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文化二月古典文学诗词美女 |
分类: 读书笔记 |
二月诗历:十九日[唐]元稹
[宋]苏轼、杨万里(4首)、赵蕃、曾丰(3首)
![二月诗历:十九日[唐]元稹[宋]苏轼、杨万里、赵蕃、曾丰 二月诗历:十九日[唐]元稹[宋]苏轼、杨万里、赵蕃、曾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诗历:十九日[唐]元稹[宋]苏轼、杨万里、赵蕃、曾丰 二月诗历:十九日[唐]元稹[宋]苏轼、杨万里、赵蕃、曾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十九日酬王十八全素》
[唐] 元稹
君念世上川,嗟予老瘴天。
那堪十日内,又长白头年。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宋] 苏轼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
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桑落】1.桑叶凋零。 2.即桑落酒。
【玉蛆】浮在酒面上的白色泡沫。亦以代酒。
【空腹】1.空着肚子,没有吃东西。
2.〈书〉比喻人没有学问:~高心(指并无才学而盲目自大)。
五车书,典故名,典出《庄子·天下》。惠施的方术很多,本事很大,他读的书要五辆车拉,后遂用"五车书"指书多或形容读书多,学问深。
【醉饱】1.谓酒食过度。 2."醉酒饱德"的略语
【高眠】1.高枕安眠。
2.指闲居。
【三余】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县。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
[宋] 杨万里
梅山未到未教休,到得梅山始欲愁。
知道望乡看不见,也须一步一回头。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
[宋] 杨万里
小立峰头望故乡,故乡不见只苍苍。
客心恨杀云遮却,不道无云即断肠。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
[宋] 杨万里
梅叶成阴梅子肥,梅花应恨我来迟。
明年若寄江西信,莫折南枝折北枝。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
[宋] 杨万里
行者南来今几春,一回举似一回新。
钵盂夺得知何用?不怕梅花解笑人。
《二月十九日同两都监沅陵令尉饯叙浦簿公子兴》
[宋] 赵蕃
随处野花发,所须村酒沽。
江平初出岸,山好渐成图。
从此经行地,能留物色无。
少陵那老蜀,张翰政思吴。
【原题】:二月十九日同两都监沅陵令尉饯叙浦簿公子兴福
【行地】1.行于地上。
2.《易.坤》:"牝马地类,行地无疆。"王弼注:"地之所以得无疆者,以卑顺行之故也。干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孔颖达疏:"以柔顺为体,终无祸患,顺行地无疆,不复穷已。"后以"行地"比喻坤德柔顺。
3.比喻威德之行。 4.比喻处世实践。 5.经行的地方。
【物色】1.形状:衢巷栋宇,物色惟旧。 2.景色;景象:新安道中物色佳。
3.用品;物品:所贡物色,尽取之民。 4.有目的或按标准寻找、挑选。
【少陵】1.汉宣帝许后之陵。因规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
2.指唐诗人杜甫。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课于会田市》
[宋] 曾丰
临邛界里杏花村,戏著家人犊鼻裩。
试问长卿躬涤器,何如作赋献金门。
临邛:临邛古城,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古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城。
汉
文学家 司马相如 琴挑富家 卓王孙 新寡的女儿 卓文君 , 文君 私奔,与 相如 在 临邛 卖酒。“ 文君 当壚, 相如
身自著犊鼻褌与佣保杂作,涤器於市中。”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用为卖酒的典故。
犊鼻裩:亦省作“ 犊鼻 ”。亦省作“ 犊裩 ”。短裤,一说围裙。形如犊鼻,故名。
长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字。
涤器:洗涤器物。
汉司马相如、扬雄献赋受到赏识,献赋遂成为文人自荐受到皇帝赏识的典故。
《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课于会田市》
[宋] 曾丰
宜城桑落有堪沽,三百青铜岂是无。
不饮桃花不相笑,桃花知道欠当垆。
【桑落】1.桑叶凋零。 2.即桑落酒。
三百青铜:指酒钱。出处唐 杜甫
《逼仄行》:“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我﹞则是杖头三百青钱挂,抵多少坐三日县官衙。”
【当垆】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墩。
《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课于会田市》
[宋] 曾丰
主人未叱曲车回,客子涎流口欲开。
阮籍已收青眼去,陶潜休望白衣来。
【原题】: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课于会田市二十八日闻余且至还家若相避然赋三绝
【曲车】酒车。
【青眼】晋代阮籍常以眼珠正视对方,以示尊敬、器重,因以“青眼”指尊重对方。与“白眼”相对: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白衣】1.古代平民穿白布衣,因指没有取得功名的人。 2.代称俗人,与佛教徒穿黑衣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