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2021-05-22 09:15:16)
标签:

传统文化

古典诗词

李商隐

初夏

怡情

杂谈

分类: 心之旅

[唐]李商隐《宫辞》《宫妓·珠箔》《花下醉》《浑河中》
《寄令狐郎中》《寄蜀客》《锦瑟》《落花》《屏风》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唐] 李商隐
《宫辞》
君恩如水向东流,
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
凉风只在殿西头。

《宫辞》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抓住宫嫔最切身的得宠失宠来反映她们的悲惨命运,同时借此暗喻得势的朋党之辈最终也和失宠的妃嫔一样会被冷落。全诗含蓄有味,意味深长。纪晓岚称此诗为“怨诽之极而不失优柔唱叹之妙”《李义山诗集辑评》。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具体年份已不可究。晚唐时期的官场上,朋党倾轧的风气极浓,迭相消长进退,今日的得宠者不久后便变为失宠者。作者这首诗,该是由此有感而发。

注释
君恩如水:君王的恩泽就像流水般漂移不定。
忧移:害怕转移,这里指害怕君王的恩宠转移到别人身上。
尊前:宴席上。花落:指的是《梅花落》,汉乐府的《横吹曲》中的笛曲名。
凉风:江淹的《拟班婕妤咏扇》中有“窃恐凉风至,吹我玉阶树。君子恩未毕,零落在中路”,喻被冷落。和上一句的“梅花落”联系起来,暗示女子色衰被弃的可悲前景。 
白话译文
君王的恩宠如同河水向东流,得宠怕另有新欢失宠更忧愁。
莫要在宴席上奏献那梅花落,凉风马上要吹来就在殿西头。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宫妓·珠箔》
珠箔轻明拂玉墀,
披香新殿斗腰支。
不须看尽鱼龙戏,
终谴君王怒偃师。

赏析

“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描绘宫廷中的歌舞场面,正点题目。汉代未央宫有披香殿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歌舞过的地方。唐代庆善宫中也有披香殿,“新殿”或取义于此。但此处主要是借这个色彩香艳而又容易唤起历史联想的殿名来渲染宫廷歌舞特有的气氛。对于披香殿前的歌舞,诗人并未作多少具体的铺叙,而是着重描绘了“珠箔轻明拂玉墀”的景象。珠箔即珠帘;玉墀指宫殿前台阶上的白石地面。轻巧透明的珠帘轻轻地拂着洁白的玉墀,这景象在华美中透出轻柔流动的意致,特别适合于表现一种轻歌曼舞的气氛,使人感到它和那些“斗腰支”的宫妓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斗腰支”三字,简洁传神,不仅刻画出宫妓翩跹起舞的柔媚之态,而且传出她们竞媚斗妍、邀宠取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它还和下两句中的“鱼龙戏”、“偃师”,在竞奇斗巧这一点上构成意念上的关联。不妨说,它是贯通前后幅,暗示全诗主旨的一个诗眼。


“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句突转,集中托讽寓慨。“鱼龙戏”,本指古代百戏中由人装扮成珍异动物进行种种奇幻的表演。《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云:“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可见这是一种变幻莫测、引人注目的精彩表演。不过,从题目“宫妓”着眼,这里的“鱼龙戏”恐非实指作为杂技百戏的鱼龙之戏,而是借喻宫妓新颖变幻的舞姿。末句的“怒偃师”用了《列子·汤问》的一则故事。
传说周穆王西巡途中,遇到一位名叫偃师的能工巧匠。偃师献上一个会歌舞表演的“假倡”(实际上是古代的机器人),“钡(抑)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穆王以为是真人,和宠姬盛姬一起观赏它的表演。歌舞快结束时,假倡“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穆王生气,要杀偃师,吓得偃师立即剖解假倡,露出革木胶漆等制造假倡的原料,终于免祸。三、四两句是说,等不到看完宫妓们那出神入化的精彩表演,君王就要对善于机巧的“偃师”怒气冲冲。
原故事中的偃师是一个善弄机巧的人物,但他却差一点因为弄巧而送命。这种机关算尽、反自招祸患的现象具有典型意义。诗人用偃师故事,着眼点正在于此。诗中的宫妓和“偃师”的关系,相当于原故事中倡者和偃师的关系;而诗中所描绘的“斗腰支”、“鱼龙戏”,又正相当于原故事中倡者的歌舞,所突出的正是偃师的机巧。那么,透过“不须”、“终遣”这两个含意比较明显的词语,可以看出,诗中所强调的正是善弄机巧的偃师到头来终不免触怒君王,自取其祸。如果把这首诗和《梦泽》、《宫辞》等歌咏宫廷生活而有所托讽的诗联系起来考察,便很容易发现“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莫向樽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和“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之间有着十分神似的弦外之音。宫廷歌舞原是政治生活的一种隐喻;而迎合邀宠、红粉自埋的宫女,一时得宠、不管将来的嫔妃,和玩弄机巧、终自召祸的偃师,则正是畸形政治生活的畸形产物。在诗人看来,他们统统是好景不常的。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花下醉》是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宴游诗。此诗写诗人寻花而醉,夜里持烛赏花,表达了自己爱花、惜花的感情。全诗格调轻快,意境含蓄,画面清晰,语如贯珠。
会昌二年(842)冬至会昌五年(845)冬这三年期间,李商隐因母丧而去官闲居永乐。在闲居期间,李商隐的生活十分地寂寞颓废,整日栽花植树,游山玩水,终日与酒为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咏诵花木景观的诗歌。此篇为其中较为出色的一首。

注释
流霞,是神话传说中一种仙酒。《论衡·道虚》上说,项曼卿好道学仙,离家三年而返,自言:“欲饮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每饮一杯,数日不饥。”
沉眠:醉酒之后的深睡。日已斜:指夕阳西下。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可以读古音,也可以按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通例上读今音。
更持红烛赏残花:更:再。仿白居易《惜牡丹花》中“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话译文
殷切寻芳不觉之中醉于流霞,倚着花树酣眠竟然日已西斜。
客人散去酒醒时已是深夜后,余兴不减再持红烛欣赏残花。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浑河中》
九庙无尘八马回,
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
半向君家养马来。

《浑河中》此诗赞颂浑瑊,不仅突出其复京卫城的大功,并且赞颂其忠谨谦慎的品德,虽系咏史之作,但抚今追昔,蕴含有现实的感概。首句写长安光复,唐德宗回京;次句说曾经进行过激烈保卫站的奉天,城垒上已长满碧绿的苔藓,以此渲染克定叛乱后的和平宁静气氛;后两句既暗用“养马”事以金日磾(mì d)比浑瑊,赞颂其忠诚谦慎的品德,又借咸阳原上有英雄之名的累累墓冢,所埋者有半数原属浑瑊门下的厮养,来突出浑瑊的贡献和身份。全诗深衷浅貌,词显意深。
据《旧唐书·浑瑊传》载,浑瑊原为铁勒(少数民族)九姓部落的浑部。建中四年(783年)朱泚率泾原兵叛乱,攻入长安。唐德宗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在这国难当头的垂危之际,浑瑊率家人及亲兵追随奉天去保卫德宗。叛贼四面攻城,飞箭昼夜不绝。而浑瑊运筹帷屋,随机应敌,英勇作战,坚守孤城,终于次年收复京师,平定了朱泚之乱。德宗还宫,褒美其功,命瑊兼河中尹。对于这样一位舍身忘死、精忠救国的武臣勇将,而素以国事为怀,恒抱“欲回天地”之宏愿的诗人李商隐,其热切向往与无比敬慕之情自然是不言而喻、十分突出的。就这样,诗人以其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写了这首英雄的赞歌。

注释
浑河中:指浑瑊(jian),唐代中期的著名将领,因浑瑊在收复长安后,治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十六年,故称浑河中。
九庙无尘:即指唐朝祖庙完好,乱事平定。九庙: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王莽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后历朝皆沿此制。《汉书·王莽传下》:“取其材瓦,以起九庙。”《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十年(722)六月,增置京师太庙为九室。”八马:亦称“八骏”。这里指皇帝的车驾。李商隐《九成宫》:“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马蹄。”
奉天:今陕西乾县。城垒:城池营垒。汉桓宽《盐铁论·繇役》:“自古明王不能无征伐而服不义,不能无城垒而御强暴也。”
咸阳原:指京畿一带,包括从奉天到长安郊区,即浑瑊当年转战的地区。
君家: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养马:这里用金日磾典,见《汉书·金日磾传》。
白话译文
宗庙已平安无事,乘舆亦已返回;奉天城里的战垒,而今长满春苔。
牺牲在咸阳原上的那些英雄白骨,多半曾经在浑瑊的家中养过马来。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寄令狐郎中》是诗人闲居洛阳时所作。这首诗以感谢故人关心之名籍以修好,意在不言,诗中有感念旧恩故交之意,却无卑屈趋奉之态;有感慨身世落寞之辞,却无乞援望荐之意;情意虽谈不上浓至深厚,却比较真诚,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平等而真诚的关系。
该诗是作者于武宗会昌五年(845)秋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绹当时任右司郎中,所以题称“寄令狐郎中”。

注解
令狐郎中:即令狐绹,其时在朝中任考功郎中。
嵩:嵩山,在今河南省。
秦:指今陕西。意即一在洛阳(作者),一在长安(令狐绹)。
双鲤: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迢迢:遥远的样子。
休问:别问。
梁园:汉梁孝王刘武的园林,此喻指楚幕,司马相如等文士都曾客游梁园。此处比喻自己昔年游于令狐门下。
茂陵: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以汉武帝陵墓而得名。司马相如因患病,家居茂陵,作者此时也卧病洛阳。
白话译文
情谊缱绻,只因为我们天各一方,无奈的山高路远,却欣喜你珍贵的书信,慰藉我落寞的思念。不要问我的遭遇,我是梁园的旧客,病卧在茂陵他乡,仿佛绵绵的秋雨,伤情绵绵,绵绵情伤。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李商隐
《寄蜀客》
君到临邛问酒垆,
近来还有长卿无。
金徽却是无情物,
不许文君忆故夫。

临邛古城,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古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城,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素有“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之美誉。
【酒垆】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
故夫:指卓文君先夫,其先夫病故居家,与司马相如相恋。此句意思是说,琴做他们的媒介却是那样地无情,致使卓文君不再思念自己的前夫。
此诗因蜀客而想到临邛,因临邛而想到文君,然而又不说文君,而说琴之“无情”,但读者总会读出作者之用心,实则在赞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之深。作者立意新奇,用词诡谲,读来令人叹止。然其用心是如此忠厚,方显出诗人性情之高绝。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注释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2]  [3] 
白话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落花》通过对花叶飘落表达了诗人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
这首咏物诗是诗人于唐武宗会昌六年闲居永乐期间所作。当时以牛信孺为首和李德裕的一群的朋党互相倾轧,李商隐因娶王茂元之女一事,构怨于牛党的令狐鹗,因而境况很不如意。于是,便借园中的落花抒发自己忧伤身世之感。

注释
客竞去:客人竟然都离去了。
参差:错落不起的样子。曲陌:曲折的小径。
迢(tiáo)递(dì):高远貌。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芳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2] 
白话译文
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李商隐《屏风》
六曲连环接翠帷,
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
雨落月明两不知。

六曲:十二扇叠为六曲的屏风。
帷:床帐。
屏风:比喻为一种阻挡或隐瞒真实情况的人物,而它的主人又是在高楼上,半夜里,并且酒醉才醒的人。这是一个不能明察秋毫,而易受蒙蔽的人。诗题是“屏风”,那么这首诗可以解释为讽刺蔽贤之人。但冯浩以为不是。那么,从“雨落月明俱不知”这一句看,也可解释为讽刺被蒙蔽的达官贵人。但是,另外也可以把第二句和第四句认为是作者自写,那么,屏风对于诗人,就成为欺瞒他的小人了。
掩灯遮雾:象征以谗言蒙蔽视听的小人。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很深的缘故,诗人借咏屏风表达了自己的怨恨。这样写显得极其含蓄委婉。

222、[唐]李商隐《宫辞》《花下醉》《锦瑟》《屏风》等9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