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王昌龄盛夏情愫养心杂谈 |
分类: 诗词学习 |
《长歌行》《古意》《放歌行》《越女》《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饶:富饶。
飕飕:大风的声音。
黄蒿:枯黄了的蒿草。亦泛指枯草。
白杨:树名。又名毛白杨,俗名大叶杨。易落叶也。
所:所有。都。
同袍:语出《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后军人用以互称。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
况:光顾,访问。何况。况且。
汉家陵:汉朝皇家的陵墓。
鼷x鼠:鼠类最小的一种。故又称甘口鼠。
高皇:汉刘邦谥号高皇帝。
过:超过。
发掘:盗挖也。
精灵:皇灵。皇家的灵魂。神仙;精怪。
达命:通达知命。犹知命。
《古意》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放歌行》
《放歌行》为古乐府使用的旧题,常用来表现自叹失意或激励奋发的内容。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征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逐,飞云亦何俦。
洛阳津:洛阳的渡口。
十二楼:传说的神仙居处。泛指高层楼阁。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又见昆仑山上一面辄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执期,命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命曰明年。”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周朝的祖庙。
月朔:每月的朔日。指旧历初一。
朝:上朝觐见。
诸侯:诸路侯爵。后来的地方列强。
清乐:清商乐。乐府乐曲。管弦乐区别于周朝以前的大型礼乐。
千门:千家。众多宫门。亦借指众多宫殿。
皇风:皇家的风化。
被:覆盖。披。
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喻全国。
庆云:五色云。古人以为喜庆、吉祥之气。
泱漭:广大貌。弥漫貌。水势或云势浩瀚貌。
抱日流:抱着太阳流动。
升平:太平。
贵:重视。
论道:讲究道理。谋虑治国的政令。议论、阐明道理。讲论道教理论。
文墨:文书辞章。亦指写文章,从事文字工作。
何求:有什么需求。
有诏:有皇帝的诏书。
征:征用。一说‘徵’。
草泽: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带。亦指荒郊。在野之士;平民。
微诚:微小的诚意。自谦语。
谋猷yóu:计谋;谋略。
冠冕:冠,官员所带的帽子。冕,皇帝的皇冕帽子。
星罗:星星般罗列。星罗棋布。
拜揖:打躬作揖。
曹与周:曹操和周瑜?
望尘:犹言望尘而拜。李云逸注:“望尘,谓趋附权贵,候望其车马之尘。”
吾:我。
入赋:缴入税赋。
迟留:停留;迟到逗留。不能按时。
幸蒙:有幸承蒙。犹言承蒙。常用为客套语。
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
识:赏识。
因脱:因此脱掉。
负薪裘:背负柴薪的皮衣。
今者:今天的人。
放歌行:放声高唱着行路。
梁甫:《梁父吟》或《梁甫吟》的省称。乐府楚调曲名。梁甫,即梁父,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为葬歌。今传诸葛亮所作《梁甫吟》辞,乃述春秋齐相晏婴二桃杀三士事;李白所作辞,则抒写其抱负不能实现的悲愤。
但营:只要经营。
数斗禄:数斗米的俸禄。
奉养:侍奉;赡养。
丰羞:丰盛的美味食品。丰富的饭食。
金膏:道教传说中的仙药。
俦chóu:伴侣。同辈。同类。
《越女》
[唐代] 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诗题《才调集》作《采莲),全诗校云:“《乐府诗集》作《采莲曲》”。
桂舟:桂木所造之舟。小船的美称。
揖:划船的短桨。
渺漫:水势广远无际的样子。
不:全诗校:“一作初。”
将归:拿回去。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
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
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
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
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
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1、郑县:唐代县名,属华州,即今陕西华县。太:《河岳英灵集》作“大”。陶大,陶翰,开元二十年在华州属县为簿尉等职,参见《全唐诗人名考证》。公馆:官舍。
2、轻王侯:《荀子·修身》:“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侯。”
3、脱略:轻慢任性,不受拘束。当世务:指经时济世之事务。务,全诗校:“一作誉。”
4、田下:全诗校:“一作溪中。”
5、渔弋:捕鱼射鸟。故:原因。
6、何:全诗校:“一作才。”躬耕:亲治农事。
7、永路:指又长又远的仕路。
8、幽居:即隐居。
9、出谷:《诗·小雅·伐木》:“(鸟)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唐诗中常以出谷迁乔喻科举及第。鹜:追求。
10、昨日:犹昔日。石门:即石门谷。在蓝田县西南。见《类编长安志》卷六。
11、干谒:有所干求而请见。
12、羁:羁绊,束缚。
13、忝:有愧于,多用作自谦之辞。蓬山:指秘书省。按,昌龄入仕后,曾为秘书省校书郎。顾:关照。
14、西岳:即华山。
15、祠:指西岳庙,在华阴县。
16、霭然:昏暗的样子。关中:潘岳《关中记》曰:“东自函关,西至陇关,二关之间,谓之关中。”亦称秦川,在今陕西省。
17、秉:执持。往素:往昔。
18、华阴:唐县名。在今陕西华阴县。
19、河诸:黄河中的小块陆地。
20、展心晤:即敞开心扉,两心相对。晤,相遇。
21、戢翼:收敛翅膀。比喻未能施展才能。
22、跼步:曲身行走。喻处境窘迫。
23、拂衣:表示决绝之意。指归隐。
24、沦迹:沦没行迹,不为世知。
25、屈伸:本指屈曲和伸展,后引申为随时而进退。冥数:冥冥中的历数。指人所难以测知的命运。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乘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1、缑(gu)氏:唐县名,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沈兴宗开元二十六年前后为缑氏尉,见《全唐诗人名考证》。
2、篁:丛生的竹林,亦泛指竹子。
3、山尊:亦作“山樽”,即山罍。古代刻有山云图纹的盛酒器具。
4、棹月:月下荡桨泛舟。
5、“始穷”二句:暗用“桃花源”典(参见陶渊明《桃花源记》)。
6、萌草:开始发芽的草。拆:通“坼”;裂开。《易·解·彖传》:“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7、永然:悠然长远的样子。沦洲:滨水的地方,常用以称隐者所居之处。
8、青冥客:指神仙。青冥,青天。
9、灭迹:灭去踪迹。曹植《潜志赋》:“退隐身以灭迹。”沦一尉:用梅福事。
10、吾子:相亲爱之称。此处指沈兴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
11、纷埃事:繁杂、琐屑的事。
12、“缑峰”句:用王子晋事。峰:全诗校“一作岑。”克,严格限定时日。
13、“济北”句:用汉代张良遇神仙黄石公事。
14、齐物:《庄子》内篇有《齐物论》,内容主要是论述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夭寿。意已会:全诗校:“一作可住今。”
15、息肩:指卸去负担。
16、卷舒:卷曲、伸展,义同屈伸、进退。形性:形体、天性。表:外。
17、贤哲:指德才兼备、识见超卓之士。
18、仲:全诗校:“一作乘。”角巾:古代隐士所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
19、饭僧:犹斋僧,即施食给僧人。嵩阳寺:寺名。在河南嵩山太室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