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春日登金华观》等9首春天诗作

标签:
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诗词美女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2首)《春日登金华观》《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晦日宴高氏林亭》《送客》《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议》《宴胡楚真禁所》《魏氏园林人赋》
绮筵:精美丰盛的酒宴。(2)琴瑟:本为两种乐器,同时演奏,其音谐合,故比喻朋友的情意融洽。(3)悠悠:悠长。
离堂:饯别的处所。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
[译文]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此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春夜别友人》
[唐] 陈子昂
【注释】:
春日登金( 一作九 )华观
白玉仙台古( 一作上 )。
还疑( 一作逢 )赤松子。
天路坐相邀( 一作招 )。
【丹丘】亦作"丹邱"。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亦泛指楼房。
【烟霄】.云霄;山的高处;喻显赫的地位。
赤松子:相传为 晋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 。据 晋 葛洪 《神仙传》载: 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岁时外出牧羊,被道士携至 金华山
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唐] 陈子昂
【寻春】游赏春景。【上路】大路;通衢。
【山家】1.山野人家。 2.隐士。 3.泛指僧道者流。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主第】1.公主的住宅。 2.泛称贵族之家。【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比喻显贵。
【皇州】帝都;京城。【景望】1.崇高的声望。
2.仰慕。
【玉池】1.沼泽名。 2.仙池。 3.池沼美称。 4.道教语。指口。
5.裱褙书画用语。指书画卷首贴绫的地方。【吐溜】涌出水流。
【珠树】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2.树的美称。 3.喻积雪之树。 4.喻俊才。
《送客》
[唐] 陈子昂
【别思】离别的思念。【白苹】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使星】《后汉书.李合传》:"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謡。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合候舍。时夏夕露坐……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后因称使者为"使星"。
【云是】如此。【宝瑟】瑟的美称。【微月】犹眉月,新月。指农历月初的月亮。
【江海】1.江和海。 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 3.引申为退隐。 4.泛指四方各地。
《宴胡楚真禁所》
寄谢:一作寄语。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