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腹有诗书传统文化尚古魏晋·傅玄夏杪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魏晋·傅玄《秋兰篇》《拟四愁诗四首》
《有女篇》《秋胡行》《墙上难为趋》《明月篇》
《天行篇》《两仪诗》《长歌行》《挽歌》《鸿雁生塞北行》
《秋兰篇》
秋兰廕玉池,池水清且芳。
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
双鱼自涌濯,两鸟时回翔。
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
注解
廕yìn:覆荫,庇护。同荫。
芙蓉: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发:荣发,开花。
涌濯:涌起光亮。涌起白色水花。
同衣裳:同穿一样的衣裳。
作品赏析
女主人公用美丽且又象征着美好爱情的“鸳鸯”来比喻对爱人的情意,并把思妇虽然相思痛苦,但对夫君的爱历久弥坚。想要生生世世与君相厮守,永远恩爱的坚贞情意表达得热情而又奔放。
《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我所思兮在瀛洲,愿为双鹄戏中流。
牵牛织女期在秋,山高水深路无由。
悯予不遘婴殷忧,佳人贻我明月珠。
何以要之比目鱼,海广无舟怅劳劬。
寄言飞龙天马驹,风起云披飞龙逝。
惊波滔天马不厉,何为多念心忧泄。
《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我所思兮在珠崖,愿为比翼浮清池。
刚柔合德配二仪,形影一绝长别离。
悯予不遘情如携,佳人贻我兰蕙草。
何以要之同心鸟,火热水深忧盈抱。
申以琬琰夜光宝,卞和既没玉不察。
存若流光忽电灭,何为多念独蕴结。
《拟四愁诗四首 其三》
我所思兮在瀛昆,愿为鹿?窥虞渊。
日月回耀照景天,参辰旷隔会无缘。
悯予不遘罹百艰,佳人赠我苏合香。
何以要之翠鸳鸯,悬度弱水川无梁。
申以锦衣文绣裳,三光骋迈景不留。
鲜矣民生忽如浮,何为多念只自愁。
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
【悬度】谓无根据地揣测﹑估计。
【弱水】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弱水者甚多。(1)《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又:"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入内蒙古境后,称额济纳河。(2)《山海经.西山经》:"劳山,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指今陕西北部洛水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史记.大宛列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大秦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所指皆在西方远处以至国外。(4)《汉书.地理志下》:"金城郡……临羌。"原注:"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可能指今青海。
2.(5)《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北有弱水。"当在今黑龙江省境内。(6)《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魏主循弱水西行,至涿邪山。"当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7)《新唐书·西域传上.东女》:"有弱水南流。"当在今青海或西藏境。(8)《新唐书·北狄传·奚》:"以奚阿会部为弱水州。"当在今内蒙古东境。
3.又名娑夷水。即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吉尔吉特(Gilgit)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高仙芝攻小勃律,进军至此。
4.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 5.犹言爱河情海。
【无梁】1.没有桥。
2.没有屋梁。 3.古代博戏用语。
《拟四愁诗四首 其四》
我所思兮在朔方,愿为飞燕俱南翔。
焕乎人道著三光,胡越殊心生异乡。
悯予不遘罹百殃,佳人贻我羽葆缨。
何以要之影与形,永增夏结繁华零。
申以日月指明星,星辰有翳日月移。
驽马哀鸣惭不驰,何为多念徒自亏。
【朔方】1.北方。
2.郡名。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东汉末废。
【三光】指日、月、星:feb6宇宙而章三光|天上三光日、月、星。
【胡越】1.胡与越。亦泛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2.胡地在北﹐越在南﹐比喻疏远隔绝。
3.比喻敌人或对立关系。
【殊心】异心。不同的志趣﹑认识和思想感情。
【遘罹】遭遇灾难。
【百殃】各种灾难。
《有女篇》
有女怀芬芳,媞媞步东厢。
蛾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
丹唇医皓齿,秀色若圭璋。
巧笑露权靥,众媚不可详。
令仪希世出,无乃古毛嫱。
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
珠环约素腕,翠羽垂鲜光。
文袍缀藻黼,玉体映罗裳。
容华既已艳,志节拟秋霜。
徽音冠青云,声响流四方。
妙哉英媛德,宜配侯与王。
灵应万世合,日月时相望。
媒氏陈束帛,羔雁鸣前堂。
百两盈中路,起若鸾凤翔。
凡夫徒踊跃,望绝殊参商。
【媞媞】1.美好。
2.安乐貌。
【东厢】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蛾眉】同‘娥眉
’。娥眉,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
【翠羽】比喻青绿色的茶叶、美女的眉毛。
权靥,权:颧骨。两只美丽的酒窝儿隐现在脸颊。
【无乃】1.亦作"无乃"。
2.相当于"莫非"﹑"恐怕是",表示委婉测度的语气。
【毛嫱】古代美女名。
《秋胡行》
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
皎皎洁妇姿,冷冷守空房。
燕婉不终夕,别如参与商。
忧来犹四海,易感难可防。
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长。
百草扬春华,攘腕采柔桑。
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
罗衣医玉体,回目流采章。
君子倦仕归,车马如龙骧。
精诚驰万里,既至两相忘。
行人悦令颜,借息此树旁。
诱以逢卿喻,遂下黄金装。
烈烈贞女忿,言辞厉秋霜。
长驱及居室,奉金升北堂。
母立呼妇来,欢乐情未央。
秋胡见此妇,惕然怀探汤。
负心岂不惭,永誓非所望。
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
引身赴长流,果哉洁妇肠。
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
秋胡:春秋鲁人,游宦于陈,五年乃归,见路旁美妇采桑,赠金以戏之,妇不纳。及还家,母呼其妇出,即采桑者。妇斥其悦路旁妇人,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愤而投河死。后以“秋胡”泛指爱情不专一的男子。
纳:纳娶。接纳迎娶。
令室:美好的妻室。犹贤妻。
官:做官。
皎皎:明亮貌。洁白貌;清白貌。
洁妇:贞洁的妇女。
姿:姿色。
泠泠:清凉貌;泠清貌。
燕婉:如燕子般婉转。仪态安详温顺。指夫妇和爱。
终夕:终止夕夜。通宵;彻夜。
参与商:参星和商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
犹:犹如。
易感:容易感伤。
难可:不可。
人言:人讲。
生日:生存之日。生活之日。
春华:春天的光华。春天的花。青春年华。
攘腕:捋起手腕。
柔桑:柔嫩的桑叶。
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繁枝:繁茂的枝头。
盈筐:满筐。充盈筐子。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翳yì:华丽地遮蔽。用羽毛做的华盖。
玉体:玉般的身体。指美女洁白的身体。犹言尊贵的身体。
回目:回眸。回转眼睛,流盼。四顾;四看。
采章:彩色花纹。多指有彩纹的旌旗、车舆、服饰等。
倦仕:厌倦仕途。厌倦做官。
龙骧:骏马。昂举腾跃貌。如龙腾跃。
精诚:真心诚意。至诚。精诚报国也。
既至:既然来至跟前。居然至于。既然至于。
行人:行路之人。行役之人。指秋胡。
令颜:姣好容颜。
借息:借机止息。有说‘情息’。情意止息。
诱:引诱。逢卿:逢迎公卿。
喻:比喻。晓喻,开导。
遂:遂即。
下:放下,丢下。赏下。
装:装饰。
烈烈:刚烈坚贞貌。猛火炎炽貌。
贞女:贞节之女。
忿:生气,恨。厉:严厉。
秋霜:秋日的霜。常用以比喻威势盛大、品质高洁、言辞严厉、心志壮烈。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长途向前驱驰。
及:到。达。
居室:住房,住宅。
奉金:奉上黄金。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北堂: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妇女盥洗之所。后因以“北堂”指主妇居处。泛指北屋的大堂。
立呼:站立并呼唤。立即呼唤。
欢情:欢喜之情。
乐未央:欢乐不已。
未央:未半。未尽;无已。
惕然:警惕惶恐貌。警觉省悟貌。
探汤:探试沸水。喻炙热。形容戒惧。比喻痛苦。
岂不惭:岂不惭愧。
永誓:永远发誓。发誓永远。
非所望:不是所期望的。
异源:不同的源头。凫凤:凫鸭和凤凰。
并翔:一起并列飞翔。
引身:引领身体。抽身;引退。
长流:长长的水流。长河。
果哉:果然啊。果敢啊。
洁妇:贞洁的妇女。
肠:心肠。
彼夫:那个丈夫。
不淑:不善;不良。
亦:也。
太刚:太刚烈。太刚强。
鉴赏
《秋胡行》歌咏的是秋胡戏妻的故事。故事最早见于刘向《列女传》,大略是:鲁国秋胡娶妻才五天,就到陈国去做官,一去五年才回来。未到家之前,见路旁有一美妇人在采桑,他就停下车子,挑逗说:“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我这里有金子,愿给您。”妇人说:“我采桑力作,衣食自给,奉养二老,不需要您的金子!”秋胡归家,拜见了母亲,母亲叫人把媳妇唤来,一看,正是刚才采桑的女子。秋胡很尴尬,妻子也非常气愤,觉得他品行太污秽了,于是投河而死。《乐府解题》曰:“后人哀而赋之,为《秋胡行》。”目前从《乐府诗集》见到最早的咏本事的《秋胡行》,就是傅玄的作品。傅玄此诗题一作《和班氏诗》,或许在傅玄之前有题为班婕妤或班昭的乐府古辞在流传。
这是一首叙事诗,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段,首段为恨别,中段为路遇,末段为死节,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议论。
诗开篇即写道:“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令室”即可意的夫人。“三日”本事谓五日,而《西京杂记》又作三月,乃流传中的异辞,比较起来在此诗中作三日为顺妥。“皎皎洁妇姿,泠泠守空房。”“泠泠”一作冷冷,还是作泠泠好,它既包含了“冷冷”即清冷的意思,又有清白的意思,与上句“皎皎”相应。这两句既写出了秋胡妻的贞洁自守——突出了她性格中主要方面,为故事发展提供了根据,又写出了“守空房”的孤独,显出她命运的悲剧。下面就写别后的痛苦。“燕婉不终夕,别如参与商。”“燕婉”指新婚恩爱,“不终夕”即未终期。古礼,女子嫁三日,告庙上坟,谓之成婚,才算完成了婚礼,故有“三日新妇(新娘)”的成语。而秋胡三日就宦他乡,所以说“燕婉不终夕”,一去多年不归,所以说“别如参与商”。参与商是二颗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在天空的星,古人常用来比喻分离。“忧来犹四海,易感难可防。”是说忧愁就像四海水,容易被激动起来而难于防遏,这是比喻她忧愁的深广、不可抑制。“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长。”这是她不堪愁苦煎熬而发出的怨声,人们都说人生太短,可她却生怕夜太长了。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浅易,若设身处地思考一下,就觉得很是深切了。
中间一段是全诗的主干部分。先写秋胡妻采桑。通过采桑情形的描写见出秋胡妻的美丽:“百草扬春华(即花)”是景物的衬托,“攘腕(捋袖伸出手腕)采柔桑”显出姿态美,“素手”、“玉体”显出形体美,“回目流采章(章即采,此句即回目流彩)”显出表情美。这些描写正是对篇首“令室”、“皎皎”的一个补充。在描写她的美貌的同时,也写出她的勤劳、她的忧伤:“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落叶”即摘下来的叶子,枝上有那么多繁茂的叶子,竟摘不满箩筐,表示她在思念丈夫、有些心不在焉,这两句是化用《诗经·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的意思。而后再写秋胡的到来。“君子”指丈夫,他虽说是“倦仕归”,实在官也做得不小、派头也挺大,“车马如龙骧”,像龙一样腾跃,是衣锦还乡了。“精诚驰万里”是说他想念妻子不远万里归来,“既至两相忘”,来到之后两人竟都不认识了。“行人悦令颜,借息此树旁。”“行人”指秋胡,因他们夫妻互不相识,在这一刻就成了陌路人。“悦令颜”见妇人长得好看喜欢上了,“借息”,借故歇息,见出他的狡狯。下面就是引诱,“逢卿喻”就是“力桑不如见国卿(辛辛苦苦采桑不如嫁个大官)”那样的话,这似乎是当时不少高官调戏农家女的伎俩,比如《陌上桑》中的使君也是;并且又迫不及待地卸下黄金,似乎妇人顷刻可以到手了。这些描写见出他的虚荣、虚伪和那种好色的丑态。路遇这一幕是这样结束的:“烈烈贞女忿,言辞厉秋霜。”秋胡遭到其妻的痛斥严拒,诗只用了两句,比本事少得多,见出她的刚决,对这种人不值得多费口舌,拦头一击可矣。
后段,“长驱及居室,奉金升北堂。”这种人真是恬不知耻,遭没趣后,居然还是“长驱”;又真虚伪至极,将刚刚想买妇人欢心的金拿来孝敬母亲(北堂为其母住室),欲讨老人喜欢。其母真是喜出望外,“立呼妇来”,以共享团聚之乐,其妇知丈夫归来,那也一定欣喜无比,可是等待她们的竟是晴天霹雳:“秋胡见此妇,惕然怀探汤。负心岂不惭,永誓非所望。”上两句写秋胡,在真相败露、四目睽睽时惊惧得像被开水烫着一样;下两句写其妻逼视秋胡:这样的负心汉岂不羞惭,当初的信誓旦旦竟是这样的结果。妇人只是为着三日恩情,守了多年空房,朝思暮想,不意其夫竟是这样的人,可以想见其恼怒、失望、悲苦。诗句从“欢乐情未央”一下子跳到“秋胡见此妇”,把尖锐的戏剧冲突猛然间推出来,极是跌宕。愤怒之后她又清醒了:“清浊自异源,凫凤不并翔。”清流、浊流不是一个源头,野鸭与凤凰飞不到一处,这是由于本性的不同。这是比喻她和其夫不可共处,将其夫比作“浊流”、“凫”,见出对其厌恶、轻蔑,“自”、“不”两个断语见出她的清醒、冷静。于是她与其夫毅然决裂,投河自尽,维护了自身的清白。
秋胡妻是忠实于爱情的,但她追求的爱情是真挚的、纯洁的,容不得欺骗和虚假,而发觉受骗蒙辱,就以死相抗,这是“洁妇”的典型,诗篇的开头与结尾两次称她为“洁妇”,就是对她的行为与品质的概括。应当说,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扬她,在故事的展开中也处处在赞扬她。可是结尾的两句议论:“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又有批评之意,认为她太刚烈了。这批评中有对其死的惋惜,同时也含有传统伦理观对妇女的偏见,按照三从四德标准,她做得太过分了。这样,作者的评价与作品的表现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但还并不严重;唐刘知几竟然斥责秋胡妻为“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明杨慎干脆骂是“妒妇”。那就是站在封建礼教的立场上对这位女性的恶意攻击了。由此也可见出,秋胡妻这个典型具有某种程度的反传统色彩。
明陆时雍在《诗镜总论》里曾赞扬傅玄善于叙事。此篇确实也见出他这种特长。这篇长诗写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情节组织得相当得当。与本事比较起来,诗的文字要简洁得多,但描写——人物外貌和心理的描写却增多了,这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也比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写好故事、写好人物,这是叙事诗成功的关键,在当时文人叙事诗作品很少、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傅玄写了几首较好的作品,其成绩是值得重视的。
《墙上难为趋》
门有车马客,骖服若腾飞。
革组结玉佩,蘩藻纷葳蕤。
冯轼垂长缨,顾盻有馀辉。
贫主屣弊履,整比蓝缕衣。
客曰嘉病乎,正色意无疑。
吐言若覆水,摇舌不可追。
渭滨渔钓翁,乃为周所咨。
颜回处陋巷,大圣称庶几。
苟富不知度,千驷贱采薇。
季孙由俭显,管仲病三归。
夫差耽淫侈,终为越所围。
遗身外荣利,然后享巍巍。
迷者一何众,孔难知德希。
甚美致憔悴,不如豚豕肥。
杨朱泣路歧,失道令人悲。
子贡欲自矜,原宪知共非。
屈伸各异势,穷达不同资。
夫唯体中庸,先天天不违。
注释
(1)车马客:乘车马来的客人。骖服:指驾车之马。骖,驷马之边马。服,驾辕马。驷马之辕马。革组:皮革的组带。皮革马具。组,结系缀物印绶的丝带。结:结系。扎结。玉佩: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蘩藻:繁藻,繁杂的藻饰。藻饰,华丽文彩的装饰。白蒿和水藻。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纷:纷纷。葳蕤wiruí: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柔弱貌。
(2)冯轼:谓凭倚车前横木。冯,凭。依靠。长缨:古时系帽的长丝带。驾车时套在马颈上的长革带。顾盼:观望。向左右或周围看来看去。馀辉:余辉。眼睛的余光。贫主:贫穷的主人。屣x:穿鞋。拖着鞋走。鞋子。弊履:破旧鞋子。弊,破旧。履,鞋。整比:整理排比。蓝缕:褴褛。破旧的衣服。亦形容衣服破旧。蓝,通“褴”。
(3)客曰:客人说。嘉病:身体嘉好还是有病。乎,疑问助词。吗。正色:本来的颜色;真正的颜色。谓神色庄重、态度严肃。意:料定。意料,猜测。无疑:没有怀疑。吐言:说话。说出的话。若:如。覆水:已倒出的水。泼水一样有力。喻事已成定局。不能收回。摇舌:摇动舌头。谓发言,出言。不可追:不可追回。
(4)渭滨:渭水岸边。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渔钓翁:钓鱼的老人。指姜子牙。《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乃为:于是就被。周:周朝。周文王。所:助词,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谘:咨询。同“咨”。颜回:字子渊,春秋末鲁国曲阜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陋巷:狭窄简陋的巷子。借指贫寒。大圣:孔子孔圣人。庶几:多几个。差不多;近似。或许,也许。希望;但愿。后因以“庶几”借指贤才。
(5)苟富:苟且富有。不知度:不知用度。不知度量计算。千驷:千乘驷马车。驷马,驾一车之四马。贱:贫贱。采薇:采集薇菜。贫穷。采薇之痛,指亡国。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
,曾叩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后以“采薇”指归隐。季孙:潘姓之祖,周文王子曰毕公高,
毕公高子曰季孙封于潘,因氏焉。由俭显:由于勤俭而显扬。管仲:春秋时齐国宰相。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病:诟病。不满,责备。三归:三个归处。三个家。包咸曰:“三归,娶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台名。汉刘向《说苑·善说》:“管仲故筑三归之台,以自伤於民。”
(6)夫差chi: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败越兵,乘胜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越军乘虚攻入吴都。后越国再次兴兵攻吴,他兵败自杀,吴亡。耽:耽误。沉溺,入迷。淫侈:放纵奢侈。浪费过度。终为:最终被。越:越国。越人。所围:所围困。遗身:遗弃身体。犹舍身。超然物外;避世隐居。外:在其外。疏远。背离。荣利:荣誉名利。功名利禄。享:享受。巍巍:崇高伟大。巍峨高大。
(7)迷者:迷惑的人。一何:何其,多么。众:众多。孔难:特别难。孔,甚,很。德希:德行稀少。甚美:过分求美。甚,超过。致:招致。憔悴:瘦弱萎靡。黄瘦;瘦损。凋零;枯萎。豚豕túnsh:小猪大猪。
(8)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道家杨朱学说派创始人。路歧:道路分歧。歧路;岔道。失道:失去道义。失去天道王道。迷失道路。子贡: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自矜jn:自负;自夸。自尊自大。原宪:字子思,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其非:他的不对之处。他的是和非。
(9)屈伸:屈曲与伸舒。委屈与伸张。进退。异势:形势或态势不同。不同的势力。穷达:穷困与显达。资:资质。资金与力量。夫:文言发语词。这。唯:唯有。体:体会,体验。亲身体会。中庸:中庸之道。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先天:先于天时而行事,有先见之明。先于感觉经验和直接实践。天不违:天意才不会违背。
《明月篇》
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晖。
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
丹脣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娇子多好言,欢合易为姿。
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
常恐新间旧,变故兴细微。
浮萍本无根,非水将何依。
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
注释
皎皎:皎洁貌,洁白;明亮貌。
灼灼:灼热貌。盛烈的。
朝日晖:早晨日头的光辉。
昔为:昔日作为。
春蚕丝:春蚕的蚕丝。春季的蚕丝。
今为:今日作为。
秋女衣:秋季女子的衣服。秋女,犹秋娘。喻成熟女子。
丹脣:丹唇。朱红色嘴唇,多形容女子。
列:排列。
素齿:洁白的牙齿。
翠彩:青绿色。翠绿的色彩。画成翠绿色的眉毛。古人多奇妆也。
发:发自。
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此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代指美女。
娇子:妩媚娇冶的女子。
好言:好听的言语。善言;好话。
欢合:‘合欢’的动词形式。交欢合衾。欢乐聚合。
易为姿:容易作为姿色。容易成为资质。
玉颜:美玉般的容颜。多指美女。
盛有时:兴盛在拥有的时刻。
秀色:秀美的容色。
随年衰:随着年岁而衰败。
常恐:经常恐惧。
新间旧:新宠离间故旧。间,间隔。诽谤。
变故:意外发生的变化或事故。
兴细微:兴起于细微之处。
浮萍:漂浮于水上的萍草。又名水葫芦草。
本无根:原本没有根基。有说‘无根本’。
非水:不是水,没有水。
将何依:将依靠何物或什么。
忧喜:忧愁和欢喜。
更相接:更替互相连接。
乐极:欢乐到极限。
还自悲:还会自己悲伤。有说‘自还悲’,自然还会悲伤。
赏析
这首诗写一新婚女子欢乐中的忧愁心理。年轻,貌美,打扮得动人,与"娇子"欢合亦无间,这是眼前喜乐的境况。但是,她同时就想到自己日后的"年衰",提防起"变故",担心着"新旧",不幸的阴云又笼罩在心头,忧喜交加,不免自悲伤感。
容颜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老,这是生命的规律,是不可避免的
事。诗中的女子看着镜中的玉貌,总担心有一天自己突然老去,丈 夫会另有新欢而将自己抛弃。她的幸福只能依托美貌而存在,而美
貌在大自然的规律面前是何等脆弱,所以她的幸福又如何能坚实 呢?这让她不能心安。她自比浮萍,把丈夫比作水;如果遭到遗弃,
她就会像那离开了水的浮萍生无聊赖,无所依托。这个比喻生动又 深刻地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赖情状。因而,她在眼前极大的欢乐中
却对未来充满忧惧和悲伤。
《天行篇》
天行一何健,日月无高纵。
百川皆赴海,三辰回泰蒙。
《两仪诗》
两仪始分元气清。
列宿垂象六位成。
日月西流景东征。
悠悠万物殊品名。
圣人忧代念群生。
【两仪】1.指天地。《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2.指阴阳,男女:淆乱两仪。
【元气】1.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2.泛指宇宙自然之气。 3.指人的精神,精气。
4.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5.中医学名词。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对。
【列宿】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
【垂象】显示征兆。古人迷信,把某些自然现象附会人事,认为是预示人间祸福吉凶的迹象。
【六位】1.即《易》卦之六爻。
2.谓君﹑臣﹑父﹑子﹑夫﹑妇。
《长歌行》
利害同根源,赏下有甘钩。
义门近横塘,兽口出通侯。
抚剑安所趋,蛮方未顺流。
蜀贼阻石城,吴寇冯龙舟。
二军多壮士,闻贼如见仇。
投身效知己,徒生心所羞。
鹰隼厉爪翼,耻与燕雀游。
成败在纵者,无令鸷鸟忧。
【义门】1.旧谓尚义的门族。
2.旧时为表彰尚义之家而建立的牌坊。
【横塘】1.古堤名。三国吴大帝时于建业(今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修筑。亦为百姓聚居之地。
2.古堤名。在江苏省吴县西南。 3.泛指水塘。
【兽口】1.虎口。喻危境。因避讳而改。 2.兽形香炉出烟之口。
【通侯】爵位名。
【无令】1.没有律令。
2.不使。
【鸷鸟】1.凶猛的鸟。如鹰鹯之类。 2.燕的别名。
《挽歌》
人生鲜能百,哀情数万端。
不幸婴笃病,凶候形素颜。
衣衾为谁施,束带就阖棺。
欲悲泪已竭,欲辞不能言。
存亡自远近,长夜何漫漫。
寿堂闲且长,祖载归不还。
人生鲜能百,哀情数万婴。
路柳夹灵轜,旟旐随风征。
车轮结不转,百驷齐悲鸣。
灵坐飞尘起,魂衣正委移。
芒芒丘墓间,松柏郁参差。
明器无用时,桐车不可驰。
平生坐玉殿,没归都幽宫。
地下无刻漏,安知夏与冬。
【笃病】谓病势沉重。
【凶候】指死亡的征兆。
【束带】1.整饰衣服。表示端庄。 2.泛指装束。 3.指官服。引申谓公务。
4.指腰带。
【阖棺】盖棺。指死亡。
《鸿雁生塞北行》
凤凰远生海西,及时昆山冈。
五德存羽仪,和鸣定宫商。
百鸟并侍左右,鼓翼腾华光。
上熙游云日间,千岁时来翔。
孰若彼龙与龟,曳尾泥中藏。
非云雨则不升,冬伏春乃骧。
退哀此秋兰,草根绝,随化扬。
灵气一何忧美,万里驰芬芳。
常恐物微易歇,一朝见弃忘。
注释
海西:青海以西。青海海西地区。古大秦国,即罗马帝国。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
及时:逢时,谓得到有利时机。
昆:子孙,后嗣。昆仑山。
五德:指人的五种品德。仁智义礼信。或温良恭俭让。
羽仪:羽翅的仪仗或礼仪。《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孔颖达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
和鸣:互相应和而鸣。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
宫商: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泛指音乐、乐曲和音律。
并侍:并肩侍奉。
鼓翼:鼓动翅膀。犹振翅。
腾:腾起。升起。
华光:华丽的光彩。光华;美丽的光彩。
熙游:和乐游乐。熙,古同‘嘻’。
云日:云和太阳。
千岁: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孰若:谁像。犹何如,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诘语气。
彼:那。
曳尾:曳尾涂中。典出《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涂,污泥。比喻与其显身扬名于庙堂之上而毁身灭性,不如过贫贱的隐居生活而得逍遥全身。
则:乃,是。却。
冬伏:冬天蛰伏。
乃:于是。就。
骧xing:奔跑。腾跃,昂首奔驰。后右蹄白色的马。
退哀:退身哀悼。
随化扬:随着自然造化飞扬。顺应时势扬起。
灵气:聪慧或秀美的气质。指仙灵之气。
一何:何其,多么。
忧美:优美。忧愁美丽。幽美。
芬芳:香;香气。
常恐:经常恐怕。
物微:物体微小。
易歇:容易消亡歇息。
一朝:有朝一日。有一天早上。
见:见到。被。
弃忘:抛弃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