用环境的凄清,衬托诗人心境的凄楚。下面两句,则是借环境景物,抒发人生的感叹。“浮世”,此处谓世事不定、生命短暂。“聚散”虽兼含两义,重点是在“散”(别离)上。从诗的后半看,这里主要是对妻子而言,同时也兼指筵上之人,因为筵终席散,大家又当别去,它与下联的“灯”、“酒”,关合诗题“宴”字。诗人此前,先是给人作幕僚,以后在朝廷作小官,继而在县里为吏,后来又作幕僚,颠沛流离,东西奔波,常与妻子分离。第三句的感叹,正是诗人坎坷经历的沉痛总结。第四句上承首句的“风”,意谓:“人生固然常多分离,池中的红荷,为什么也被风吹得零落缤纷呢?”不用直叙而用反问,可以加强感叹痛惜的语气;对红荷的痛惜,正是对人生难得团聚的痛惜。这一联“浮世”对“红蕖”,“本来”对“何事”,对仗比较自由,何焯说它是“变体”,纪昀也说“三四对法活似江西派不经意诗”(《李义山诗集辑评》),可以说是李商隐对律诗的一个发展。
上面四句是即景生情,融情入景,下面四句则是直接发抒感慨。第五句上承第三句的“聚散”,写对妻子的深切思念。“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归梦”又和“灯”联系起来,意味深长。梦自然使人联想到夜,夜又使人联想到灯。读这句诗,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幽微的灯光,好像在向人诉说诗人梦中与妻子相会的情景,比起直叙梦中思念来,意境更美,更富诗意。第六句上承第三句的“浮世”,是说因为失意无聊,只好以酒浇愁。句中用一“知”字,使酒带上人情,似乎也在为诗人的坎坷遭遇痛惜不平。两句中“惟”和“独”,都起着一种强调、渲染的作用,表现出诗人的冷落、孤寂之感。失意之悲,别离之痛,郁结在诗人胸中,终于宣泄出来:“难道直到白头都只是这样下去吗?归隐嵩山之南的苍松白雪之中,才是我的夙愿啊!”中岳嵩山,是古代著名的学道隐居之地。“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诗人于无可奈何之中想到归隐山林,这只是仕途坎坷、壮怀未成的幽愤而已。
“情深”(钱良择评语),是此诗的特色。诗人将“比”“兴”这两种手法揉合在一起,用环境景物,烘托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风露塘竹之悲,触动加深了人之悲切;红荷的离披,也象征着人的别离;客中苦酒,像在悲叹一样;寒夜孤灯,仿佛也在凄惋幽思;即使是嵩山的松雪,好像也在召唤着诗人归去,总之,没有一物不解人意,不含着深情。因情见景,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融为一体,读之撼动人心。

名家点评
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露下池,是记夜之深也,观“如霰”可知。风过塘,是记风之烈也,观“竹悲”字时知。竹有何悲?以我之悲心遇之,而如见其悲。华筵既收,嘉宾尽去,触景伤情,不胜惆怅……以上四句写一夕之事。下再总写平日。“归梦”曰“悠扬”,妙,恍恍惚惚,了无住著也。“生涯”曰“濩落”,妙,栖栖皇皇,一无成就也。“唯灯见”、“独酒知”,言更无一人,焉识我此中况味矣。七一顿、八一宕,目今况味虽只尔尔,抑嵩阳松雪,别有心期,其何敢长负岁寒之盟乎?
屈复《玉溪生诗意》:一二是日之景。三四睹红蕖之离披,感人生之聚散。五六宴时之情。结欲归隐也。
纪昀《玉溪生诗说》:三四格意可观、对法尤活。后半开平庸敷衍一派。
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纪氏不喜此派诗,故以为“平衍滑调”,实则后幅宛转达情,正妙于顿挫者也。
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钱良择曰:情深于言,义山所独。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宋·陆游
《乙丑七月二十九日夜分梦一士友风度甚高一见》

客中得友绝清真,盖未倾时意已亲。
枕冷不知清夜梦,眼明喜见老成人。
河倾斗落三传漏,雾散云归两幻身。
心亦了然知是妄,觉来未免一酸辛。

原题:乙丑七月二十九日夜分梦一士友风度甚高一见如宿昔出诗文数纸语皆简淡可爱读未终而觉作长句记之陆游

【客中】谓旅居他乡或外国。
【倾时】权倾当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宋·朱熹
《淳熙戊戌七月二十九日与子晦纯叟伯休同发屏山西登云谷越夕乃至而季通德功亦自山北来会赋诗记事以云卧衣裳冷分韵赋诗得冷字》

端筴得幽贞,考槃寄兹岭。
未成长往计,抱恨中耿耿。
秋风吹庭树,遥夜枕席冷。
感彼岁序移,慨此心事永。
明晨发孤兴,趣驾向绝境。
跻攀力虽倦,想象意逾骋。
云山一以眺,俯仰疑倒景。
检校石田收,眷恋茅屋静。
淹留复未遂,外物愧张邴。
珍重同来人,妙语各清整。
击节三叹馀,超然得深省。

【幽贞】1.语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后多以"幽贞"指隐士。 2.指高洁坚贞的节操。
【明晨】1.清早。 2.明天早上。
【孤兴】孤独无伴时的心绪。
【趣驾】谓驾驭车马速行。
【绝境】1.〈书〉与外界隔绝的境地。 2.没有出路的境地:濒于~。
【跻攀】1.亦作"跻扳"。 2.犹攀登。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紫阳等。徽州婺源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对经、史、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有《晦庵词》。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宋·陆文圭
《七月二十九日夜大醉宿陆宣慰廨旦日以一诗谢》

夜行被酒止公亭,耳熟呼鸟坐尽惊。
雍下自惭非毕子,吐中不觉卧王生。
相宽吏舍情何厚,误污车茵罪亦轻。
戏马倘容实落帽,更拚投辖饮天明。

【夜行】1.夜间出行。 2.谓阴行其德。履德而不事张扬。
【被酒】因酒醉而身体不爽朗:劝君莫被酒。
【车茵】1.亦作"车裀"。 2.车上垫的席子,车座垫。。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七月诗历廿九日:唐·李商隐、宋·陆游、朱熹、陆文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