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575
  • 关注人气: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2021-04-04 16:23:04)
标签:

传统文化

寒食清明节

民俗

暮春

诗词

杂谈

分类: 乡情民俗

《寒食野望吟》《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清明夜》《桐花》《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寒食野望吟》
[唐] 白居易
绿

重泉:犹九泉。旧指死者所归。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 白居易

无嫌:犹无妨。酒醆:亦作"酒盏、酒琖"。指小酒杯。
辞花:辞谢花柳。比喻不受妓女的引诱,不与妓女或侍妾接近。也作“辞莺谢燕”。
“并在此时心
”句:“此时”对应“春风老”,实指诗人年迈。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唐] 白居易

诗写于公元818年,韦侍御为唐穆宗做太子时的老师韦绶虔州:赣州。
时穆宗在东宫,方幼好戏。绶讲书之隙,颇以嘲诮悦之。尝密赍家所造食,入宫饷太子。宪宗尝召对,绶奏曰:“太子学书,至‘依’字,辄去旁‘人’。臣问之,太子云:‘君父以此字可天下奏事,臣子不合全书。’”上益嘉太子之贤,赐绶锦彩。绶无威仪,时以人间鄙说戏言以取悦太子。太子因入侍,道绶语。宪宗不悦,谓侍臣曰:“凡侍读者,当以经义辅导太子,纳之辄物,而绶语及此,予何望耶?”乃罢侍读,出为虔州刺史。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 白居易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清明夜》
[唐] 白居易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第一句,描写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宜人的,月色是朦胧的,美好的月色使诗人迷醉于清明之夜,对环境的交待衬托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爱惜,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第二句,在微风拂过的月色朦胧的清明之夜,诗人处在碧玉栏杆和红砖墙下的府邸里。诗人用“碧和红”字显示了自己愉悦的内心,在夜晚所望之处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喜笑开颜,好不爽朗。

第三句则写了诗人独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歌唱。诗人处在如此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头,开怀歌唱,在回廊里唱着歌抒发着内心愉悦的情怀。

第四句,交待出诗人思绪飘向了远方,恰又听到了远方的管弦之声,于是诗人安静下来认真倾听着弦声,自是不休闲。从另一方面,“遥听”和“暗看”却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整首诗妙在未写清明之夜的清冷,却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别有韵味,此诗取材,构思都别具一格;此诗也展现了诗人留恋美景,深恐春天将去的微妙心理,但无一字直抒胸怀,而诗人惜春之意无疑自显。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桐花
[唐] 白居易
寿

 

土宜:谓各地不同性质的土壤,对于不同的生物各有所宜。
风候:风物气候,亦偏指气候。 
乖剌:〈书〉违背常情;乖戾。
强羸寿夭:体质强弱,寿命长短。


173、白居易寒食清明诗作《寒食野望吟》《清明夜》等七首
《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
[唐] 白居易
西
宿

 

元九 :唐代诗人元稹的别称。元排行第九,因以称之。
西省: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
茎茎日:指头发一根根的白。日,指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