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天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诗歌美女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宋·陆游《春社(4首)》《春社有感》《春社日效宛陵先生体社雨》《鹧鸪天·杖屦寻春苦未迟》《感皇恩·春色到人间》《水龙吟·樽前花底寻春处》《春日(5首)》
《春社》
[宋] 陆游
桑眼初开麦正青,勃姑声里雨冥冥。
今朝有喜君知否,到处人家醉不醒。
社肉如林社酒浓,乡邻罗拜祝年丰。
太平气象吾能说,尽在冬冬社鼓中。
柴门西畔枕陂塘,社雨新添一尺强。
台省诸公方衮衮,故应分喜到耕桑。
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
且看参军唤苍鹘,京都新禁舞斋郎。
社肉:社日祭神之牲肉。
台省: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春社有感》
[宋] 陆游
憔悴前朝白发郎,祠庭赋禄玷恩光。
寸心未与年俱老,万事惟凭酒暂忘。
穿仗两曾观揖逊,扶犁独幸返耕桑。
耆年凋落还堪叹,社饮推排冠一乡。
白发郎同“白发郎潜”。源见“郎潜白发”。指年老居官低微的人。
赋禄:赋税与禄赏;给予俸禄。
穿杖是在海南民俗活动当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穿杖者用拇指粗的钢筋或铁刺将自己的腮帮穿破,更有甚者竟然会刺穿喉咙部位。
很难说清楚,这是一种表演活动还是一种祭祀活动。据海南本地人介绍:表演穿杖之人,一定要在灵异附体的情况下,方可穿杖。
揖逊:犹揖让。意思是宾主相见的礼仪。
推排:1.排斥;排挤。 2.拥挤。 3.搬动。 4.谓随着岁月推移。 5.相比。 6.排列;排列推算。
7.宋﹑金﹑元时三年一度核实厘正赋役的法制。
《春社日效宛陵先生体社雨》
[宋] 陆游
开岁才几时,春社忽已及。
茫茫草色深,萧萧雨声急。
扶犁行白水,不惜芒屦湿。
村童更可怜,赤脚牛背立。
白水:不搀他物的水,通称为「白水」。
芒屦:芒鞋。亦作“
芒鞵 ”。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鹧鸪天·杖屦寻春苦未迟》
[宋] 陆游
杖屦寻春苦未迟。洛城樱笋正当时。
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
吹玉笛,渡清伊。相逢休问姓名谁。
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
杖屦;手杖与鞋子。樱笋:樱桃与春笋。
三千界:“ 三千大千世界
”的省称。
三千大千世界,略称"大千世界"。佛教说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禅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覆一二禅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覆一三禅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覆一四禅天,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因为它里面有小千、中千、大千,我们称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因为它的结构是从小千,一千个小千是中千,一千个中千是大千,这个三千是讲它组成的结构,而不是这个大千世界是三千个。
清伊:清澈的伊水。
处士:1.
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2.即少微星名。
《水龙吟·樽前花底寻春处》
[宋] 陆游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
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
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
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悄无言、魂消肠断。
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
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
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感皇恩·春色到人间》
[宋] 陆游
春色到人间,彩旛初戴。
正好春盘细生菜。
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
雪霜从点鬓,朱颜在。
温诏鼎来,延英催对。
凤阁鸾台看除拜。
对衣裁稳,恰称球纹新带。
个时方旋了、功名债。
《春日》
[宋] 陆游
迟日园林尝煮酒,和风庭院新丝。
已过燕子穿帘後,又见鱼上市时。
排闷与儿联小句,破闲留客战枯棋。
残年自觅安排处,除却归休总不宜。
《春日》
[宋] 陆游
方池潋潋碧波平,曲径纤纤细草生。
席地幙天君但醉,苦无多日是清明。
幙天:幙同“幕”。帐幕。把蓝天当作帐幕。
《春日》
[宋] 陆游
春来日日困春酲,徂岁如驰得我惊。
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
登阶勃窣晨鸡老,侵路纵横野草生。
堪叹筋骸犹健在,强随丁壮事深耕。
《春日》
[宋] 陆游
冷饼细生菜,老翁殊未衰。
仍寻旧旛胜,一笑伴诸儿。
《春日》
[宋] 陆游
车马闲中绝,衣襦病後宽。
改诗消昼永,赊酒敌春寒。
柳细搓虽似,花新染未乾。
归鸿与来燕,各自管悲欢。