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2021-09-18 08:42:21)
标签:

八月诗历

传统文化

静修

诗词

雅趣

杂谈

分类: 心之旅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
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唐·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看月生。
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宋·蔡襄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十二日》

高楼中天月色净,玉山禾熟秋云映。
草边水际见流萤,流萤独自寻香径。
稜层雁塔挂千灯,密意虽通语还并。
城上惊乌飞复啼,落泊无依终不定。
欲下长桥夜漏深,灯台飘灺青梧阴。
仙人若也乘鸾去,彩雾千重何处寻。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蔡坑自然村)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谏官时,以直言著称。后数度外出,历知泉州、福州、开封府事。宋英宗即位后正授三司使,再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杭州。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洛阳桥   ;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蔡襄的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集》等传世。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宋·陈与义
《闰八月十二日过奇父共坐翠窦轩赏木犀花玲珑》

清露香浮黄玉枝,使君未到意低迷。
极知有日交铜虎,可使无情向木犀。

【铜虎】见"铜虎符"。汉 代发兵所用的铜制虎形兵符。后亦借指官印。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宋·苏泂
《八月十二日再入都》

野色连山碧,时光似木流。
邹阳仍是客,李广不封侯。
业已诗中老,何须病始休。
草根萤一点,寂照万端忧。

【野色】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连山】1.古《易》名。 2.连绵的山岭。 3.满山。
邹阳(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29年),汉族人,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是西汉文学家、散文家。

苏泂(1170~?)(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宋·杨万里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译文
刚刚接近中秋,月已清圆,似是在鸦青色的幕布上挂着一团冰盘。
忽然间,觉得今夜的月亮,独自行进在,与天隔离的空间。

此诗作于庆元四年(1198年),时诗人退居家园。八月十二日,诗人晚居家中,于诚斋望月,一时兴发而作。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宋·赵蕃
《八月十二日发潮》

来犹念衾裯,去已谢絺綌。
浮生几寒暑,大半是役役。
长安冠盖地,难著山林客。
虽云住连月,归梦无废夕。
扁舟落吾手,旧路渐可识。
迎潮初荡桨,晚日旋挂席。
如鱼离罗网,如马脱羁絷。
回首钓台高,清风明可揖。

【衾裯】1.指被褥床帐等卧具。语出《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實命不犹。" 2.借指侍奉寝卧等事的婢妾。 3.借指男女欢合。
絺綌ch xì,指葛布衣服。
【役役】1.劳苦不息貌。 2.奔走钻营貌。 3.狡黠貌。
【山林】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 2.借指隐居。 3.指隐居之地。 4.园林。 5.山林体文章的省称。明代与"台阁体"相对。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侨居信州(州治在今江西玉山上饶)。北宋朝散大夫赵旸曾孙,南宋中期著名诗人、学者、理学家。
以曾祖荫入仕,初任州文学,后任浮梁县尉、连江县主簿、太和县主簿。调任辰州司理参军,为辨冤狱与郡守力争,罢官。后绝意仕途,归隐玉山。
宋理宗即位(1224年),召为太社令,不拜;特改奉议郎,直秘阁,皆辞。朝廷下诏予祠,依直秘阁致仕。
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以八十七岁高龄辞世。景定三年(1262),秘阁修撰郑协等请谥,朝廷追谥“文节”。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宋·方回
《八月十二日过湖》

荷已无花柳欲陈,秋风飒飒水粼粼。
湖山惨淡西施老,细看终于胜丑人。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八月诗历十二日:唐·杜牧、宋·蔡襄、陈与义、苏泂、杨万里、赵蕃、方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