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2021-06-01 08:38:17)
标签:

传统文化

腹有诗书

古典诗词

唐卢照邻

夏之旅

杂谈

分类: 诗词学习

《芳树》《巫山高·巫山望不极》《雨雪曲》《行路难》
《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折杨柳》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芳树》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故枝。
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注释
不极:不到极限。
望望:瞻望貌;依恋貌。急切盼望貌。犹看看。
朝雰:早晨的雾气。
水脉:水流之脉络。因形如人体脉胳,故名。
峰文:山峰的纹路。
沾裳:泪沾衣。
况复:何况又。【汉典】更加;加上。何况,况且。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巫山高·巫山望不极》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氛。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巫山高·巫山望不极》鉴赏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云雾弥漫、高深难测的巫山景象,“啼猿”“神女”,创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增添了神话色彩。后来孟郊的诗句“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即脱胎于此。“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对仗工整,“惊涛”“骤雨”写出长江巫山的壮阔气势及变幻无常。最后两句点出诗歌的怀人主旨。
卢照邻长于七言歌行,但五言古诗也做得相当不错,这首《巫山高》诗就是他五言诗中的精品。
注释
不极:不到极限。
望望:瞻望貌;依恋貌。急切盼望貌。犹看看。
朝雰:早晨的雾气。
水脉:水流之脉络。因形如人体脉胳,故名。
峰文:山峰的纹路。
沾裳:泪沾衣。
况复:何况又。【汉典】更加;加上。何况,况且。

作品鉴赏

该诗处之于(《全唐诗》第042卷第004首),保存在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七里的《巫山高》诗,以南朝虞羲、王融等所作为最早。内容不外描述山色兼及楚怀王梦与神女邂逅情事。后世诗文以巫山为题材者甚多,卢照邻这首《巫山高》就是描述巫山山色的作品之一。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云雾弥漫、高深难测的巫山景象,“啼猿”“神女”,创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增添了神话色彩。后来孟郊的诗句“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即脱胎于此。“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对仗工整,“惊涛”“骤雨”写出长江巫山的壮阔气势及变幻无常。最后两句点出诗歌的怀人主旨。
卢照邻长于七言歌行,但五言古诗也做得相当不错,这首《巫山高》诗就是他五言诗中的精品。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雨雪曲》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卢照邻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此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诗中所包含的戏剧化元素,表现为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诗中写冰雪将长城装扮成一个银和玉的宫殿,神仙的宫殿。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的军队正覆没在这里。诗中恰当地保持了“省略战争”的手法,但长城的肃穆景象后面隐藏着征人大量死亡的残暴事件,而长城上空云层“平”展,“平”的另一意义是“平定”。“节旄零落”具有讽刺意义,“零落”一词经常与秋天树木的落叶相联系。征人们全部牺牲了,他们的旗帜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轻柔地飘落地上,而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若只看到平静景象和琼玉般关塞的读者也未观察到这一点。他们的“名”,功名,在字面上又指征人的名字,但除了不知名的死者外,整个场面空无一人。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行路难》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娼家不来折。
娼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一向花娇,青鸟双双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唯闻素棘与黄泉。
金貂有时换美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行路难》是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成功地表达了探索人生本质的强烈愿望。诗从渭桥边桔木横槎所引发的联想写起,备言世事艰辛和离别伤悲,蕴含着强烈的历史兴亡之叹;而后跨越古今,思索历史和人生,夹以强烈的抒情,将世事无常和人生有限的伤悲,抒写得淋漓尽致。全诗境界开阔,气势壮大,笔调从容,在声律对仗上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

注释
槎(chá):树木的枝丫。
阗(tián)咽(yàn):堵塞;拥挤。
若个:哪个。人:一作“童”。
宝袜:即腰彩。古代女子束于腰间的彩带。帔(pèi):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月:一作“丹”。星:一作“青”。蔽亏: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
“巢倾”句:一作“巢倾折,凤归去”。
任:一作“狂”。
讵(jù):难道;岂。
倏(sh)忽:迅疾貌。
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
二千石(dàn):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白:一作“玉”。
素:一作“青”。
换美酒:一作“便换酒”。
玉麈(zh):玉柄麈尾。东晋士大夫清谈时常执之。但:一作“恒”。
神仙署:即控鹤府,也称奉宸府。唐宿卫近侍官署名,武后时置。
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
难期:难及,难于企及。
尧年:此处代指长寿。
巢由: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 

白话译文
您难道没有看见长安北城渭水桥边,枯死的木头横卧在田间地头吗?
之前这棵树可是烟云雾绕,红紫一时,风光无限。
春光春景花开如雪,香车宝马塞满道路,哪个游人不竞相攀折?
妖冶的倡女宝袜蛟龙帔,富有而轻薄的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鸟对花戏春娇鸣,青鸟三三两两与孩子在游戏。
千百个枝条互相掩映,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
在珊瑚一样的叶子上有凤凰来巢,鸳鸯双栖。
但是等到巢翻树枝折,凤凰归去,就只剩下狂风吹落叶枯枝,萧条不已。
一朝零落没人关心,万古摧残您哪里知道?
人生是高贵还是卑贱,不是始终一成不变的,只在瞬息之间。
就像是没有人能阻止太阳落下,没有人能阻止水向东流去。
秦川汉陵在改朝换代时也无可奈何,令人哀怜。
那些看似富贵荣华的王公贵族,都想荣华富贵千万年。
到如今不是也不见朱唇白貌,只剩下长满荆棘的坟头。
所以好酒尽管喝,美味的食物尽管吃,不要管他们花多少钱。
告诉大家一句话,纵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也是一场空。
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
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飘缈难觅。
只希望天下太平健康长寿,一直做隐士平民也不错。

创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在卢照邻之前,鲍照就作过一首七言《行路难》,仄声促韵与长句宛转,充分表达悒郁不平之气。卢照邻因服丹中毒,手足痉挛,不堪恶疾所苦,或许有所忏悟,因作此诗,祈求正常人的健康长寿不奢求富贵荣华与长生不死。

赏析
卢照邻这一首《行路难》从容舒展,徐缓不迫,多次转韵;其声律、修辞、与对仗明显受六朝诗歌影响,从中也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从汉“柏梁体”开始,吸收六朝声律对仗,七言诗逐渐赶上五言诗;并从初唐开始分流,为新兴近体律绝,和乐府歌行。“初唐四杰”对七言古诗也作出巨大贡献。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行路难》从渭桥边桔木横槎所引发的联想写起,备言世事艰辛和离别伤悲,蕴含着强烈的历史兴亡之叹。其眼光已不局限于宫廷而转向市井,其情怀已不局限于个人生活而进入沧海桑田的感慨,进而思索人生的哲理。所以此诗的后半部以“人生贵贱无始终,倏忽须臾难久持”的议论为转折,跨越古今,思索历史和人生,夹以强烈的抒情。将世事无常和人生有限的伤悲,抒写得淋漓尽致。胸怀开阔,气势壮大。全诗共四十句,分两大部分,铢两相称,平分秋色,结构之匀称也堪称奇观。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万古摧残君讵知?”“长安城北渭桥边”为虚指,即物起兴,从眼前横槎、枯木倒卧古田引起联想,“昔日”领起下文十六句,对“枯木”曾经拥有的枝繁叶茂,溢彩流芳的青春岁月,进行淋漓尽致的铺陈与渲染。围绕着它“千尺长条百尺枝”,有黄莺戏春,凤凰来巢,鸳鸯双栖,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更有香车宝马时常经过,马蹄声断续相闻;富有而轻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纷趋竞骛,攀龙附凤。诗人以工整的结构,华丽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初唐长安城内繁荣市井,骄奢生活的世态风情全卷,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清醒地感觉到诗人冷静的态度。从行文遣辞看,整齐的偶句与变换的角度,避免了呆滞散乱;层迭的词句增添了构图的对衬感与节奏感。末两句是全诗关键,也是主旨所在。从现实的“一朝零落无人问”,由此及彼提出“万古摧残君讵知”,已如桓温当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普遍人生感喟,将比兴之义进一步升华了。
第二部分从“人生贵贱无终始”到末句,由隐而显,喻体“枯木”显现为本体“人生”。“终始”指无限。转瞬即逝的人生与悠久无限的岁月,这对亘古不变的自然矛盾造成人们心灵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开。“谁家”以下(至“赤心会合在何时”)运用超时空框架,不断变换叙述角度,使生死枯荣的单一主题,形成多元层次与丰富内涵。先写时光流水,无人能阻,再写改朝换代,秦川汉陵,无可奈何;再写富贵公卿,顷刻归于青棘黄泉。由此进一步指出富贵不可骄,交情不足恃,都用复迭或对比手法。金貂换酒为李白《将进酒》所本;“玉尘”指玉骢马扬起的飞尘,狂饮与游冶似乎已解生死,其实正说明了无法排遣的苦闷。既然功名利禄都只是过眼云烟,就只好求友访仙以解心中积怨。因此,唐代盛行道教,许多官僚士大夫接受道教。
道家与佛家都有转世说,即使退一步寻求“赤子”重生,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表面是消极、苦闷乃至放浪形骸,其实仍融注了对人生热烈执着的追求,因此结末两句“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但愿”“长作”可见其辞情恳切。
这首诗成功地表达了探索人生本质的强烈愿望。它作为比较直接的死亡警告,较缺少思想意义,却具有极大的诗歌和文学史的意义。初唐四杰对于诗体诗风的转变,最突出之贡献是扩大了时空境界,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物质、对理想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哲理性强,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名家点评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行路难》尘言滚滚,何以至是!少陵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若如此篇,亦不得专咎人轻薄。
清代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繁华不久,当时习语,结怨谤无体。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闲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在云端。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折杨柳》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
莺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
攀折聊将寄,军中音信稀。 

注释
倡楼:倡优所住楼房。
曙扉:曙光之门扉。
园柳:倡园之柳。
依依:依稀貌;隐约貌。依恋不舍的样子。
岁隔:年岁之隔开。
条变:枝条变色。
疑:疑是。有说,疑为‘凝’。
啼脸:哭啼之脸庞。
风花:风中的花。喻情事也。
聊将寄:聊以将此寄出。

231+、唐·卢照邻《芳树》《行路难》《折杨柳》等六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