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五月诗历夏日情怀修行杂谈 |
分类: 心之旅 |
五月诗历十二日:
宋·郭印、陈文蔚、方回、王奕、明·袁宏道
宋·郭印
《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齐字》
路向林端出,云从屐齿生。
山风迎夕起,烟树接天平。
倚杖听僧语,窥檐待月明。
幽禽知客意,时送两三声。
磴道穿乔木,危亭喜杖藜。
郊原春树暗,井邑暮烟低。
日没牛羊下,山空鸟雀啼。
超然尘世外,身与白云齐。
郭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宋·陈文蔚
《五月十二日闲中偶作》
黄卷与晤对,日日有新闻。
青山不世情,时时有佳宾。
不动利害心,且无半迎勤。
自得地童乐,何须市朝纷。
种菊绕庭砌,黄花俟秋芬。
琴书便当归,免使思白云。
犂锄理荒秽,菽水娱朝昏。
此外何所慕,甘作耕桑民。
【黄卷】1.书籍。
2.指记录官吏功过,考核能否称职的专门文书。 3.诏敕。 4.指道书或佛经。因佛道两家写书用黄纸。
【晤对】会面交谈。
【不世】不是一世所能有的,指非凡:建不世之功|难逢不世才。
【菽水】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朝昏】1.早晩。
2.借指日子﹐生活。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宋·方回
《真定路教授鹿泉李君丁亥五月十二日已时生紫》
邂逅相逢两秃翁,亥年巳月巳时同。
偶先一日敢争长,各及七旬俱固穷。
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
累朝南北兴亡事,合徵公为太史公。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宋·王奕
《庚寅五月十二日偕赵平甫拜采石神霄宫太白坟》
孤风吹黄鹄,远客归自鲁。
瓣香拜公坟,梁月重凄楚。
比曾登太山,依韵踵遐武。
生平景仰心,兹夕遂亲睹。
何地无青山,何人无黄土。
艳艳谪仙翁,配月照今古。
惜载生死世,于道竟无补。
世乏蹈海人,此事与谁语。
【孤风】孤高的风度﹑品格。
【黄鹄】1.鸟名。
2.比喻高才贤士。
3.指汉高祖刘邦所作《鸿鹄歌》。晋葛洪《抱朴子.逸民》:"﹝汉高帝﹞虽饥渴四皓而不逼也,及太子卑辞致之,以为羽翼,便敬德矫情,惜其大者,发《黄鹄》之悲歌,杜婉妾之觎觊,其珍贤贵隐,如此之至也。"
4.汉江都王建女细君所作之歌。《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江都王建女细君)悲愁﹐自为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唐李德裕《讨回鹘制》:"太和公主居处不同﹐情义久絶﹐懐土多畏﹐亟闻《黄鹄》之歌﹐失位自伤﹐宁免緑衣之叹﹐念其羁苦﹐常轸朕心。"唐杜甫《留花门》诗:"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后以"黄鹄"指离乡的游子。明高启《甪里村》诗:"紫芝日已老,黄鹄何时还?"
5.据汉刘向《列女传》载:鲁陶婴少寡,鲁人闻其义,将求焉。婴闻之,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后指妇女的守节不嫁和空闺寂寞。
6.山名。参见"黄鹄山"。
【瓣香】1.佛教语。犹言一瓣香。 2.师承﹔敬仰。 3.喻崇敬的心意。
【遐武】前人之足迹;往古之事迹。
【蹈海】1.《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后以"蹈海"指跳到海里自杀。
2.航海。旧时以喻危险。
王奕,字子陵,仙居(今属浙江)人。杜门著书,不求闻达。理宗淳佑间有诏索所著书。郡守荐之朝,不赴,卒。著有《西汉通志补正》、《多识录》等。事见清乾隆《瑞安县志》卷八。
明·袁宏道
《五月十二日退如生辰蒙以诗见示聊述二章奏报》
其一
菖蒲弄碧柳垂轩,过雨閒看蛱蝶翻。
喜与老髯争一日,好同醉竹倒千樽。
身依紫省黄枢地,梦绕青菱白藕村。
门下校书真女史,吴绡亲写佛前幡。
【黄枢】1.指门下省。门下省在汉为黄门,位居枢要,故称。
2.天枢,北斗星。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
,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
门下省一般设有:侍中二人,正三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女史】1.古代掌管王后礼仪等事的女官;也指为世妇掌管文件书写的下属。
2.对知识妇女的美称。
【吴绡】吴地所产用生丝织成的薄纱或薄绢。以轻薄著名。
明·袁宏道
《五月十二日退如生辰蒙以诗见示聊述二章奏报》
其二
睡阑日影度疏寮,廿载君王罢早朝。
安石榴开红照地,御河水酿绿平桥。
花前晓佩闻燕语,醉后春云梦楚腰。
近日蒙庄通大旨,间烧藜火注逍遥。
安石榴:即石榴。因产自古
安息国 ,故称。
【燕语】1.宴饮叙谈。《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郑玄笺:"天子与之燕而笑语。"朱熹集传:"燕,谓燕饮。"
2.闲谈;亲切交谈。 3.指燕子鸣叫。 4.指燕子鸣声。
【春云】春天的云。喻女子的美发。
【楚腰】1.《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因以"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
2.借指细腰女子。
【蒙庄】指庄周。
【大旨】1.亦作"大指"﹑"大恉"。主要意思;大要。
2.尊称别人的旨意。
【藜火】晋王嘉《拾遗记.后汉》载:汉刘向校书天禄阁,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向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
袁宏道
1568-1610字中郎,明代著名文学家,湖北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开创了文学创作中的“公安派”。
后一篇:172@365夏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